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生科普读物被“鬼怪神兽”挤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9日 15:21   南京晨报

  一位家长为了帮孩子买一本科普书,走遍了南京的各大书店,结果发现书店里“青少年百科知识图书”的专柜上,大部分被一些讲述鬼怪、神兽的故事书所占领,好不容易找到几本科普书,还是他自己小时候读过的诸如《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经典书籍。这位家长不禁感慨,现在的科普书怎么了?为什么给孩子买一本科普书就这么难!

  现状

  鬼怪神兽读物也算科普?

  “最近学校给每个学生列了一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其他书都有书名,唯独科普类的没有明确书名,没办法,只好带着孩子去书店一本本挑了。”家长张先生说。

  张先生跑了一圈才发现,原来科普书没有确定书名的原因在于,目前各大书店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新鲜好看的科普书籍。“看了一圈,还是我们小时候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只不过现在的版本比以前多,各个出版社的都有,内容看不出有太大区别。”

  就在张先生和儿子一本本挑选时,发现竟有不少鬼怪神兽书目位列其中,把张先生吓了一跳。儿子也不解地说:“鬼怪知识也算科普吗?”一句话,问得张先生不知如何作答。

  销量不佳  科普读物很尴尬

  很多家长帮孩子选购科普书时都遇到过和张先生同样的困惑。近日,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记者前往新街口附近的书店跑了一圈,结果发现情况确如家长所说———在新华书店三楼的儿童读物区,最显眼的推荐读物书架上,尽是一些诸如《我的同学是狼人》、《吸血鬼老师》、《绿皮肤水鬼》等奇幻鬼怪故事书。推荐读物中难觅科普书的踪影。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好不容易才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科普书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经典的《十万个为什么》。

  工作人员说,最好卖的还是这些鬼怪奇幻故事。“科普书的销量一直不行,好一点的要算《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不过一个月下来也就卖十来本吧。”

  记者注意到,有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同学蹲在地上,手中捧着一本《妖异录》读得相当专注。“鬼怪故事类的书之所以好卖一些,主要是内容新鲜,情节引人入胜,不枯燥,比较能吸引小孩的注意。”这位工作人员说。

  调查

  科普书籍创作队伍老化

  为什么小孩子不肯读科普读物?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少儿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少儿出版社鲍蕾主任表示,“缺少优秀的科普作者,自然写不出能吸引孩子的经典了”。

  原来,科普创作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非常严重,科普队伍中全是60岁以上的老先生挑大梁。一位科普作者就说,10年前他去参加科普作家会议,发现自己是最年轻的,现在他快40岁了,去参加会议,发现自己还是最嫩的那个。

  鲍蕾认为,上一代科普作者对E时代中成长的卡通、动漫、短信、QQ族的青少年读者的心理需求缺乏了解,写作手法过于陈旧,其作品自然也难以获得青睐。

  中国缺乏写科普的“通才”

  很多科普书籍编辑感叹:“伽莫夫的一本《从一到无穷大》引燃了无数人的数学梦,法布尔用一生撰写的《昆虫记》造就了昆虫界的‘百科全书’,怎么我们的科普作家写不出这样经典的作品呢?”

  鲍蕾说,写科普书最讲究“深入浅出”,“我们的权威把写科普书当作‘小儿科’,不肯屈就,偶有一两个权威专家出于责任心写了一两本,又太专业。我们国家善于培养专才,可写科普书需要通才。”

  江苏少儿出版社也曾尝试去中科院组稿,结果发现科学家写出来的东西太深奥、太专业。“很多大人都看不下去,怎么给小孩看?”后来他们不得不请编辑把内容吃透,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写一遍,一来一去,花了两年时间才编好。

  零利润逼得出版社不敢碰原创

  不久前,浙江省新华书店推出了“红色风暴———新世纪10年畅销书回顾展”,实行低价销售的6000种图书,是根据10年来的销售数据精选出的畅销书目,而遗憾的是,这些畅销书中没有一本是科普读物。去年北京开卷调查公司做的一项调查也反映了类似的尴尬:去年全国畅销书排了一个榜,总共有800多名,科普类最好的也在四五百名。

  因为科普书很难进入畅销书行列,导致很多出版社也纷纷放弃做科普书籍,尤其是原创科普。

  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过三本获冰心读物奖的科普读物:分别是《逝者如渡渡》、《自然博物馆》和《动物生存36计》。“读过的都说好,我们对这三本书也进行了连载、开发布会等各种形式的宣传,但最终只是卖了个平本。”

  零利润已使得原创科普成了“烫手山芋”。记者了解到,21世纪等大部分出版社已完全放弃原创,改从国外引进高质量的“成本”。部分责任感缺失的出版社甚至请来枪手,从各种读物中东摘西抄,再冠以精装封面低价出售,给本就缺乏生气的科普出版市场更添混乱。

  出路

  科普读物一定要出精品

  有资料表明,江苏少儿出版社的出版物中,文学类的占40%以上,动漫约占13%,其次才是科普,有大约12%的市场份额;从全国来看,科普读物的品种占同时期图书总数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而我国的科普刊物也仅剩下《科幻世界》一根独苗……

