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最近几天,一个听起来非常酷的天文奇观名称“超级蓝血月”开始在互联网上霸屏,很多人一听“蓝血”甚至觉得很有外星人的范儿。北京时间1月31日晚,全球多地的民众与媒体记者一同见证了这一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这个“超级蓝血月”到底有多难得,为何引起全球的关注呢?
空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罕见”成为关键词
所谓“超级蓝血月”,实际上包含着超级月亮、红月亮、蓝月亮三层含义。其中超级是指由于月亮位于近地点所以月亮看起来更大、更亮。红月亮是指发生月全食时,一轮圆月在慢慢被“吃掉”的同时,由亮白色逐渐变成暗红色,最终,一轮红月悬于夜空。所谓蓝月亮并不是指月亮的颜色,而是按天文历法,一个月首尾共出现两次满月时,第二次满月被称为“蓝月亮”。
西方主流媒体都对“超级蓝血月”予以高度关注,不少报道的题目都集中在“罕见”“百年一遇”等描述上,也有不少报道提醒所在国读者什么时间看、在哪里看,同时普及着有关“超级蓝血月”的基础知识。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31日以“月亮的精彩表演”为题称,这可是月亮的罕见太空秀。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1月31日称,手机、相机——各种拍摄工具都被拿来记录“超级蓝血月”。澳大利亚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观察这一罕见天象。英国广播公司1月31日称,月亮再次登上秀场。美国天文学者香侬-石默尔表示,此次天文奇观给了人们走出户外,仰望星空的理由。曼彻斯特大学月球专家凯瑟琳-乔伊说,“我们正在见证全球探月活动的复兴,这将为探月以及在月球建立基地打下基础。”
日本NHK电视台在当天晚上7时开始的电视节目中呼吁大家在室外观看之际,注意保暖。在月全食开始之际,NHK电视台和和朝日新闻都在网站上开设直播平台。俄罗斯“消息”网1月31日则称,“血色”月食、超级月亮和蓝月亮这三个天文现象单独出现并不罕见,但同时出现就非常罕见了,上次出现“超级蓝血月”已是152年前的1866年。
在中国形成观看热潮
31日19时左右,在北京城区观看月亮位于正东稍偏南。此时天气良好,月光皎洁,视觉上月亮比平常要大。19时48分左右,阴影开始袭上月亮。随着月亮亮度趋弱,红色显现。20时52分左右,月亮开始完全进入地球阴影。《环球时报》记者用肉眼观测此时的月亮高度已明显升高,视野中的月亮明显变小,呈现暗红色。
22时08分左右,月球就开始慢慢走出地球本影,此时也叫“生光”。月食中最精彩的全食阶段此时结束。23时11分,月球刚好完全走出地球本影,此时称为“复圆”。此后一直到2月1日凌晨0时10分左右,月球仍有近1小时处于地球半影之中。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3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发自宇宙空间的天文奇观本身就散发着神秘色彩,因此易于引起人类关注。月全食作为一种典型天文现象,几乎半个地球的人类都可以亲身体验并观察,尤其是随着观测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文爱好者越来越多,这种关注度在全球范围内散发传播,因此造成舆论声势比较大。
“所谓红月亮、蓝月亮、大月亮的概念一齐亮相,因此吸引了更大范围的关注。”朱进说,本次月全食引发关注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次月全食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发生在前半夜,观看时段比较合适,利于人们观看。
天文奇观会引发“灾祸”吗?
