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你得先会“读”题

2017年02月13日 16:34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俗话说“失行测者失公考,得申论者得天下”。每逢公考众多考生在申论上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觉得申论材料所涉及的主题大多来源于社会公共生活,且自己多少有些时事热点储备,问题应该不大,然而材料中多个故事、多种视角不免让很多考生的阅读颇为费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能懂,但总是略懂,而要对材料梳理透彻更是难上加难。另一面又感觉材料基本差不多了,可是却又不能明了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何种信息,导致不明所以的作答,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白白丢分。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要想学好申论,考生还真得先从“读”入手。下面我们从最基本的读题入手。即如何通过读题干,确定作答思路。

  读题干是要求申论作答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审题。而大多数经验欠缺的考生会觉得,审题不就是把题干读一遍吗?其实若只是像这样粗略的阅读,那还不如不读。很多考生只能通过某道题了解试卷的局部信息,而不能纵览全文,所以才导致做题上很被动。那么如何读题呢?

  • 读单个题。

  读单个题时要按照常规读法,抓住六要素,即题型、作答范围、作答对象、问数、字数、特殊要求即可。示例:

  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论述全面,语言简明;不超过250字。

  谈看法-综合分析(评价分析)。“是否”而字,且要求观点明确,可得出答题第一步  要提出看法,即观点(注意是材料的看法、观点)

  要求有理有据,论述全面,可得出答题第二步  要展开分析(全面分析)

  根据评价分析  提出观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提出对策,需要在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对策

  其他细节:作答范围给定资料2(答案来源);语言简明(精炼概括);只有一问。

  • 读整套题。

  读整套题要求在对单个题阅读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从而减小文章阅读压力,为梳理材料主旨和精神做有效铺垫。(下文重在整体审题,故省略了单个题目的要求部分)

  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2-5”,归纳概括我国存在的“垃圾难题”的具体表现。(要求略)

  第二题:请结合“给定材料8”,起草一份关于垃圾分类的经验介绍提纲。(要求略)

  第三题:以“——对‘垃圾难题’的思考”为副标题,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略)

  从以上三道题来看,分别属于归纳概括、贯彻执行、文章写作。而三道题所涉及的作答对象分别为:概括垃圾难题、介绍垃圾分类经验、对垃圾难题思考写文章。其实这三道题就暗含了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材料2-5指出了当前垃圾难题的种种表现——提出问题

  材料8指出垃圾分类的经验——解决问题

  从第一题和第二题来看,材料目前有两方面重要信息,即围绕垃圾难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文章写作上就可以从最基本的角度入手,即思考垃圾难题的治理途径,从材料中找出核心思想与主要措施,并适当结合生活实际,引申出去。若能提前做好基本的审题,并且明白题目之间暗含的材料逻辑关系,不仅能够方便考生梳理材料,更重要的是能让考生明白命题人围绕某个主题的侧重方向。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865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897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