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微博]考试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多以计算为主,是必考题型之一,这些题目中有的列式难度偏大,有的计算难度偏大,数据关系比较复杂,甚至有些还设有“陷阱”,如何识破这些“陷阱”成功解题呢,中公教育[微博]专家给予解答。
一、概念理解陷阱
1.增长率、增长量混淆
(1)材料中提到的是增长率(增长量)误以为是增长量(增长率);
(2)题目中要求的是增长率(增长量)误以为是增长量(增长率)。
应对策略: 1.增长率表示的是本期比上期(前期)增长了百分之多少,强调的是增长的快慢问题;常见表述有:
(1)“XX快速(较快)增长”、“XX增速加快(减慢)”
(2)“XX增幅(降幅)较大”、“XX大幅度增长(降低)”
(3)“XX增长率最高(最低)的是”
2.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强调的是增长的多少问题。常见表述有:“增长量(增长值)为多少/多多少”
【例题1】2006 年1-3 季度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
服务业继续保持高水平稳定运行。2006年1~3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173.74亿元,增长9.4%,增速比上半年高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37.2%,重点行业发展良好,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6%,金融业增长8.1%,房地产业增长9.3%,其他服务业增长9.2%。
(二)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投资增长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明显。2006年1~3季度,全省城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0.5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6.1%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2.9%。通信设备和计算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77.6%,文化和体育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2.5倍,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固定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74.2%,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1.1倍,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比2005年同期增长34.1%,住宿、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95.2%,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34.7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2.3%,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服务业主要行业投资增长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供给保障能力,改善了消费的环境,还带动相关服务产品消费规模扩张,拉动了整体经济增长。
(三)服务业继续发挥对全省财政收入和安置就业的支撑作用
服务业对税收和就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6年1~3季度服务业地方税收完成223.9亿元,占地方税收的60.6%,同比增加41.7亿元,增长22.9%,高于地方税收平均增幅5.6个百分点,增加5.3亿元。服务业对营业税增长贡献尤为突出。受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营业税快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全省营业税同比增加30.5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总增加额的47.5%,比2005同期提高27.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税收收入增长8.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2006年1~3季度,全省实现实名制就业111.8万人,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68万,占就业总人数的60.8%,其中在社区就业28.1万人,占就业总数的15.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点行业增长值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B。全省营业税比2005年同期增长27.5%
C。住宿、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90%以上
D. 社区就业持续创高增长率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A项,根据资料内容,重点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长率最高,而非增长值,A项错误;
B 项,由资料最后一段可知,全省营业税增加额占全省税收收入总增加额的比重比2005 年同期提高了27.5 个百分点,而非营业税比上年同期增长27.5%,B项错误;
C项,由资料第二段中“住宿、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95.2%”可知,C项正确;
D 项,资料只给出2006 年1-3 季度社区就业人数与占就业总数的百分率,而没有提及社区就业的增长率,D项无法确定。
综上,应选择C。
陷阱分析:增长率和增长量陷阱。如果混淆了增长量与增长率的概念,易误选A项。
3.同比增长、环比增长和年均增长的混淆
(1)题干要求的是同比而材料中给出来的是环比的相关数据;
(2)题干要求的是环比而材料中给出来的是同比的相关数据;
(3)选项中涉及的是同比增长而材料中给出来的是年均增长。
应对策略:1.同比表示的是相同时间特性下两个数据大小的比较;环比表示的是时间顺延特性下两个数据大小的比较。
2.同比增长指的是相较于上年同期增长的量或增长的百分比;年均增长指的是某变量一段时期内平均每年增长的量或百分比。年均增长量并不等同于同比增长量,年均增长率也不等同于同比增长率。
【例题2】全国基本型乘用车产销21.19万辆和22.13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6%和26.03%;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产销1.43万辆和1.52万辆,降幅不大;交叉型乘用车本月产销6.60万辆和6.85万辆,分别比上月下降14.23%和2.83%;多功能乘用车产销降幅最大,本月产销1.23万辆和1.24万辆。
