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冲刺中考“神提分”需扣准发力点

2015年06月09日15:33  新闻晨报     收藏本文     

  本周末,上海7.9万中考[微博]考生就将迎来2015年中考。这几天考生们既要调整身心状态迎接大考,又要在休息阶段适时复习,保持“手感”,毕竟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至关重要。但如果不得要领,胡子眉毛一把抓,不仅得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影响备考情绪。在此,我们特邀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名师,就考生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和缺少把握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为考生加油打气。

  ■语文篇

  读文细、审题清,争得中考“开门红”

  中考语文考试被安排在6月13日上午,这也是中考的第一场考试。第一场考试发挥得不错,学生树立了信心,在随后的考试中,“越战越勇”的可能性就较大。而如果在第一场考试中就频频“卡带”,考生的心态受了影响,可能也会影响到接下来的考试。为了帮助考生们“赢在首战”,卢湾初级中学资深语文教师王伟华和某知名初中资深语文教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考生们提供以下实用的考前复习建议。

  清晰“文体观”着重梳理古现代文知识点和题型

  学生在考前一段时间可对中考语文考纲中罗列的14个知识点再进行回顾和熟悉,记清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建立“文体观”。中考的阅读分析会涉及到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学生如果对这三种文体的特点和结构了解不清,做题时就很难把握文章的核心重点,导致大量丢分,所以,建立“文体观”很有必要。另外,学生还需找出曾经做过的题目,挑出涉及这三种文体的题目,对题型和答题格式进行归纳。

  考前这段时间考生也需要花时间对课内外文言文进行复习和梳理。在课内文言文方面,考生可对文言文的文学常识、朝代、文言文出处进行加深记忆。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文言文出处的书名,曾经默写出错的字词句应该进行反复确认和记忆。而对教材中20篇要求默写和鉴赏的古诗文,考生要对其中的文字、作者、时代、写作特点进行梳理,复习时可参考学习文言文时常用的教辅书《中考文言文点击》,按照其中的阅读指南逐步操作。对于课外文言文,考生在考前最后阶段要对中考文言文将会考到的150个实词、6个虚词,重点看一看,记一记,以在文言文翻译中灵活地运用。除了字词之外,考生还需对学过的课外文言文的中心、人物形象分析、内容理解、事件的概括上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最好也对做过的题目进行归类,找出其中的规律。

  说到现代文,最重要的问题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就是平时所说的读“懂”文章。要做到“懂”,恐怕首先要关注各类文体的特征。记叙类文体的写作手法、记叙顺序、人物性格、细节描写和主旨;说明类文体的说明顺序和结构、说明文语言的准确表达等;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等。这些也是考试手册上各个考点的主要来源。其次就是充分重视使用和学会分析考试手册的变化。中考试卷每道题目在手册上总有其相照应的考察目标。条目不多,考生可以根据考察目标分考点备考。大家在使用考试手册时候还要关注其与往年的细微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寻找更改背后的原因,也是对备考提示了一个倾向。再次,在现代文的备考中,各种文体大家要特别关注其中的分值比重特别大的题型,如概括题,就是综合考察大家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的。还有综合运用的题目分值很高,大家要善于用全题目给出的信息资料,前后题目之间,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些题目,要尽可能在全面把握已知题干信息的基础上按顺序完成,这样才不至于有偏差。

  作文备考期积累素材,考场中保留5-10分钟审题

  在作文方面,建议学生按照作文主题和写作的范围进行复习备考,常见的作文主题有美、爱、学习、感恩、感悟、成长等六类,写作范围大致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社会见闻等。在备考时,每个主题和范围学生都要涉猎到,并分别进行构思“打腹稿”,再收集可用的案例,阅读相关的作文素材资料。以前写过并经老师批改评分的,最好是得分一般的作文,考前考生也可再取出来进行升格修改。

  修改旧文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对旧文的细节重新打磨,使文章精细、充实起来;2.重新立意,从浅层的主题往深处挖,但记得无论深化主题到什么地步,主题内容都要是积极向上的;3.替换情感,用真实感悟替换原文章中艰涩做作的“假情感”。修改后,可请老师进行批改,有不足的再次修改,尽力把三等层次的作文提升到二等层次,二等层次的提升至一等作文。修改旧文,能让学生发现自己文章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做出改正,取得进步。再者学生在初中三年写过的作文可能涉及了多个主题,中考时遇到相近类型的,学生也可将升格修改后的旧文稍加包装,直接套用。

