日前,2014年国考报名资格审核工作全部结束,最终有152万人审查合格,平均每个岗位有77人竞争。其中37个招录职位的报名比例超过1000:1。早在此前,为了能让“有志者”顺利“闯关”,不少公考培训机构也大显身手,甚至有“好事”的高校,顺应学生需求,堂而皇之地开设了以公考应试为目的的“选修课”乃至“必修课”。
公考培训究竟可不可以“入课”,又该不该“入课”?尽管当事的学校声称,这一措施将有助于学生的就业。但在笔者看来,大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由之精神”为己任,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上过分讲求从现实需要出发,过度“务实”,难免会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最终迷失对大学理想的坚守和追求。
存在有理,但未必合理。在就业形势趋紧的当下,跻身公务员[微博]行列、捧上“金饭碗”成了众多大学生的首要选择。倘若这种选择纯属部分学生个体“下意识”的自主行为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在“诱导”之下演变为一种流行趋势,就值得深思乃至警惕了。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的分工是形形色色的,每个大学生毕业后贡献社会的方式、各自的职业理想也应是千差万别的。但现实的状况是,不论适合与否,众多学生都把考公务员作为就业道路上一种理想选择甚或是必然选择,从表象上看这是现实就业压力下的一种屈从,实际上是对大学教育本质的一种背离。
作为大学,是要有点“超脱”的气质的,大学教育最终让学生获得的,不应是某些知识、某种技能,更不是某个岗位,而应是深植于学生内心和骨髓的理念、情怀和气质。占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开设公考培训选修课、必修课,岂不是有“胁迫”绑架其他学生、对学生的职业选择进行“诱导”之嫌?此举之下营造出的“全民考公”、“考公为荣”的氛围,岂不是为已显畸形的“考公热潮”推波助澜?
也许从一所学校来说,这种针对性强的应试教育让少数学生得到了位子、学校挣得了面子,但就全社会而言,学生报考热情不断高涨,报名比例畸形扩大,其带来的最浅显后果就是巨大社会资源的浪费。一个岗位动辄数百数千,甚至近万人报考,从报名到组织考试,直至最后“百里挑一”、“万里挑一”尘埃落定,细细数来其间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岂不是相当惊人?这种投入与产出最终是不是“经济”呢?
对于大学的功能,英国数学家、教育家A.N。怀特海曾这样说过:大学是富有想象力的,否则就不是大学(至少毫无用处)……大学传授知识,但它是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笔者以为,大学正是由于她的无拘无束和气定神闲,才孕育了独特的精神气质,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根本上说,大学需要理想,需要远离尘世的喧嚣,坚守象牙塔内的宁静。
毋庸讳言,大学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而要关注现实、融入现实。但这种“实际”和“现实”应是各个学科最新的理论成果、最鲜的研究动态,而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谋生技能。高校公考培训进入课堂,说到底是迎合现实的“短平快”行为,无论出于什么初衷,都难掩其背后的功利心态。
非功利性是最重要的大学理想之一。柏林大学的创办者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寂寞与自由是高等学术机构范围内起支配作用的原则。面对强大世俗力量的挤压,大学不能一味“入乡随俗”,相反更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唯有如此,大学存在的意义才愈发彰显,人类文明的精神之光才愈发闪亮。(张明平 江苏大学宣传部副部长)
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