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考过来人经验谈:得高分四种答卷策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7日 17:14   中国教育在线

  战场要谋势,商战要谋势,弈棋要谋势,球场要谋势,学习要谋势,考场更要谋势--用总分取胜的大局眼光指导自己自如完成答卷。

  每一名身经百"烤"的应考高手,在轮番密集轰炸的大"烤"小"烤"中,均能摸索出各自独特的高分答卷方略。要把平时累积的学习实力薄发在区区几页卷面上,应须具备善于谋势的整体应考运筹能力,灵活应用四种高分答卷方略。

  各种题型解答时间的分配、答题的先后顺序,难中易各档试题的对策、新型试题、新颖题型的灵机应变等等,对考试成绩的影响非常大。唯有运筹考场优化应对,方可笑傲考场。

  一、跳跃式答卷方略。近几年自考试卷风格的一个明显变化是:不再像以前把压轴大题、灵活性能力题、高难度综合题集中于最后几道大题、而是把难题灵活题的考点均匀分散,穿插在卷面的各个部分,试卷的前半部分也穿插编排一些小分值但难度较大的烫手小题。答卷一开始被这些烫手小题缠住,一是耗费过多的时间,造成前后答卷时间分配不均衡,大大减少后面大分值试题的思考分析时间,二是大脑思维在小题解答上卡壳后,过早消耗脑力,产生负担过重的心理焦虑,也不利于在后面答卷中激发出自己最佳的应考水平。

  所以建议同学们在答卷做题一开始,就要采取跳跃式应考策略:对自己熟悉的、解题思路能一气呵成顺利铺开的小题能正确解答,就一一解出。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小分值灵活试题经过一番认真思索后仍找不出解题思路的,就可以跳过去不做,继续解答下面题目。

  跳跃式答题方略的指导思想是:量体裁衣,看分值投入时间,分值小就少花时间,分值大就多投入时间。假如一道只有2分的选择题耗时与一道10分的大题耗时一样多,那肯定不是最优的答题时间分配。

  因此,考试动笔一开始就遇到"烫手"的小分值难题,不要硬碰,要机灵地把其晒在一边,让它靠一边"凉一凉",等解答完大题后,再去心情轻松地强攻。

  这种答卷策略的好处是:一开始就用较少的时间较低的脑力消耗解答大量顺手试题,积累较多的卷面得分,潜意识引导应考心态进入轻松自信的良性循环之中,一点一点"预热"平时复习中烙印在大脑中的考试题感,大脑思维状态逐渐活跃起来,心情趋于放松,解题思路如行云流水般打开。

  二、流水线式答卷方略。这种答题方略适合于那些基础过硬成绩稳定细心冷静的考生。它要求考生从答卷开始就认真细致地解题,尽可能做到每答一题就对一题,逐题逐道按卷面顺序往下做,如同工厂的流水线生产程序。一般是解答完最后一道压轴题后,所剩余的重表复查卷面时间并不多。这种答卷方略的好处是大脑思维状态平和,应考心态平稳,答题顺序与节奏稳健,不会出现卷面得分忽高忽低的失常现象,正式自考答卷得分率与平时的模拟考试基本一致。

  三、弃一得九式答卷方略(又称弃子答卷方略)。有这样一句围棋格言:"不会弃子的棋手永远成不了超一流棋手。"同样,在考场上不善于弃题的同学称不上是一名成熟的应考高手。

  同学们在次数频繁的考试中,总会碰到一些绞尽脑汁仍理不清思路的特殊题型。面对这些高难度试题,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处理:第一种方式是使用跳跃式答题策略,到最后集中精力全力"啃硬头",第二种方式是彻底放弃之。

  弃一得九式的答卷方略与周围的弃子抢先手取厚势、象棋的丢卒保帅有异曲同工之妙:坚决丢弃分值不大的特殊难解题型,全力保住绝大部分熟悉题型的百分之百得分。这正如老子辩证哲学中所说的"将欲得之,必先弃之"。

  假设丢弃的题型分值累计不超过1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充一得九的答题得分效益公式是:150分钟答卷时间=135分卷面分值,即放弃15分左右难度极大的实在无法做出的题目,集中宝贵的150分钟考试答卷时间去确保其余135分分值的稳操胜券。相对于大多数考试实力一般化的普通考生来讲,如果长时间一味被难题"粘"住,盲目更抠硬钻那望题兴叹的高难度15分而自始至终理不清眉目,最终不但这15分争取不到,就连卷面其余的135分分值也要白白丢失许多,白白错过能检查出前面做错试题的良机。试以下表举例模拟估算说明。

  四、易中难三层筛式答卷方略。三层筛式答卷方略按试题的易、中、难一层一层过滤解答:把试卷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先下手解答自己很熟悉一想即会的容易题型,再筛找出有一定灵活性半综合性、经多方面分析思考后就能理清眉目的中等难度试题认真解答,最后再集中时间全力攻克剩下的压轴大题。

  在自考考场上,考生们如能有效使用各种答卷策略和技巧,可优化答卷时间分配,预热启动全脑答题灵智思维,增强考试信心,进入超常发挥的最佳应考状态,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出自己平时厚积的知识,使应考思维、应考能力及考试潜能有超水平的发挥,这是取得理想自考成绩的最后一个决定性关口所在。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自考频道 自考论坛 自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自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