  到考试当天,考生要合理分配答卷时间,留给作文的时间一定要保持在40分钟左右,并且前5-10分钟审作文题,要确确实实弄清题目的含义。历年中考以全(半)命题一种形式出现,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揣摩命题老师的命题意图是很重要的一环,考生万不可掉以轻心,考试时想方设法套用准备好的素材、不审题提笔就写是大忌。要弄清题目的含义就要找准题目的关键词语,这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所在。往往短语类型的题目,题眼往往不在作为中心词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上,而是在它们的修饰和限定语上,因为汉语意思的准确表达,很多都在修饰限定词语和虚词的使用上。如“这里也有乐趣”一题中,弄清“乐趣、这里”是不够的,副词“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又如“悄悄地提醒”中“提醒”是中心词,指向写作素材和内容,而真正表现主旨的就非得在“悄悄地”上面做足文章,在文中得到体现,才算真正审题准确。要从“均分”升格到符合“一类卷”的要求就完成了。另外,中考作文大多以记叙文为主,这是初中生活学习的重点,也是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主要依据。那就是说,能够写一篇像样的记叙文,不求结构和形式的新颖是每一个初三的考生应具备的能力。这也应当在考场中有所体现。要写好一篇记叙文,就要注意“故事”中“冲突”是故事的核心要素,善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冲突”,是实现故事曲折、情节吸引人的主要因素。考生应该在写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上面做出应有的表现,而这如果做到了,就不愁考场有限时间内的作品不吸引阅卷老师了,想得高分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因此,同学们要在开始写正文之前保证留出五到十分钟用来审题弄清题目意图和构思一个完整而曲折故事,还是很有必要的。

  作文大联想

  《又到______时》 《还有别的风景》

  《生活处处皆风景》

  《爱的力量》 《______之美》

  《看见》 《记忆深处》 《雨后》

  《在_____中走过》 《校园足迹》

  ■数学篇

  平衡四个关系,攻下“老大难”拉开分数差距

  中考数学卷最后3题历来是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试金石”。原黄浦区教育学院初中数学教研员李建国认为,压轴题虽然有难度,但如果复习得法,还是有可能攻破的。拿到试卷,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平衡好四大关系。

  1.审题和解题的关系:克服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的不严谨的做法,要吃透题目的条件与要求,更要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来启发解题思路。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才能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将你的解题思路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推理和精确、严密的计算,要克服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严密推理和精确计算“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3.快与准的关系:在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诀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切勿本末倒置。

  4.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做中考试题要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这样会造成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目又被耽误了的严重后果。把会做的题目先做完,再去攻克难题,既能得分,又能产生心理上的胜利效果,再做难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几何论证题 解题不能不讲“理”

  以几何知识为载体,设计有一定层次、一定长度的推理过程,以检测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本图形分析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是中考命题的重点之一。几何论证题大都在四边形中进行论证。试题中出现的几何图形全是学生平时学习中常见的基本图形,添辅助线也体现出常规要求。考生要注意,论证要逻辑关系明确,步步为营,千万不能不讲“道理”。

  在几何论证题中,留出空间,让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做数学,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同时几何论证题也是中考最后两题的背景和铺垫,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探究型综合题都是以几何图形为背景的。抓好几何论证题也为解综合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类题通常在23题出现。

  函数型综合题 拉分效应明显

  在近几年中考中,函数综合题占了一定比重,特别是在最后拉分的15分中显得尤为重要。

  函数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通常在第24题呈现。

  几何探究型综合题注重考查猜想、探索能力

  几何探究型综合题在近两年的中考中往往有起点不高、但要求较全面的特点。此类题融入了动态几何的变和不变,对给定的图形(或其一部分)施行某种位置变化,然后在新的图形中分析有关图形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猜想、探索能力;解题灵活多变,能够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难度,但上手还是容易的。

  此类题常以几个小问题出现,相当于几个台阶,这种恰当的铺垫给了考生较宽的入口。而通过层层设问,拾级而上,逐步深入,能够使一部分优秀学生数学水平得到体现。此类题基本在第25题作为压轴题出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上海中考备考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