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各类中高考家教辅导机构开始了新一轮宣传攻势。近年来,一些打着“一对一”甚至“N对一”旗号的培训班占据家教市场份额。与传统家庭辅导和“大课”式辅导班不同,这类新型辅导班大打“一对一”、“温情牌”和子虚乌有的“名师牌”,收费昂贵,一小时四五百元起价,家长一次缴纳数万元学费,而最终辅导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广告开路:“一对一”机构生意火爆
近来,本市家教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家庭小作坊式辅导、课外辅导机构的“小班化教学”、名师专场讲座性质的“大课”和大学生家教是比较常见的几种家教方式,报名费用一节课数十元至百元不等,一般多在百元以内。
通常来说,除了价格基本公开透明的大学生家教外,一名教师对应听课的学生越多,上课的价格也就越便宜,也有个别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师,曾开出一课时数百元甚至数千元的 “单独辅导价”或“小范围辅导价”,不过并不普遍。
这些传统辅导班的宣传,部分依靠在媒体上刊发广告提高知名度,部分依靠家长和学生间的口碑传播,后者的效应更为显著。而家长和学生的口碑,基本和讲课教师的名气、实力有关,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特级教师往往受到青睐,如果曾经阅过中高考试卷,甚至参加过中高考命题的这些教师则会更受欢迎,他们主讲的课往往能吸引更多的生源。
“名师牌”一直是各家辅导机构招徕学生的主要手段。由于本市教育部门曾经出文禁止高级、特级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这些机构在宣传方式上就“遮遮掩掩”,他们常在媒体上刊登如“××学科 老牌重点中学×老师 参加过高考命题”一类的广告,虽然没有具体点名,但熟悉家教行业的家长在打听几次后,一般就会知道这个机构的师资实力,从而进行选择,而家长和家长、学生和学生之间也会互相推荐。
近年,家教市场闯进一批新军,他们挂以“一对一”或“N对一”的头衔,一不靠名师,二不靠家长口碑,收费却是这些传统机构的数倍甚至十多倍,办班的规模像有的连锁企业,在短期内迅速膨胀,而报名参加的学生同样可观……
一位多年在课外上课的名师也明显体会到这种变化。由于宣传力度有限,他所在的机构这几年生意并不很好,本学期开学后各科人数只有二三十人,大大少于以往的“口碑传播时代”。而他所在的学校附近,一家“一对一”机构生意却相当火爆,每到周末,过来补课的学生络绎不绝。
他感慨道:用经济学上的话来说,这能不能看作是“劣币驱逐良币”?
高价辅导:一家长一学期交9万元学费
今年寒假期间,一位“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育机构浦东分校的校长曾向记者展示其手机中的一张照片:一名家长坐在一张办公桌旁,办公桌上堆满成捆的钞票。 “这里有9万元!是这位家长带儿子上课的报名费。 ”他说,包括他所在的学校在内,本市一些“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育机构的收费都比较昂贵,和传统家教相比堪称天价。
平均起来,一课时的费用在四五百元左右,9万元算起来也就是200个课时,由于“一对一”通常连起来半天上课,以每周两三次计算,这也就是一个学期的家教费用。
虽然收费如此高昂,但在这些辅导机构的竭力劝说下,不少家长相信,高付出一定得到高回报,这名付出9万元学费的家长其实只是一名普通的“工薪层”,他在家教学校交完费之后当场还说了这样的话:“这些钱花得值!如果投在楼市里,连一个卫生间也买不到;放在我儿子身上,以后我家里就会起码多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 ”
竭力忽悠:推销员竟变成了校长
“‘一对一’的办学模式决定了高收费! ”这名校长说,和以往老式的家教机构不同,“一对一”学校的办学地点往往被放在市中心一些中小学校的附近,房租普遍昂贵,教学和办公场所动辄一两层楼,内部也被改造成多个“一对一”的小空间格局,每个办学点都有大量教师。
“一对一”营销、宣传的主要手段就是在各类媒体上大做广告,仅拿报纸广告来说,彩色1/4整版、半版比比皆是,整版屡见不鲜;有的机构甚至还将广告做到了公交车身上……这样,办学成本远远超过了传统家教机构。
