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与手机谁是“凶手”

2018年08月20日10:48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在下午三点四十分左右,另外一个失踪的女孩子也已找到了,没有生命体征。经过二十四小时的昼夜搜寻,目前两个失踪的女孩都已经搜寻到了,都是从海里找到的,属于溺水身亡。”青岛一位民警在努力抑制自己的情绪和眼泪后,红着双眼通报了这一情况。

  至此,在青岛海滩的“北京双胞胎姐妹”失踪案告破,却没人为破案感到欣喜。在为两个年幼的生命惋惜中,网络也因此陷入了“到底是谁的错”的争论之中。

  凶手到底是谁

  “手机的血盆大口才刚刚张开”、“手机是社会的毒瘤,顽固”、“手机终会毁了人的”、“大海和手机一样无情”

  ……

  没有第三方加害,可两个年幼的生命却就这样陨落了,人们总需要找到罪魁祸首的。于是在这个新闻的评论区,有网友给手机定了罪。因为两个孩子在溺亡的时候,她们的妈妈正在几米开外的地方刷手机,仅仅只是发了个朋友圈的间隙,孩子就不见了,再找到的时候已是天人永隔了。

  但让两个孩子命丧海滩的真的是手机吗?我们该怪手机太过美丽勾引了我们,夺取了大家的注意力?

  当然网络混战中还有人责怪出事海滩是个“野海滩”,没有规范管理。但即便是在规范管理、开发成熟的海滩,有着一系列的配套防范措施,也难确保百密不会一疏,保障每个孩子的安全。

  但在我看来,所有的责问中剑指最大罪魁的还是那句:监护人何在?为什么会让孩子置身危险之中?

  诚然,现在最煎熬的非孩子妈妈莫属了吧,失去孩子的悲痛,没能看好孩子的自责、悔恨,以及亲朋和网络舆论的压力,或会将她摧毁,这一责问何其残忍!

  但她立身几米开外却沉迷手机,没能实时关注孩子的动向,及时发现危险,避免悲剧的发生,其中的疏忽之责,亦是难辞其咎的。

  疏忽才是罪魁

  如今网络上遍布着关于“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的帖子,各路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但似乎都并未解决孩子爱玩儿手机的毛病。殊不知,我们的家长也是手机重度痴迷患者。

  而同时,让我感到心痛的却是另外一个事实:网络上关于家长玩手机导致孩子意外死亡的新闻和这些教育孩子远离手机的帖子一样多。

  深圳1岁女童,在妈妈玩手机时跑到卫生间玩水,不小心掉进水桶,10分钟后家长惊觉时孩子已经溺水身亡;山东一名6岁女童,在与父母一同外出购物时,在父母刷手机间隙从电梯坠亡;河南郑州一名2岁多的男孩被汽车碾压死亡,事发时他身旁的妈妈正在看手机……这些新闻总让人触目惊心。

  但更让人痛心的是,这些生命的代价也并没能换来多少家长的警醒,沉溺于刷手机的家长们仍然麻木地安心于“悲剧很远,不会降临在自身身上”的侥幸里,即使惊险一幕在我们身边屡屡发生。

  即使过去多年,曾亲眼目睹的此类事件仍让我感到历历在目:一对夫妻带着儿子坐公交车,从坐到座位上起,夫妻两人遍一人一部手机刷着,坐在他们旁边的小男孩儿可能是一个人感到百无聊赖,于是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此时前方车辆突然变道,司机一个急刹车,小男孩儿一个重心不稳,被从座位上甩了出去,当场磕破了头,鲜血横流。

  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才终于让夫妻俩放下了手机,然后开始指责司机没好好开车,指责对方只顾着玩儿手机。

  放眼身边,有多少人早起第一件事,睡前最后一件事必定是刷手机?又有多少人走路、吃饭,甚至上卫生间的时间都在刷手机?网络上给这类人群取了个戏称,叫“低头族”。

  也不知从何时起,手机由一开始单纯的通讯工具,逐渐演变成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它变得越来强大。手机之大,大到几乎容纳下了我们全部的生活,朋友圈、热搜榜和各类问答、娱乐APP……每天为我们带来身边朋友的动态,搜罗万千世界旖旎,让我们足不出户遍知全球信息,让我们沉迷其中欲罢不能。

  可手机又是那么的小,小到每当我们拿起它,除那几寸屏幕之外其他一切都难以再入我们的眼、耳、心,从而疏忽了自身周遭的美丽与危险。

  放下手机就是放下危险

  在关于青岛海滩两姐妹溺亡的新闻里,看到这样一组骇人听闻的数据:

  0-14岁的未成年人意外伤亡一直是各个国家的心头之痛。“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98%的儿童伤害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中国每年有约20万0岁-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占儿童死亡总数的26.1%,而其中有六成儿童意外死亡,却是由于家长的疏忽造成的。这也就是说,中国每年意外丧生的儿童中,有12万是死于父母的失职。

  目前中国并未对父母“疏忽照顾儿童”,这一实则侵犯了儿童应受照顾的生命、健康等人身权利的失职行为进行定罪,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对发生悲剧的父母们,人们更多的也是投以同情。

  但是12万呐,这是一个何其惊心的数字。生命何其脆弱,孩子的生命何其无辜!那本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却因父母的疏失而全部留白,甚至都没处讨回公道。每每思及此,我都感到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工作忙、需要自己的时间、不愿与社会脱轨……或许你有很多拿起手机的借口,而手机这玩意儿总是一拿起,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浑然不觉。

  但作为一个孩子的父母,在和孩子一起的时间里,你至少有一个应该放下手机的理由,那就是孩子生命、安全。

  无论身在何处,周遭环境如何,作为家长,我们只有地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孩子身上,一刻不得松懈,才能尽可能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规避潜在危险。

  试想,青岛溺亡的两姐妹的妈妈,选择不在当时发那个朋友圈,而是陪在孩子身边或实时关注着自己孩子的动向,在第一时间觉察出危险的气息,悲剧是否还会发生?

  如果说,手机是“凶手”,那么,亲爱的父母们,放下那个“凶手”,才是最安全的做法。毕竟生命,不能重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