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吉林公考申论:主体分析法

2015年08月07日10:02  中公教育     收藏本文     

  随着申论考试的发展,以对策作为文章分论点展开论述的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过于大众、过于模式化的答题方式,因此,在新的考试背景下,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思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体现出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对主题的了解深度,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获得更高的分数。中公教育[微博]专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分析法就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什么叫主体分析法?主体,即一个问题涉及到的各个利益群体,这里面常见的有“个人”、“集体”、“政府(国家)”、“社会”,当然,主体不仅这些,在不同问题里也有不同的体现。

  申论材料中较多的是问题、原因、对策,无论是直接获取对策,还是间接推导对策,都是非常方便且省事的,但是材料中对于影响、意义、作用的表达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和隐晦,并不容易找到,因此,分析成文的答题思路,一直以来不被考生重视。但是作为材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主题相关的意义、影响、作用还是很广泛地蕴含在材料的字里行间。有难度意味着有高度和深度,只有真正把这些分析的部分从材料中提炼出来,才能体现出自己与其他考生思维的区别性,也能体现自己看待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主体分析法一般用在分析问题的原因、影响和提出对策的题目中。我们在以分析的角度展开文章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以材料的分析内容为基准。比如2012年多省公务员[微博]考试申论真题要求围绕“人与自然”进行文章写作,材料中主要讲了“动物福利”。那么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谈谈保护动物福利对我们的重要性了。而由于材料中谈到“保护动物福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即“动物福利有关的产业、领域,和我们自己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这就成了一个比较明显的“经济方面”的重要性,在需要扩充时,我们就可以从不同主体进行展开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保护动物福利代表的是一种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从“个人”角度来看,保护动物福利也可以培养人心向善,敬畏生命的态度。这样的话,三个常规的分论点就形成了。

  分论点写作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分解为2—4个不同的部分,然后就每一部分展开论述和分析,自然要比围绕一个立意写上千字的文章容易得多。无论是对策成文,还是分析成文,都可以有效降低写作的难度。对于分析的分论点,从材料中直接选取当然是最主要的方法,但是在材料中的分析要点有限,或者是考生概括不全的情况下,用主体分析法展开,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主体分析是在很多问题中常见的分析方法,无论是小题,还是作文,都可以发挥其重要性。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重点掌握,并学会应用。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公务员申论主体分析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