全球对这一天文奇观的态度不仅有点赞,也有一些复杂甚至有些矛盾的声音。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1月31日报道称,俄国家天文学研究所专家苏尔金称,这种现象对地球上生活在海边的居民影响将很明显,月球接近地球会引起大的潮汐。但这种现象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不会产生大影响。
据俄罗斯“消息”网报道,有天文学家警告称,该美丽景象也存在危险,可能让一些人感到头痛和血压升高。但也有俄罗斯专家认为,对人体的影响微不足道。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称,不久前,有人还说“超级蓝血月”是令人恐怖的不祥之兆,让人们瑟瑟发抖。但今天看来,这是个好事:尽管地球一片混乱,太空还是如时钟那样按部就班运转。
对于外国专家和媒体有关天文奇观 可能引发灾害的说法,朱进认为,上述观点没有科学依据。(环球时报记者林强 任重 柳玉鹏)
简介
红月亮:月全食时,地球大气层将太阳光中波长最长的红光折射散射到月面最多,从而出现“红月亮”。
超级月亮:北京天文馆天文专家寇文解释说,满月时月亮离地球比较近,“看起来”比较大,这就是所谓的“超级月亮”。
蓝月亮:寇文介绍,蓝月亮并不是颜色变成蓝色。月圆周期是29天半,有可能一个月出现两次满月,第二次满月就叫“蓝月亮”。(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王俊)
相关
本次月食有多罕见?150多年来首次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月26日报道,1月31日,你会同时看到一个肉眼可见的超级月亮和月全食。这种天文上的巧合150多年来没有发生过。这种现象十年内都不会再重现。
报道称,这次超级月亮还是一连三次超级月亮的最后一次——前两次发生在2017年12月3日和2018年1月1日。作为1月第二次满月,这次超级月亮也被称为蓝月亮。
肉眼可见的超级月亮看起来比在月球轨道上距离地球最远的满月要大14%、亮30%。由于种种低概率,1月31日晚上的月亮极为罕见。(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评论
北京青年报:超级蓝血月有多少人在观赏
昨天晚上8点52分左右,一轮铜红色的大月亮高悬夜空,北京城里到处可见仰头望月的人们。这就是特别诱人的自然景观——超级蓝血月。
错过超级蓝血月会不会让人今生后悔,很难说。不过可以猜测一下,会有多少人观赏,情况可能不容乐观,我想不会比玩“旅行青蛙”的人多,这个源于日本的游戏在APP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次,其中中国占95%,日本仅2%,美国为1%。
超级是指这次月全食时看到的月亮会比普通满月更大,本次月全食在同样是月亮接近近地点的位置,月亮大小接近于超级月亮(比平常看到的大),只是肉眼难以察觉。蓝月亮只是一种天文学的比喻说法,即罕见的月亮。月亮运行周期是29.53天(阴历),太阳运行周期是365天(阳历),两者之间有一个周期时差,会在一个阳历月份中出现两次满月(1月2日和1月31日),第二次出现的满月称之为蓝月。一般蓝月亮并不多见,平均每32个月才会出现一次,同时蓝月亮恰逢月全食,则是极为罕见的天文现象。
血月即红色的月亮。尽管月球躲在地球后面,地球挡住了太阳光,但太阳光线经过地球的折射会使得月亮看上去呈现红色。不过,月全食下的红月亮并非每次都能看到。这几个要素全部结合起来,就使得超级蓝血月特别罕见,上一次出现还是在152年前。同时,本次月全食恰逢月亮位于近地点位置,全食时间为晚上8点51分至10点07分,长达1小时16分钟,很容易观赏。
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北半球的国家和地区正处于寒冷的冬季,只有南半球的一些国家和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人们才有适宜的户外活动的温度,所以这次的超级蓝血月能吸引多少人观赏它,不容高估。
一般人观赏超级蓝血月这样特殊的天文景观,当然是出于好奇,也是被大自然吸引,并且当成一种浪漫的生活方式。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大自然可能更为吸引人,于是丹麦的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用20年时间观赏、记录和研究星空,由于其用一生的时间仰望星空,获得了“星学之王”的声誉。
德国人开普勒既被星空吸引,也被布拉赫慧眼识才,招其麾下,仰望和研究星空。站在布拉赫的肩上,开普勒总结出星空的三大定律,第一定律是: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是: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第三定律是:所有行星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由此,开普勒被称为“天空立法者”。
仰望星空当然不只是纯粹的科学上的事,也关乎艺术和生活。梵高最着名的关于星空的画作是《星夜》,里面汇聚了三个元素,新月、繁星与丝柏。在《星夜》的画面上,每一颗大星、小星回旋于夜空中,新月也形成一个漩涡,丝柏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天空充满了动感,显得非常活跃。尽管这被视为作者虚幻的想象,体现出内心极度的紧张不安和烦闷,但是,如果没有长期观看过星空,就不可能画出这样的画面。
对于公众而言,吸引他们仰望星空的,不会是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观赏超级蓝血月和仰望星空的最基本要素不过是让生活有色彩,有趣味,也有品位。在信息时代,除了可以鼓动人们接近自然、观赏自然之美之外,也可以运用数字化的魅力,开发出像“旅行青蛙”那样的游戏产品,以实际和逼真的星空景色、变化、色彩、立体空间和种种天文学知识和原理等,让人们就像彩云追月一样,去追踪和观赏超级蓝血月这样美妙的自然现象和景观,同时,也获得科学和艺术的洗礼与启蒙。(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