相形之下,多家“一对一”机构更像是企业,营销和推广手段也极像在理发店、健身房,甚至是传销机构当中常见的发展模式:不断招徕新的生源;每次收取学费以学期为单位,一次性提前收费;不同“一对一”机构之间互相挖角,竞争水火不容;学校不断扩张,有的在半年时间里就增加了五六所……
这名校长说:有的机构不少分校的校长竟然并非教师出身!他熟悉的另一个区分校的校长,此前就是一家企业的推销员,此前因拉人办卡数量多在业内著称,因为和学校老总接触过,老总认为他口才绝佳,说话极有感染力,从而把毫无教育经历的他请去当分校校长,“那位老兄也的确厉害,拉拢生源很有手段,每次都能把抱着参观一下心理的家长说服,让他们马上下楼找银行取钱来报名……”
教师跳槽如“流水营盘”
由于办学成本高,“一对一”学校通常并没有传统家教机构的高级、特级教师助阵,校内老师往往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少老师甚至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获得。曾经在“一对一”学校徐汇分校工作,后来辞职的刘老师表示,他所在 “一对一”学校聘请的基本都是外地的留沪毕业生,“这几年大学生就业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给‘一对一’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师资。不过,由于学校要维持高利润,学校给老师的待遇一般,老师的流动也很频繁。我所在的分校一年下来,几乎所有学科的老师都已经换了一遭。 ”
“你会一直在各家招聘网站上,看到我们学校招聘老师的消息。”刘老师笑着说,学校的薪酬至少能糊口,有的学校还给教师提供了 “蜗居”式的宿舍,不少本地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碰壁之后,也愿意把这类学校看作“保底选择”。
虽然老师流动频繁,但是学校也一直拥有充足的师资。正因为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对一”学校是不会聘请高级、特级教师等名师长期执教。
“市重点”老师竟无资格证
收费如此高昂,“一对一”学校依然拥有大量生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对一”学校普遍擅长打“温情牌”,让家长心服口服地掏钱报名。刘老师说,被“温情牌”攻击后,家长普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自己的孩子在这么好的条件下都不能取得进步,那就不用上任何形式的辅导班,甚至在学习上也没有任何进步的可能了!
在不少这样的“一对一”学校,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在一个“小格子”空间里面,教师和学生对面而坐,教师在草稿纸上一步一步地给学生演示解题过程;有的教师甚至把低年级学生抱着坐在腿上,手把手教他们写字练题……如果是学校老师带着家长参观,他们还会不时点拨几句:“你看到的只是‘一对一’,这堂课结束之后还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继续这样辅导他们,也就是‘N对一’……这些老师可都是市重点中学的名师啊,他们本身就是复旦、交大的毕业生! ”
事实并非如此,刘老师介绍说,不少教师都是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还没有教师资格证,他们毕业的学校也未必是一流名校,但是有的“一对一”学校往往事先提醒他们,“一切以招揽生源为重,我们说你是复旦的,你就是复旦的! ”
一般情况下,学生和家长向老师请教身份时,老师都会含糊地自我介绍一下,而不会留下更多详细信息。不少学生都会将自己学校的模拟试卷拿来向“一对一”学校的老师请教,这时老师往往会留下复印件,然后在不同分校之间互相传播,等到下一次上课时,老师就会布置学生做几道其他区、其他学校的模拟试题,学生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老师连××学校的试题都能拿到,他肯定是那里的了!
至于 “一对一”学校的效果如何,刘老师表示:“根据我的观察来看,上‘一对一’的学生成绩并没有质的飞跃。 ”他还补充道,其实学生成绩能否提高,还是要看自己是否自觉、是否有上进心,无论学生读的是“一对一”学校,还是传统的名师家教,都一样。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