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你为什么道歉?

2015年07月22日09:33   教育专栏  作者:黄豆豆  

  作者 | 黄豆豆 本文为专栏作者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前段时间,女谐星贾玲因为在《欢乐喜剧人》节目中表演名为《木兰从军》的小品,扮演了一个胖版花木兰,身穿古装,嘴啃烧鸡走上舞台,本来是为博得观众一乐,没想到给自己带来了一连串麻烦。7月7号,河南虞城的“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认为“《欢乐喜剧人》栏目如此恶搞,是误导青少年陷入迷途,更是愧对于后世子孙”,要求贾玲、栏目组以及主创人员向社会公开道歉,且“节目伤害了木兰家乡人民的感情,剧组向虞城人民公开道歉”。

致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栏目组的公开信致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栏目组的公开信

  这件事本来挺无聊,《欢乐喜剧人》节目在真人秀泛滥的电视大潮中也没有太引起关注,所以大伙以为这个事儿过几天也就翻篇了,像所有碎片化时代里任何一条新闻。万万没想到,一个礼拜过去了,湖北黄陂当地借势与河南虞城争夺“木兰故里”,也发表公开信,喊湖北老乡贾玲“回家看看,体验木兰文化,为家乡点赞,为时代讴歌”。这下大伙就蒙圈了,从小我们语文课本里熟知的花木兰,不仅雌雄难辨,现在我们连她到底是哪儿的,都搞不清了。

湖北黄陂公开信湖北黄陂公开信

  这件事就更无聊。为了一个虚构的文学人物争夺“故里”、抱名人大[微博]腿的,在我们这个国度已见怪不怪。前些年为了抢“西门庆故里”,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市三地就撕得恶形恶相,现在两地为“木兰故里”隔空撕x,网友早已曾经沧海难为水,连标题都不愿点开。

  但此事并未就此结束。在各种舆论压力下,昨天傍晚18时,贾玲发表微博向公众致歉,称作品不合时宜、有违公众审美习惯。《欢乐喜剧人》也同时宣布停播一周。

《欢乐喜剧人》同时宣布停播一周。《欢乐喜剧人》同时宣布停播一周。

  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就傻了,在一个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国家里,我们社会中居然还有这么一些文化不自信、玻璃心的机构和单位。一个喜剧演员因为在小品中恶搞一下花木兰竟然要道歉,节目还要停播。多大点的事儿啊,至于嘛?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中国的舆论环境到底是恶化了呢,还是恶化了呢,还是恶化了呢?

  平心而论,贾玲表演的这个小品艺术水准一般,像她大多数作品一样,都显得粗糙且没有什么创造力,无非是使用恶搞、戏仿、性别错位、自黑自嘲等手段来达到喜剧效果,延续的仍是《百变大咖秀》的套路。她模仿过火风、腾格尔、席琳迪翁等现实名人,也模仿过雪姨、小龙女等文学形象,通过自己在娱乐圈的辛苦打拼来换取生存的资本,就像陈汉典在《康熙来了》里扮小魔女、阿基师、范范、徐妈,无非都是为了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里娱乐大众。

  更何况,花木兰不过是一虚拟的文学人物,将其捧上神坛,神圣不可侵犯,像教主一样,是否太敏感脆弱玻璃心?而且,将贾玲和节目组上升到“玷污民族主义”,伤害木兰家乡人民情感,又是否过于上纲上线,用政治话语来扣杀喜剧创作?我们熟知的花木兰,是《木兰诗》里的花木兰。这篇不足400字的叙事诗写的是木兰替父从军、杀敌沙场、辞官回乡的传奇故事,后人传颂至今,无论戏曲还是影视剧,都在不断地改编和上演,就连好莱坞也没有放过。

  1999年,台湾和大陆共同出品的电视剧《花木兰》,第一部讲述花木兰(袁咏仪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邂逅大将军李亮(赵文卓饰),于是展开一段爱情,巾帼英雄的故事于是变成了一出战场上的爱情偶像剧。第二部更扯,讲述离开战场过上家庭生活的花木兰,面对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感到筋疲力尽,虽有丈夫疼爱,但问题还是在不停发生。木兰于是提出了分开。李亮很难过,但婆婆则是落井下石。这,这剧情完全就是一出古代版的《双面胶》嘛,与花木兰精神有什么半毛钱关系。我们想问的是,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你们怎么没有要求袁咏仪和剧组来道歉?

  1998年和2004年,迪斯尼公司分别拍摄了两部以花木兰为主人公的动画电影。第一部《花木兰》(我们比较熟悉的一部)讲述了匈奴入侵,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最终从匈奴手中救出皇帝并得到嘉奖的故事。而在《花木兰2》中,好莱坞的制作人们完全抛弃了原来的故事,虚构了一个木兰护送三位公主去羌国完婚的故事,通过木兰带有女权意识的顽强抵抗,三位公主最终放弃了联姻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而木兰也和李翔(到底是李亮还是李翔啊)终成眷属。两部影片都使用了同一个中国人物原型,但我们却没有看到一丝的中国内涵,反而整部系列里都充斥着好莱坞商业电影固有的情节和人物模式。我们想问的是,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你们怎么没有刊发公开信,要求人家好莱坞给你们道歉?