  鲍蕾坚守科普书目的策划编辑已有十多年,她告诉记者,如今的科普出版,要么引进国外口碑甚好的作品,要么采取“撒味精式”的策划。“撒味精就是在现有的科普书目上撒点料,让其新鲜。这个‘料’是一些畅销因素。比如,《喜羊羊和灰太狼》畅销,就往这个上面靠,再比如之前有一本书《淘气包马小跳》很火,很快就出了一些有关马小跳的书籍,像《马小跳学科学》等等。”

  图书编辑李燕也认为,国外的科普读物起步早,经验丰富,确有独到之处。记者了解到,从韩国引进的一套《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和刚刚从法国引进的5本《知识探险游戏书》,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另一方面,教育部的新课标会给1-6年级的小学生规定必读的书目,凡是有幸上这个书目列表的,都会热卖。鲍蕾遗憾地表示,这也是为什么一本又一本文学名著卖断货,而科普读物却卖不动的原因所在———新课标从没有明确列出哪怕一本科普书的名称。

  “是不是大家都觉得不懂得科学知识,照样能生活一辈子?不读科普书,也不妨碍找份体面的工作?”一位科普作家叹息,“可事实是,很多人因为小时候读过的一本优秀科普作品而改变了一生的方向和命运。”

  “国家民众构成的多元化决定了阅读的多元化,存在即合理,也没有必要让中国每一个人都热衷读科普书。”鲍蕾和不少科普编辑理性地接受了科普书不再热门的现象,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坚持:科普读物可以不登畅销榜单,但必须有足够经典的、优秀的书目被不断创造出来,让那12%的人能真正从一本本书中得到智慧的启迪。他们认为,这也是目前中国科普读物最实际的出路和目标,不过照现在看来,距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一段距离。

  ■作家心声

  专职写科普书根本不能糊口

  “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是人类走向孤独的脚步。没有了它们的陪伴,我们能走多远?”这是科普作家申赋渔所作的《逝者如渡渡》的推荐语。《逝者如渡渡》描绘了世界各地已经灭绝,或正在走向灭绝的30多种动物的故事。申赋渔正职为记者,写科普书是兴趣、责任,也是理想,该书曾经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被业界称为近年科普书中“不可多见的精品”。

  申赋渔告诉记者,绝大多数科普作家都像他一样,有一份固定的收入足以糊口,创作则是工作之外。为什么没有专职科普作家呢?申赋渔拿《逝者如渡渡》举例———这本书他写了两年,共收到9000元稿费,去税后为8130元。“我把2/3的稿费付给了南艺一位帮我画插图的画家,剩下的近1/3给了著名的书页装帧设计朱赢椿。自己拿到手的,只有130元。”

  申赋渔表示,如果单靠写科普书赚稿费,根本不足以糊口。这也是很多科普作家转写其他题材的原因。

  “引进是目前出版社通常采取的方式,但经典就那么几本,早已不能满足当今儿童的阅读需要。”再加上引进书经常出现的“风土人情的差异”等各种“水土不服”,申赋渔认为,优秀的原创仍是中国科普书的终极出路。

  科普书卖不动因为宣传不够

  申赋渔完全赞同科普作家用业余时间创作,但前提是作者必是为了一份责任和理想写书,“这样出来的东西才有保证。”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科普书卖不动,申赋渔认为症结不在作家和作品,而是宣传的蹩脚。

  “不少出版社已有下属的图书公司,专门为已出版的书进行宣传企划。”这却是传统出版社欠缺的地方。传统出版社的出版模式通常为作家写—出版社出,后面顶多再开几次新书发布会,就没下文了。“缺少策划,形不成话题,是无法形成社会效应的,这就形成了业界看好,普通老百姓却根本不知道的隔阂。”

  记者了解到,冰心奖是儿童出版界最权威的奖项,在获得此奖之前,《逝者如渡渡》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断断续续卖了五六千册,获奖后,媒体集中报道了几天,一下子就卖出了3000册。宣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者,优秀的科普书可能不是畅销书,但它一定是“长效书”。因此,申赋渔建议真正想写科普书的作家要把眼光放长远,要有信心。“形成口碑后,它可以以一定数额的年销售量保持几十甚至几百年。”从这个角度讲,出版社在科普书的宣传策划上下本钱,吸引媒体关注,为严肃的科普题材寻得推广渠道,也是一项非常划得来的举措。

  ■新闻延伸

  一个科普书迷的购书清单

  除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外,爸爸妈妈们通常不知道该为孩子选购什么样的科普读物。近日,一位科普读物迷在网上发帖总结了他的科普书购买心得,得到不少爸爸妈妈的追捧。

  幼儿园阶段

  《YOUPI小百科》

  《妙想科学》

  《简单的科学(2岁以上)》

  《简单的科学(5岁以上)》

  《小小探索者百科全书(全八册)》

  《忙忙碌碌镇》(经典中的经典)

  《奇思妙想学数学》、《开心数学故事》、《数学小子》

  小学低年级

  《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

  《法布尔昆虫记》

  《森林报》

  《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

  《神奇校车》

  《有趣的科学(四册)》

  《令孩子惊奇的72个科学异想》

  《它们是怎么来的》

  《自己动手小机灵》

  《布瓜系列》“小机灵鬼协会”系列图书(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

  《雨树溶溶系列》

  《国家地理英语阅读与写作训练丛书》2005-7-1

  《国家地理科学探索丛书》2004-5-1

  《国家地理学生主题阅读训练丛书·中文翻译版》2006-4-1

  高中阶段

  《科学探索者》(美国权威教材)

  《万物简史》

  《科学的旅程》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