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城北:注重文史精神的北京三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3日 18:02 光明日报
北京市第三中学简介 北京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前身是1724年(清雍正二年)建立的八旗子弟右翼宗学堂。文学大师曹雪芹曾在右翼宗学供职,少年时代的老舍先生在三中攻读,这里留下了两位中华文学巨匠的足迹。 学校重视优良办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提出“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上承传统、下显科创”的办学理念。学校重视体育和艺术教育,是北京市体育传统学校(排球),艺术传统校(京昆、曲艺、民乐、武术、舞蹈、书法、美术等)。学校大力开展科技活动,15位科学家、院士受聘为学校科技导师,组成了强大的导师团。 校园既有新建教学楼、运动场,又保留2300平方米的三进四合的古典庭院,院落中古槐、垂花门、抱鼓石依然烘托着书院风采,显现宗学的源远,映出教泽的流长。 我1954年至1960年在北京男三中(后改为北京三中)读了六年。当时它是西城区一所中上游的学校,号称“三中”。究竟它有多少年的历史?我读高中时学校举办过一次85周年的校庆,可“文革”后庆祝时,就变成270年了。原来,它曾是清王朝的宗室子弟学校,是右什么旗。同年建立的北京男二中,则是左什么旗的宗室子弟学校,左右相比左为上,于是我的母校就成了老三。这且不说,在早期的旧学阶段,曹雪芹是它的职工,据说《红楼梦》前七十回完成于三中。另外,老舍先生是它的学生,于1912年毕业。这一来,三中就高擎起这两面大旗,向着倾斜文史的道路走自己的路了。 我读书的时候,学校有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比如,三中的高中同学习惯称老师为“先生”,不论男女,都得叫先生,如果叫“老师”,就等于轻慢,或者把他们看成是教初中的了。三中小卖部中有自制的笔记本出售,上边的“北京三中”几个字,一定出自校长的笔迹。三中认为,学生毕业了走上社会有了成绩,那主要是你自己的成绩,也不必老提及中学;可你回到学校,永远是学生,学生永远也迈不过校长和老师去。 三中的高中更侧重文史,而且是民间的文史,因此不反对同学下午放学后去逛庙会,去那儿听听相声与大鼓,或喝点豆汁吃些灌肠。等真到接近考试时,就让学生收心到功课之上。可临到考试的前两天,又通常放假让学生自己梳理脉络。真正会学习的同学,经常跑到郊区的小河旁,一边游着野泳,一边琢磨着功课内在的肌理。最后考试,往往是他们的成绩最好。我对京剧艺术和民俗风情的喜好,除了家庭影响之外,可能就是在那时,得到了熏陶。 新时期举办校庆的那次,学校推出了当时健在的十大校友,以年龄为序,前边有于光远、方成、苏民、蓝天野、马季,我居第六;在我后边又有青年摄影家与电视人。从这个名单就可以看出三中所侧重的是文史。如今呢,一方面是新文史的比重加大,同时它又成为北京市各中学的曲艺中心,马季生前曾专程到校来辅导学生说相声。后来,学校索性就成立了一个“马季相声班”。 我的工作生活,就没有离开过“三”:上的是“三中”,我的书房叫“三不老书屋”,我写了梅兰芳三部曲(《梅兰芳与二十世纪》、《梅兰芳百年祭》、《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写了《老北京三部曲》(《帝都遗韵》、《巷陌民风》、《变奏前门》),这些都始于三中,是三中给我打下了基础。 三中的教育,使得我除了课本知识之外,还对社会百科、人生百态有了兴趣,熟悉百姓生活,贴近民情民意,因此没有那么书生气。三中同学走上社会后,一般说更皮实,更经得住折腾,应该说这与三中给予我们的人文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剧作家,北京三中1960届毕业生)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