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4月16日电 小颜是上海市建平中学的学生,可是在上高三之前她还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今后进了大学该读什么专业。眼看着高考就要来了,而高考志愿更是要在6月初就要填写,“认识你自己”倒成了成绩不错的小颜最大的困惑。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颜在报纸上看到有地方搞“高考心理测评”的消息,就想去测一测。测评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和一家网络公司联合举办的,小颜到了测评地点就被单独“关”进一个安静的房间,她面对的是228道题目,答一个半小时。“不过这对经历过‘题海战术’的小颜来说不成问题”,工作人员带着一丝神秘感对记者解释,“我们的题目无所谓对和错,凭感觉答题,一个题目思考最长不要超过半分钟。”
一个多小时后小颜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用铅笔涂写好的答题纸,工作人员马上把它放进与电脑联网的答题机。不过10分钟,电脑里出现了四幅柱状统计图,主题分别是“您的兴趣分析结果”、“您的能力分析结果”、“您的个性分析结果”和“最佳的五个专业选择”。
在小颜的“五个专业选择”中,新闻和历史高居榜首。华师大心理学系副主任桑标博士是“高考测评”系统的主要开发者,他拿着打印出来的几张纸头为小颜细细分析:“从兴趣分析看,你对文史、心理的兴趣就很浓厚;能力分析呢,语言、注意与记忆也都不错;个性上的‘乐群’和‘合作’最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的新闻,但是‘有恒’又对搞历史研究大有裨益……”小颜信服但又有些疑惑地轻轻点头:“怪不得有一道题目问我,看报纸先看哪一版……”说话间,一张罗列着开设新闻专业的院校列表已经打印出来,呈现在小颜的面前。
桑标博士告诉记者,小颜使用的“高考专业选择测评系统”其实是一个中外结晶的产物,在美国类似的软件已经被广泛应用。原理是一致的,但是“本土化”也是个艰巨的工程,作为参照“常模”的学生抽样就抽取了8000多名,目的就是使一些指标符合中国学生的特点。“比如‘记忆力’指标,我们的基点就要比美国高一些,因为中国学生这项能力普遍要高;反之,‘动手’能力指标我们就要根据抽样结果降低。”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学生家长,高考心理测评都是个新鲜玩意,开通半个月就有上千名高三学生来做测试。从小到大就一直在家长和老师爱护下成长的学生没有多少机会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缺乏社会阅历也使他们多少缺乏一些“自知之明”,高考测评使他们做选择时多了一个参考系。而一些家长则说,以前填志愿家长说了算,后来是孩子说了算,现在多了心理测评可能更加科学,同时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服务配套功能越来越完善。
不过,对于刚刚亮相的高考测评,其科学性、适用性都有待进一步检验,普及也需要一些时日。从普遍意义上看,专门针对教育领域的心理科学研究以及应用,如今远远不够,诸多空白尚待填补。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社会有合理需求就会有积极回应,不仅仅是教育这块田地,心理学越来越多地服务于整个社会是大势所趋。(杨金志)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