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就业主力军就业趋势研究报告》出炉,报告显示,2015年90后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2687元,平均薪资高低与父亲的职业有关,父亲是公务员[微博]的人群的平均工资最高,父亲是务农的最低。(中国经济网8月26日)
这则新闻对公众的认知和理解很具引导性,假如它说城市毕业生比农村毕业生的薪资水平高,相信没有太大争议,人们的关注点肯定与现在不同;但它把“城乡背景”换成“家庭背景”,再在两类背景中选取两个极端群体:公务员和农民,则又把公众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国企及事业单位任人唯亲、“近亲繁殖”等问题上来了。
基于平时对相关负面报道的点状化了解,人们很容易将造成就业不公的原因,一味地归咎于就业中存在的圈子化、家族化现象,而这也在间接证明“拼爹”之风的大行其道。它给人的感觉貌似是不公由先天决定,后天努力极难改变,进而把“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评价规则给极端化地放大。
这些不合理现象在现实当中确实存在,或许在某些领域还很严重——前段时间就有一篇数年前完成的社会学田野调查报告再度火爆微信朋友圈,它研究的是河南某县的政府机关的人员分布,结果显示这些基层公务员的家庭绝大多数都具有“背景”,可谓非权即贵。但是,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家庭背景对毕业生薪资的影响绝不是这么简单的,人们对权力违规操作的暧昧联想,并不足以解释其背后的全部真问题,我们要厘清个中缘由,是需要拿事实和数据说话的。
家庭背景影响毕业生薪资这一问题并不复杂,除了“拼爹”对规则的破坏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公平。正是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鸿沟,才使得农村的孩子不仅在特长、视野等发展方面受限,而且他们每一阶段的升学过程往往都很难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直到高等教育阶段多数就读于二三本院校。再加上招聘过程中的歧视乱象,最终使得毕业生就业难且质量不高,从而平均掉了少数考上重点院校的农村毕业生相对较高的薪资。
2013年,中国社科院及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除重点院校之外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87.7%)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69.5%)相差18.2个百分点。这样的数据,对于理解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中的城乡差异就很有帮助。也正因为类似原因,近些年来舆论才不断呼吁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要向农村考生适当倾斜,其实就是希望通过行政手段,来矫正教育资源先天性的分布不均。
之所以要厘清家庭背景对毕业生薪资影响的具体原因,不仅是客观理性地认识社会问题、缓解舆论负面情绪和社会矛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正确的认知关乎问题解决的根本、有效路径。要想改变家庭背景差异下毕业生不公平的就业现状,恐怕根子还在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以及地方本科院校要明晰办学定位等具体的高等教育改革举措上,而不仅仅是约束权力,实现企事业单位招聘的信息公开透明。(张松超)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