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减负”又在大考前遭遇“习惯性流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 10:54   东方网-新民晚报

  本周起,本市一些区将相继进行初三、高三毕业班的摸底统考或多校联考,按成绩排名次自然是“常规动作”。在这样的应试氛围下,校长逼教师,教师再给学生层层加码,成了追求好名次的唯一法则。上海教育部门开学初制定的轰轰烈烈“减负”措施,一到学期末就会在基层学校遭遇“习惯性流产”,令人担忧。

  发文件公布合格率

  去年最后一个工作日,金山区教育局将“红头”文件挂到了网上,向社会公布了2007年各校初中毕业的合格率。这些天,成绩优异的学校在想办法全力“保持荣誉”,而名次靠后的学校,校长脸难看、老师负担重、家长要施压,对这样的学校来说,唯有在寒假前的期终考试中“奋力一搏”,才能挽回些许颜面。“减负减负,责任自负;松绑松绑,升学落榜。”有教师在考前的家长会上明示,学生此时不挑灯夜战更待何时。前昨两天,本市的一些寒假补习班开始接受报名,某区教育部门所属培训机构开办的寒假班,一个上午就接待了上百位家长的报名,特别是数学、英语和奥数十分热门。

  考分决定教师奖金

  记者最近还了解到一个令人十分吃惊的情况,在个别区,有些毕业班的班主任这几天如坐针毡,拼命要给学生加压加码,因为如今的排名已经不仅仅是按学校来排定,而是细化到了按班级排名,哪个班级在全区平行班中靠后,那首先要“问责”的便是班主任。

  本学期开学不久,松江一所学校为“提高今年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由校方与教师们签订了 “2007学年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届时学生若考不出好分数,学校自然会按责任书的约束条款来“惩戒”教师。有教师对记者说,区财政每年下拨的人均2.4万元奖金,除去几个节日是按统一标准发放的,余下8000元左右的钱,是由校长按教学业绩拉开档次发的,自己教的班级成绩落后,年终奖就会少拿,“学生为考分,教师为奖金,道理就这么简单”。

  能否取消全市排名

  每年高考过后,各区、各高中一本、二本和高职的上线率都会不胫而走,成为考量教育局长、校长和教师的“硬指标”。据了解,高考和中考的排名都是考试主管部门作为内部资料统计的,但很快就会成公开的秘密。去年某中心城区因高考总上线率不太理想,于是想出“妙招”:统计考进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人数,再除以全区考生的总人数,还真得出了一个煞是“好看”的比例,并以此沾沾自喜。殊不知,该区的总考生数比外区要少许多,分母一小,比例自然高了,此事一度成为业界的笑柄。

  “上海如果三年不统计高考和中考的排名,教育质量是否会真的下降?”当记者就此问题请教沪上一些教育界人士时,他们大多回答:“就怕校长和老师没了名次的压力而导致日常的教学淘浆糊。”为此,记者更感疑惑,如果我们的教育质量提高只有靠考试排名来刺激,那不是饮鸩止渴吗?

  本报记者 王蔚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中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