1花木兰
1马楚成执导电影《花木兰》

  2009年,马楚成执导的电影《花木兰》,更是一出狗血平庸的大戏。赵薇扮演了一个小燕子一样的花木兰,与房祖名饰演的小虎在战场上漏洞百出,而且为了体现出花木兰这个人物是成长模式,于是设计让她在某一次战争中失败然后在其他男性的帮助下走出心理阴影终成一代英雄的剧情。电影战争场面拍得七零八落,爱情戏码则写得缠绵悱恻,花木兰与七皇子拓拔宏(陈坤饰)在战场上相遇,后者在深夜浴池看见花木兰裸露的身体于是知晓她实为女生的秘密(电影为了满足女性观众的欲望,居然在这一场戏还让美男子陈坤也大量裸露身体),于是在战场上相爱,最后由于身份的问题二者只能忍痛分离。电影将花木兰拍成一个弱智的贞德形象,而爱情戏更是洒了一地狗血。我们想问的是,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你们怎么没有刊发公开信,要求赵薇和马楚成给家乡人民道歉?

  的确,这些作品从艺术角度上来说都不能算是精品,有些甚至还特别粗制滥造,跟这个消费时代的所有平庸、恶俗的娱乐产品一样。但我们如果要批判,也只能是从艺术批评角度,而不能一味拔高上升到政治高度。18日历史作家马伯庸发表微博,提出自己的看法“花木兰是全国人民的花木兰,她作为一个传统民间形象,不是任何团体的禁脔,其版权应为全部中国人共同拥有,任何人都有权进行演绎、改编”。

  所以,贾玲,你为什么要道歉?

  如果你需要道歉,周星驰拍《大话西游》将齐天大圣塑造成至尊宝形象,将唐僧塑造成一个碎碎念、磨磨唧唧的形象,需不需要出来道歉?最近的《大圣归来》将美猴王画成一张大马脸,需不需要出来道歉?

  如果你需要道歉,《还珠格格》里将乾隆爷塑造成处处留情(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嘛)的种马皇帝,需不需要出来道歉?将民间公主塑造成不学无术、喜欢爬树上墙的野丫头,有没有考虑过我们公主坟地区人民的感情啊?

  如果你需要道歉,《暗恋桃花源》里将陶渊明的文学名著改编成老陶、春花与袁老板之间的三角恋爱,赖声川需不需要出来道歉?

  ……

  如果他们都不需要道歉,那么凭什么要求贾玲出来道歉?

  改革开放过去30多年了,我们的影视创作理应更自由,为什么会变得有如此多的限制?这也不让写,那也不让改。这也不让说,那也不让骂,到处都是敏感词,哪儿哪儿都是雷区,大国崛起的人民愈发变得脆弱敏感玻璃心、小肚鸡肠不宽容,批评起艺术创作还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用一套可怕的政治语言,恨不得把人批斗至死。今年春晚上开心麻花剧组的演员沈腾因为直播口误,将“拒绝拍马屁”说成“拒绝乒乓球”,立马就引起王皓、马龙等乒乓球球员的不满,认为这是对国球的侮辱,一下子就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度,真是让人在春节的祥和气氛中也吓出一身尿来。

  还有最近的陈凯歌也真是够倒霉的,《道士下山》不仅恶评如潮,票房不佳,现在连道教界都提出抗议,认为影片背离传统文化价值观,肆意丑化道教、道士形象,违反多项政策法规。这又是哪儿跟哪儿?为什么大家现在都这么玻璃心?过去有文字狱,难道现在又出来了影像狱?

  文化运动都过去快40年了,我们的舆论环境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的紧张?毕姥爷酒后失言被下岗,央视用朱军+尼格买提两个人来接棒,也无法安抚中国大爷大妈们受伤的心,当他们发现再也看不到熟悉的亲切的毕姥爷时,都纷纷哭晕在广场舞现场。

  喜剧本是一门智慧的艺术,它常常靠讽刺社会的丑陋现象来达到喜剧效果,但是由于我们的雷区过多,近些年来我们再也难以出现优秀的喜剧作品,银幕上充斥着《心花路放》、《分手大师》这类无聊的喜剧,春晚小品也都变成歌功颂德的正能量作品,无不是因为讽刺、批判手法不能使用的悲哀,现在连恶搞、戏仿都不让用,甚至连一个虚构的文学人物都不让拿出来恶搞,这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喜剧的忧伤,文艺的悲剧?电视节目甚至还为此停播一周整顿,这怎么能让喜剧人欢乐得起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学院立场,欢迎来稿探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花木兰 贾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