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学生选修课比例不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 10:45   城市快报

  中国中学生选修课比例不足

  问题 选修课过少不利个性发展

  专家分析,必修课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各展其长,从而能适应个人与社会的需要。必修课过多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近几十年来,世界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学生的主体性,逐渐增加选修课。中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上和个性发展上的分化是必然趋势,因此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 瑞典中学生合作盖房子

  “真没想到,瑞典中学生实践课的内容竟然是盖房子!”去瑞典乌普萨拉市博兰中学友好访问时见到的情景,给天津市实验中学的李一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进校门只看见一连串的小屋,那些小屋之间是相通的。第一间小屋里的学生负责锯木头,然后把锯裁好的木板、木条送入第二间小屋,那里的学生负责把木板钉成木头架子,作为房子的框架。第三间小屋负责给房子上板子、刷油漆,第四间小屋负责进行房内

装修。第五间也就是最后一间小屋负责做烟囱。一间房子就这样盖好了。”

  据了解,这种实践类课程在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学教育中占有很大的课时比例,通过这类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在实践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建议

  1 初二年级开设1至2门选修课 专家表示,初中阶段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选修课不宜开设得太早、太多。根据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课程设置的经验,初中二年级可开设1至2门选修课,从外语选修课入手。

  2高中选修课“顺”着必修课开 高中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德国通常是在必修课中选择某些学科中的一部分作为选修课内容,日本高中开设的选修课也是“顺”着必修课开。专家建议,在我国高中选修课起步阶段,不妨借鉴德国、日本的经验,选修课“顺”着必修课开设,这样不仅可以适当降低必修课的难度,也可以解决因大量开设新型选修课所带来的师资短缺、教学设施不足的困难。

  本报记者 胡春艳 摄影记者 蔡志文 谷岳

[上一页] [1] [2]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中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