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学生调查:考试失败比失去亲人更难以接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 17:58   新闻晚报

  晚报讯 “考试成绩不理想”居然超过“丧亲之痛”,今天上午,由市教科院普教所发布的一份 《上海中小学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抗逆力研究》显示,在“上海中小学生发生过影响最大的十个应激性生活事件”排行榜中,“考试失败或不理想”位居榜首,引发关注。调查还显示,上海中小学生多数具有中等以上的抗逆力,总体来说,小学生抗逆力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高中生高于中职生。

  本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上海中小学生,分别选取了徐汇区、虹口区、宝山区等五个区,共计3662个学生。其中,在有关上海中小学生面对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的调查中,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面对的最主要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小学、中职学生面对的人际关系事件要略高于学习事件,而初中、高中学生面对的学习事件也略高于人际事件。高中生面对的学业压力最大,其次为初中生,中职生和小学生略低。而在“上海中小学生发生过影响最大的十个应激性生活事件”排行榜中,“考试失败或不理想”位居榜首,引发关注。考试不理想成为上海中小学生 “发生率最高,影响程度也最大”应激性生活事件。

  “考试的失败或不理想”对学生打击之大,会超过丧亲之痛。课题组负责人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沈之菲老师分析说,因为考试的失败,会被学生认为是个人可控制因素的失败,是个人的无能、不努力的,是内部的因素,而丧失亲人或亲友患重病,会被认为是不可控制的,是外部的因素,自己努力也是没有用的。

  调查还显示,中小学生采用“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的远高于采用 “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方式,说明上海中小学生面对困难时较为理性,能从积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能主动寻求帮助,大部分学生能有效面对困难与挫折。其中,在 “上海中小学生最多采用的应对方式”排行榜中,“赞成人生总会经历很多磨难的说法”、“努力改变现状,使事情向好的一面发展”、“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积极的合理化解释位居前三位。

  上海市中小学生的抗逆力究竟如何?结果比较乐观,多数学生具有中等以上的抗逆力,处于抗逆力低分段的占1.5%、中等程度39.2%,高抗逆力为54.9%。 “这组数据表明我们要特别关心低抗逆力的学生,有39%的中等程度抗逆力学生还有很大抗逆力提升的空间,提高中等抗逆力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部分。”沈老师说,另外2%的学生也要特别关注,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另外,女生抗逆力各项指标全部好于男生,说明上海女生的抗逆力水平高于男生,更加要重视提高男生的抗逆力。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中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中小学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