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本报讯 记者 刘晶晶 本市一次中学生作文大赛上,98%的文章有错别字。在本周六由《中文自修》杂志社、市教委教研室等单位组织的“规范汉语研讨会”上,专家指出,中学生不能太依赖电脑打字,平时就要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
在研讨会上,外研社汉语分社社长彭东林给出了他们在不久前针对第21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在300篇文笔出众的获奖作文中竟共出现字、词、成语、搭配、句子等方面的差错265个,其中仅是错别字就有141个,占了一半多。而今年第22届网上作文初赛的有错别字的文章更是达到98%。
自从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公布考试新规则:语文写作,每错一字扣一分以来,针对上海高考语文中错别字扣分会否因此由错三字扣一分变为错一字扣一分,便成为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为防万一,不少学生、家长纷纷在考前购买各种参考书籍恶补“规范汉语”,然而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却往往并不尽如人意。
彭社长表示,由于网络语言的盛行,一些学生把随意更改文字、“创造”文字当成时尚,同音错别字、形近错别字、不符合规范的字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加上电脑的普及,用打字代替写字也使许多学生变得与纸笔越来越疏离,能不写字尽量不写字,写字时常常提笔忘字或错别字满篇。
针对这一现象,《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老师指出,功夫在平时,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要养成咬文嚼字的精神,就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作文。不能平时依赖电脑智能输入法,到真正考试的时候就只能错字或忘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