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逸梅)昨天,教育部下发《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同时废除了1982年修订的试行方案。新文件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等细节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 (更多精彩新闻 请访问京华网www.jinghua.cn)
保证小学生10小时睡眠
文件要求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齐抓共管“防近”。首先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其次把“防近”和“减负”结合,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
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
文件还要求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根据教室采光照明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
教室设置出具体要求
文件对教室的环境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超过8米,中学不超过8.5米。
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此外,《方案》还对黑板、讲台等物件的规格作了要求。
按时下课禁“拖堂”
文件对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等所有人的职责都做出具体要求。教育部要求每个学校要确定一名校级领导主管“防近”工作;教育管理部门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督促教师按时下课,布置课外作业适量,督促教师做到板书、多媒体课件字迹清晰端正、大小适当,容易辨认。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