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秘:空中的歼击机群--蜻蜓航队(图) |
---|
http://y.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 13:53 《博物》杂志 |
蜻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蜻蜓,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朋友。无论是城市的草坪上,还是晚霞下的小河边,我们都能够看到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轻松自如地穿梭于嘤嘤嗡嗡的蚊虫之间,将那些惹人厌恶的害虫变作美餐。当晚霞的余辉之下,小孩子挣脱了妈妈的手,指着天空中飞翔的蜻蜓兴奋地蹦跳时,它们只是做出一个漂亮的转身滑翔,便融入了渐渐弥漫开来的夜色之中,留下了一个让人们远离蚊虫的清凉夏夜。 一片宽阔的水面上,一只外号“红辣椒”的红蜻成功地捕捉到一只库蚊,趴在水畔的石头上,愉快地享受着它的晚餐。这时,它还不知道,石头右边的草丛后,一口黑黝黝的大炮已经对准了它…… 这口大炮其实是我们照相机的镜头。摄影师一点点对好焦距,当红蜻以及它口中的食物完全清晰地出现在画面中的时候,只见他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手指迅速地按下快门,“咔”的一声响动,红蜻几乎就在这一刹那,也发现了我们的“不轨举动”,它毫不犹豫,一振翅膀,连同捕获的食物一起没了踪影。值得庆幸的是,它的倩影终究被我们清晰地偷拍了下来。 故事发生在午后的河边,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观察、拍摄蜻蜓。蜻蜓,是昆虫摄影师可欲而不可求的模特,经常是刚看中拍摄目标,转眼就难觅其踪影。蜻蜓高超的飞行能力,对身边环境敏锐的洞察力,堪称是昆虫界的战斗机。在飞机发明制造的过程中,工程师也正是从蜻蜓身上获得了大量重要的启示。 在我们拍摄休息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草丛中有一只刚刚死去的黄蜻,于是将其拾起。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蜻蜓,在夏天,无论是在城市的草地上,高楼的间隙中,还是公园的树木下,都可以看到它们飞舞的身影。把黄蜻捏在手中,职业的习惯驱使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它的身体结构:它胸部的飞行肌发达而坚实,堪称是飞行时的发动机。 百年前,科学家曾有过这样的观察结论,蜻蜓通过肌肉的收缩,带动翅膀进行上下简单的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飞翔的时候,蜻蜓前翅稍向前上方拍动,后翅稍向下方拍动,身体便可以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朝向不同的方向飞行。在高速飞行的过程中,只要改变后翅内缘的方向,蜻蜓便可以进行快速爬高和下降。说到这点,看来就连目前最先进的飞机升降装置,也要逊色三分。 将黄蜻转了个身,由于身体已经干燥,一片透明的翅膀在空气中打着转,缓缓地落到了地上。翅膀,对于任何昆虫来讲,都是飞行最起码的生理基础,在飞行中,蜻蜓四片膜质的翅膀就相当于战斗机的机翼。我们知道,蜻蜓的翅膀很薄,分量很轻,却有着一定的硬度。这样的质地,按照常理推断,在高速飞行中会被强硬多变的气流吹得剧烈颤动,这对于飞行的蜻蜓是非常危险的。但不必担心,在这片掉落的蜻蜓翅膀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靠近翅膀前缘端部的翅脉上,有一处面积不大的深色加厚区,这个结构叫做翅痣。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在蜻蜓身体两侧起到了平衡重心的作用,保持了高速飞行的稳定,将气流引起的振颤问题迎刃而解。根据这个启发,现代飞机在机翼末端的前缘也设计了类似的加厚区,以此来消除颤振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