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14年5月25日,2014年云南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呈贡新区举行。在比赛过程中,少数参赛运动员出现身体不适,其中,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004年和2005年的北京,2008年的上海,2012年的广州等都出现过选手死亡事件。马拉松猝死事件,虽然在各国体育赛事都有发生,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悲剧似乎更多,也更应引起社会和相关部门的注意。
近年来,很多城市为塑造城市名片、展示城市风貌,乐于举办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赛事。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3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整整翻了一倍。以江苏为例,除苏州外,扬州、无锡、镇江等地都有自己的马拉松或半程马拉松赛事,其中不乏近两年刚刚举办的。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
[问题]
各地马拉松比赛在这些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城市并没有做好迎接马拉松的硬件及软件准备。昆明当时气温已经很高,长跑对体力和水分的要求很高,而当地饮水点明显较少且供水不足,有些选手只能忍着焦渴“干跑”很长距离。并且,赛前主办方承诺的移动厕所也没有出现,而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也并不充分,并没有对参赛者身体状况作出适当的综合衡量,这从10多名参与者途中晕倒的结果可以看出,也许选手猝死并不仅仅只是其个人身体问题。
[举办原因]
城市形象宣传。地方政府举办马拉松比赛,有利于促进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引导群众加强体育锻炼,丰富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但实际上政府热衷举办马拉松赛事的“醉翁之意”并不仅仅在此,提升城市形象、拉动旅游消费、促进对外招商才是各地争相跟风举办马拉松赛事的真谛。正是看见这些马拉松先行者们从赛事中收获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全国很多地方也开始跟风举办。这就很难避免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地方也仓促上马比赛项目,或者是在各项后勤、安全保障工作没有做好的情况下,仓促“开跑”,为各种意外事故埋下隐患。
[反思]
安全第一。一个城市举办马拉松,对城市形象是个很好的宣传,同时可以带动全民健身的发展,但当“科学比赛”与“空喊口号”混淆在一起时,我们看到了悲剧。对于组织者来说,对比赛准备不足、软硬件跟不上、对赛事举办的随意性,是如今中国马拉松比赛背后的毒瘤。对于任何大型活动来说,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只有做好细节,办好实事,切实为参赛者服务到位,才能让大家快乐健康地比赛。
[措施]
真正的全民体育,不是只靠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就能搞起来的。对此,中公教育[微博]专家建议:
一是增加体育锻炼资源。全民体育需要城市修建并免费开放更多的体育场馆,无论是踢足球、打篮球还是打网球,无论是游泳、跑步还是散步,都能找到免费场所;
二是转变金牌观念。政府也应该摒弃“拿金牌扬我国威”的旧理念,明白体育强国和体育大国的区别,要让更多的百姓有时间、有空间、有条件来健身,而并非以搞赛事的方式搞运动。
三是个人要注意自己的实际情况。面对少则几千、众则过万的报名人员,做到核查每名选手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赛事主办方来说也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多是让参赛选手提供近期体检报告以规避风险,因此长跑爱好者更需要量力而行,对自己负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参加比赛。万一比赛中出现不适,应及时终止比赛寻找医疗救助。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示例]
1.让马拉松能“跑”得更慢一点
2.不能让遍地开花的马拉松赛成为形象工程
3.让“安全第一”贯穿长跑过程
4.让科学锻炼“领跑”马拉松
[精彩开头示例]
近些年,马拉松赛事在中国确实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在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为核心打造的精品马拉松赛事的引领下,其他大中小城市也纷纷“效仿”,竞相举办。然而,在看似一片大好形势的马拉松赛事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可忽视又亟待解决的矛盾。
众所周知,健康的体魄是勤奋工作的基础,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利于增进民众的身体健康,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可谓意义重大。要让全民健身活动取得成效,在社会上真正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除了举办相关活动外,还需要政府部门更积极的作为。
[精彩结尾示例]
在推进全民健身的道路上,马拉松所扮演的角色已不能单纯地从竞技角度去审视它,但又不能完全将其定性为纯娱乐活动。保持其竞技运动的天然魅力、充分挖掘其娱乐价值、进一步发展群众体育应该是我国马拉松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