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江苏公务员申论预测模拟试卷及解答

2015年03月24日10:04  中公教育     收藏本文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建议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4.请在指定的位置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给定资料

  1.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决定着这个人的学习、创造和发展能力,那么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则决定着这个民族在文明之峰攀登的高度。崇尚阅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海量信息纷至沓来,文化交融不断加深,更需要将读书的传统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博采众长中日益充盈、更加丰饶。

  2014年4月23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节日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回信,称其近日创建的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很有创意。他在信中写道,“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也会持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在读书日的当口,总理专门复信强调读书之于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阅读力,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竞争力。读书不仅是个人之事,还是关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大事,须臾不可松懈。目前,《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被列入国家立法计划,2014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阅读工程的高度重视。

  2.目前我国的国民阅读状况并不乐观。最新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算上电子阅读量的2.48本,一共还不到8本,成年国民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相当于鲁迅所说“喝咖啡的工夫”。中国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出版的书越来越多,看书的人越来越少,现实的尴尬提醒我们,“有书无心”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的一种“读书病”。拥有悠久的文明史以及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竟陷入了全民阅读的危机。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如果不在青少年时期培养起这一能力,那么他们以后会遭遇到读写的困难,且困难之大将难以应付他们未来人生发展的需求。现今社会,由于“应试教育”的客观存在,考试的压力迫使广大中小学[微博]生的阅读时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青少年在最需要通过阅读来汲取知识营养的时期,却往往成了“做题机器”,许多孩子的童心、兴趣、爱好都近乎泯灭。

  而在社会上,随着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都发出无奈的呐喊:太忙了,我根本没时间看书。在某家大型私企工作的王先生说,书是个好东西,无论是对工作还是生活都有很大帮助。他觉得自从工作以后,看书时间太少了,阅读数量和质量也逐年下降。“我上学时挺爱看书的,但是工作后一年比一年看得少了,看的书也非常单一,多数是为了工作需要。很多经典名著虽然口口传颂,但跟我的日常生活离得太远,时间有限,我现在看书必须要有所取舍。”

  在出版领域,缺乏优秀读物,尤其是缺乏那种震撼人心、能改变人一生的经典之作,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相反,书市上低水平重复、跟风炒作、七拼八凑的成功学、致富学、官场秘笈等却大行其道。另外,一些出版社的精力不放在出版物内容的提升上,而放在追逐书籍的装帧设计上,造成不少图书内容老套、装帧华丽、价格奇贵,从根本上偏离了普及知识、惠及读者的本意。

  信息社会,读书的形式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给读书的方式和方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在坐下来静静地捧着一本书研究学问的人越来越少,而浏览的队伍在不断增长。在数字阅读的大背景下,碎片化信息消耗了人们大量的阅读精力,浏览为主的阅读习惯让平心静气读书的空气日益稀薄,“一搜即得”的求知态度更助长着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浮躁之气。从文化层面看,这种病象,已经侵袭到人们的精神家园。现在一些人读书不多,想得太多,看到一点皮毛就以为掌握了精髓,对一些常识常理性的东西时常搞不清楚,被一些错误思潮牵着鼻子走,丧失判断力、辨别力。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群体,其知识阅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家庭中有藏书的比例与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偏低。农民对知识阅读有认识上的误区。相对来说,文化消费是项长期的投资,且见效慢,不符合农民迫切致富的愿望。饱了肚子却饿了脑子,是当前某些地方农村真实的写照。而农民迫切需要的指导他们农技知识方面的书籍并不多。现在,作为图书发行主渠道的新华书店,在农村的一些经销网点,有的撤了,有的改作他用。另外,为农民提供图书报刊借阅服务的农村文化站,因为投入不足等原因,有的形同虚设,有的只是一块牌子,根本没有书。在购买图书困难的同时,连借书都无门,这更造成现实中农民阅读的尴尬。

  3.多年来,深圳市把全民阅读提到城市战略高度,创造了优质的阅读环境,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公众因“更易阅读、更好阅读”而爱上阅读、习惯阅读;在观念的引领下,阅读已成为深圳人生活的一部分。在2013年10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上,深圳被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这是该组织在全球城市推行全民阅读颁发的最高奖项。全民阅读,已然成为改革之城深圳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读书日,是深圳一个重要的文化节庆。在这座引领全民阅读风向的典范城市,阅读,是最动人的风景。连续14年举办的深圳读书月、200台自助图书馆、640座各级公共图书馆……在一个个令人骄傲的数字背后,是这座城市对于阅读日复一日的“高贵的坚持”,孜孜不倦的宝贵探索。

  深圳在阅读设施的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建设“图书馆之城”是深圳的战略目标,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总数达到643个,全市图书总藏量2695万册(件),累计办证读者249万。2013年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共接待读者2200万人次,读者活动近2300场次,市民阅读率持续稳步上升。深圳全民阅读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民间阅读组织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深圳拥有各类民间读书会近100个,经常活动的读书组织50余个,其中后院读书会、深圳读书会等受到人们青睐。

  这座年轻城市以厚重的文化担当,带来了先进的文化观念:深圳率先提出21世纪“拼文化”的理念,赋予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新的人文内涵,“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成为共识;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理念,将文化权利的实现程度作为实现民生文化福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深圳十大观念”中,有两个观念与文化紧密相关,而其中一个则是直接推崇阅读—— 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十多年来,观念的光芒始终照耀着深圳读书月。从“营造书香社会”、“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到“让读书为乐成为市民的精神追求,让读书为荣成为城市的价值取向”,再到“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阅读提升正能量”……每年读书月都有不同的主题,既有“变”的追求,也有“不变”的文化坚守——让阅读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作为全国率先推出阅读立法的城市,2014年6月23日《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在市法制办官网上挂出之后迅速引发了各界反响。《条例》草案共十章六十一条,通过确立“全民阅读决策指导制度”等十大制度的设计,来切实推动全民阅读长效机制建立。《条例》起草小组负责人、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认为,阅读立法之后,深圳将得以“用法制的形式为全民阅读提供顶层设计”,一方面可以把这些年来深圳全民阅读的优秀做法和经验用制度巩固下来,为以后全民阅读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通过相关法规以及相关的创新政策,表明深圳对全民阅读有新的、更高的追求,并得以在下一步更好地推进全民阅读工作。

  4.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于一座城市也是如此。苏州虽然是中国第二大移民[微博]城市。但2013年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苏州各个方面的阅读指数,都在江苏省领先,很多指标全国领先。为延续这一城市气质,苏州更是花大力气建设书香城市。

上一页123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公考不为人知的秘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