1至5月,基本型乘用车累计产销99.10万辆和96.93万辆,产量同比下降2.73%,销量同比增长1.07%;多功能乘用车累计产销6.11万辆和5.71万辆,同比增长31.26%和31.54%;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累计产销6.46万辆和6.54万辆,同比下降16.00%和10.25%;交叉型乘用车累计产销36.77万辆和37.41万辆,同比增长6.02%和10.29%。
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去年相比,全国今年1至5月基本型乘用车产、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B。今年1至5月份全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产、销量都低于去年同期
C。去年5月全国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都低于今年5月
D。今年4月全国基本型乘用车产、销量都略高于5月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B。A项,从资料中可以看出,今年1-5月份基本型乘用车产量同比下降了2.73%,A项错误;
B项,今年1至5月份全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产、销量同比下降16.00%和10.25%,B项正确;
C项,今年5月份全国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分别比上月下降14.23%和2.83%,这是一个环比下降,不是同比下降,而C项的叙述却是关于同比的,则C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到;
D项,今年5月份全国基本型乘用车产、销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6%和26.03%,这是一个同比增长,而D项的叙述却是关于环比的,则D项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到。
综上,正确答案为B。
陷阱分析:材料中出现的“比去年同期”、“同比”属于同比增长(下降),是把今年5月的数据和去年5月的数据相比;“比上月”属于环比增长(下降),是把今年5月的数据和今年4月的数据相比。C项中出现的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在今年5月份均比4月份下降,是环比而不是同比。D项中出现的基本型乘用车产、销量在今年5月份均比去年同期增长,是同比而不是环比。
4.相对数、绝对数混淆
(1)绝对数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相对数时,没有搞清楚具体的对应关系导致错选。
(2)求相对数时没有理解具体要求的相对数的解题公式导致错选。
应对策略:
①绝对数通常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水平,可以比较大小,带有单位。资料分析当中经常涉及的总产量、增长量、销售额、进出口总额、顺差额等;
②相对数反映的是现象之间数量上的联系程度和对比关系的综合指标。资料分析中相对数主要以增长率、指数、倍数、人口密度、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形式出现;
③资料分析中求绝对数的问题时,大多会和相对数关联,我们在解题时要注意与相对数相关的具体的绝对数值;
④在求相对数时,要注意相对数的具体计算公式,不要因为计算公式的错用而导致解题错误。
【例题3】
2002-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03-2006年,我国出口额与上年相比的增长量都超过1000亿美元
B.2003-2006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呈逐年上涨状态
C.2004年至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D.2001年,我国的出口额约为2673亿美元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由图中所给出的信息,只能计算出2001年的进出口总额,不能算出2001年的出口额,而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应选择D。
陷阱分析:干扰选项是C。图中曲线上的点表示的含义是进出口总额与比上年相比的增长率,考生在考试时由于时间紧,很容易将该曲线直接当成是进出口总额与上年相比的增长量变化曲线,错选C项。
二、材料、题目解读陷阱
1.材料解读陷阱
①对表格材料中一些特殊信息的忽视或者是错误解读;
②对图形材料中关键信息的忽视或者是错误解读图形含义;
③表格、图形材料等下面的“注释”等的忽视。
应对策略:1.针对各种材料,一定要在材料解读的时候注意材料中的所有相关内容,任何内容都不能忽视;
示例:我们在解读图形材料时,对标题、单位、图注、注释(某些材料会有)等这些特别细节的内容都要仔细阅读。
2.平时复习时,注意对一些比较常考的,但是不常用的一些专业术语、生僻词汇的熟悉和积累。
【例题4】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流向及从业情况统计表(单位:%)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8434万人,占64%。从年龄构成上看,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1岁以上占5.1%。从文化程度看,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
表中“?”处的数值应为( )。
A.41.6 B.42.5 C.51.5 D.52.4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为1-4.2%-44.3%=51.5%。
陷阱分析:干扰选项为A。本题属于表格解读陷阱。考生在解题时,容易把全国第三产业百分比误认为是后面四个地区第三产业百分数的平均值,直接列式为40.5%×4-41.7%-40.7%-38%=41.6%,错选A项。
2.题目要求解读陷阱
①忽视题干前提条件导致答案误选。
示例:“根据文中划线内容,可以求出的选项为”忽视“划线内容”这个前提条件。
②对题目中的某些关键词没有准确解读导致答案误选。
示例:关键词“标准煤”,如果被误认为是“原煤”,就会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例题5】
2008年上半年上海市分国别入境旅游外国人数
在前十大客源国中,上海市入境游客增幅最大的是( )。
A。新加坡 B。印尼 C。法国 D。马来西亚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A。根据条形可知:前十大客源国有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由折线可知这十大客源国中,入境游客增幅最大的是新加坡。
陷阱分析:题干要求解读陷阱,干扰项是B项。注意题干条件“在前十大客源国中”,虽然上海市入境游客增幅最大的是印尼,但是印尼不属于前十大客源国,因此不要误选B项。
本文由中公教育供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