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上疯传的一条热门微博称“背完文中的600多个句子,申论考试随便写写就可以70分以上”。这条微博从7月14日晚发布截至17日上午,转发量超4.9万。然而,这被捧为“神句”的申论600条,真有神效吗?为此记者特别邀请到中公教育[微博]首席申论研究与辅导专家张成老师为考生深入剖析“600神句”实质,他提出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文风养成和申论学习”,并为广大考生详细讲解申论考试命题趋势,对如何正确进行申论备考做专业指导。
熟背“600神句”就能提高成绩到70分,不靠谱!
“申论600神句”与“万能八条”、“作文模板”是同类事物,属于空泛的套路式答题模版,凭借死记硬背这些语句就能提高到70分,绝对是不靠谱的。
深入分析这600多个句子,其实质属于写作语言素材。而考试中语言素材的功用有三种:一是观点来源,素材中承载的思想可以作为论点;二是论据材料,思想价值高的语句可以作为论据;三是语言示范,语句所呈现出的语言技巧、遣词造句方式可以拿来参考。但是脱离语境单独来看这些语句,多为机关行文惯用语。所用句型、句式,对于考试的语言表述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这些句子的内涵浅薄、大而无当,对文章质量的提升并无实质帮助。更重要的是,“神句”显示的文风不正,如果盲目使用,容易适得其反。按照党中央转变文风的要求,各级申论阅卷部门必将打击“长空假”的文风,考生如果不明就里、照背照抄实际上会带来减分效应。
申论答题“神句”疯传的现实原因
模板、语录类的学习资料在各种网络平台上不绝如缕,甚至几度成为热门,一方面反映出考生群体对此确有庞大、急切的需求;而另外一方面,正如中公教育总裁李永新指出,模板套路受追捧的现象也折射出考生心态的浮躁和价值观的偏差。有些考生报考动机不够端正,对正确的学习途径缺乏认知,对学习资料的选择具有盲目性,急求捷径,结果很可能走上弯路。
答好申论试题从培养文风做起
在文风转变引领命题思想、阅卷方针等一系列连锁变革的形势下,考生需要摒弃背套话、用模板的思路,树立务实的申论学习观,培养清新质朴的文风。申论文风要向哪方面改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做到“短、实、新”,提倡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使用简短灵活的句子来表达务实、新颖的思想;同时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总结申论材料所反映的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深化思考,恰当利用群众语言和时代的流行语言,实实在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文章有的放矢,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这就要求考生在掌握更多答题技巧的同时踏踏实实增强理论修养和语言素养,在正确的指导下,关注更多的社会民生问题、国家政策以及主流新闻热点,以正确价值观引领申论学习和健康文风的养成。
近两年申论命题趋势更注重考察综合素质
近两年,申论考试的命题呈现比较一致趋势——注重考察综合素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大部分省区市申论试题的选题视野更大、人文色彩更浓。在申论作答的各种必备素质中,理论修养、工作经验和人文素质三者缺一不可,语言素养和写作素养就包含在人文素质的范畴内,要答好申论题,要求考生广泛掌握各个人文学科的知识。在中央转变文风执政要求的引领下,申论的命题和阅卷都会相应地落实中央精神,这对考生平时的复习方向将会起到实质性的引导作用。
申论备考应围绕提高“两种能力”与“三大素养”展开
国考[微博]申论大纲提到,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以下侧重“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上述的各项能力可以归纳为思维与表达能力、申论的应试能力,核心就是提高这两个层次的能力。申论复习应当是着力实现理论修养、工作经验和人文素养三者的有机结合,从广泛的文件、典籍、资料学习中提升理论修养和人文素质,在社会活动中总结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做到文心合一,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答题实践,以文载道,按照正确的思想指导和语言示范作答并展现语言智慧和个性锋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申论作答能力,在考试中获得可靠的加分,并为今后的职业生涯铺就一条做人作文之道。
本文由中公教育供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