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第八届新浪中国教育盛典“大家说”环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演讲嘉宾:近日引起热议的BBC系列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主角之一、华裔教师杨军,她以“我们的老师够坚强吗?”为主题发表演讲。据介绍,杨军目前已成为英国教育[微博]改革小组唯一的华裔成员,这也是她回国后的首次公开演讲。在演讲中,这位拥有在英国学校拥有十年教学经历的老师分享了不少中英教育里头不太为人所知的故事。
英国学校家长[微博]会,老师得和每位家长一对一交流
1997年,杨军在西北大学[微博]念完生物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出国。从2001年杨军参加第一次教师培训开始,中英教育的差异便常常让她诧异不已。“试讲的时候,说实话我自我感觉挺好,但没想到评分表上没有一项及格!”杨军回忆道:“在英国当老师,你必须随时确认孩子们到底听懂了没?而当时我只顾自己讲自己的,几乎忘记了去和学生互动。”
在杨军曾执教的英国学校,三点半左右孩子们就可以放学。但对老师而言,往往要到五六点才能下班。“我们每天都有会议,同时还需要每天更新工作日志,与家长保持高频率的沟通。与国内不同的是,英国的家长会要求老师必须与每位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英国家长“轻言放弃”的教育态度也让杨军印象深刻。“如果孩子数学不好,我们国内的家长会鼓励孩子一直努力,直到学会为止。这也让我们的孩子更有韧劲。但英国家长就随便多了,他们会说‘那就换个科目吧!’英国学生更是如此,有时遇到较难的家庭作业,第二天你的课堂上就会有不少学生干脆不来了。”
此外,英国学生也让杨军感慨“hold不住”。“中国孩子上课往往懂得守纪律,但你只有先得到英国孩子的尊敬,他们才会理你。所以虽然现在我和孩子们相处很好,但背后隐藏着很多心酸。”
英国教育对分数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中国
在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杨军与英国的教师展开了教学PK,并最终胜出。这一结果引发了关于中英教育孰优孰劣的大讨论。杨军也因此被邀请成为英国教育改革小组唯一的华裔成员。
“但他们其实从内心并不承认中国教育的胜利”,杨军说。应试性成为中国教育最为诟病之处,但杨军认为,英国教育对分数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中国。“每次考试后,我们都被要求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凡是成绩下降的学生必须给予补习,并且要在工作日志上详细列出解决方案。”
杨军并不讳言中国教育仍有很多亟待改进之处,“但英国也有很多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这也是英国教育大臣要我加入改革小组的原因,我对我们国家的教育有信心,我是中国教育出来的大学生,中国教育没有让我失败。所以,我赞中国教育!”
在英国,如果学生成绩差,首先被质问的是老师
据之前相关报道,杨军老师在上大学时,主要研究中英之间在科学这门课上的教育方法的比较。中英教育方法确实有不同,但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的方法主要是灌输,英国的方法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叫学生搞科研。“在英国有的时候我讲课的方式,感觉好像是我在读研[微博]究生那样,把学生当一个小科学家对待,以科研的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过,改革之前的英国教育也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底下记笔记,所以也有很多年纪比较大的老师不适应新的教学方法。这就和中国的方式差不多了。年龄越大的老师,越能将知识讲的很清楚,学生也喜欢这样的老师。现在年轻老师,是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变化以后被培养出来的,如果老师只是站在台上讲,就不行了。
今天,在新浪中国教育盛典的演讲中,杨军老师介绍了英国教师的评价机制。据介绍,在英国,每年对老师都有performancemanagement,每位老师的管理人在每学期开学之前给老师定三个目标,比如说academicachievements,就是学生的Astar to C的比例要达到多少,再一个就是identifiedunder achievements,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要有一个actionplan,有什么证据来说明你是在帮这些差生进步,不能只是说,而是要具体到你怎样帮的?用了什么方法?都帮助他什么?到了学期末,这些孩子的成绩有没有提高?有的学生他已经是A了,你有没有帮助他变成A-star?你是怎样帮助他去达到这个成绩的?还有其他的评价方面,每位老师根据自身情况不同都会不一样。”
在中国当老师,如果学生成绩差,多半赖到学生自己身上,让学生更加努力去学习。在英国,如果小孩没考好,作为老师,一个受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被质问:“你做了一些什么工作?如果这个孩子不学,你是怎样做的?你有没有证据来证明你做了,来鼓励他、引导他?”
杨军表示,这一评价制度不仅关系到升职,“如果你没有做到,第二年评估你的时候不给你过关,就会牵扯到你第二年不聘你的问题。可能就失业了。”
《大家说》环节,杨军主题演讲实录: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师不好当 家长轻言弃
从2001年杨军参加第一次教师培训开始,中英教育的差异便常常让她诧异不已。“试讲的时候,说实话我自我感觉挺好,但没想到评分表上没有一项及格!”杨军回忆道:“在英国当老师,你必须随时确认孩子们到底听懂了没?而当时我只顾自己讲自己的,几乎忘记了去和学生互动。”
在杨军曾执教的英国学校,三点半左右孩子们就可以放学。但对老师而言,往往要到五六点才能下班。“我们每天都有会议,同时还需要每天更新工作日志,与家长保持高频率的沟通。与国内不同的是,英国的家长会要求老师必须与每位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英国家长“轻言放弃”的教育态度也让杨军印象深刻。“如果孩子数学不好,我们国内的家长会鼓励孩子一直努力,直到学会为止。这也让我们的孩子更有韧劲。但英国家长就随便多了,他们会说‘那就换个科目吧!’英国学生更是如此,有时遇到较难的家庭作业,第二天你的课堂上就会有不少学生干脆不来了。”
此外,英国学生也让杨军感慨“hold不住”。“中国孩子上课往往懂得守纪律,但你只有先得到英国孩子的尊敬,他们才会理你。所以虽然现在我和孩子们相处很好,但背后隐藏着很多心酸。”
点赞中式教育:中国教育没有让我失败
在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杨军与英国的教师展开了教学PK,并最终胜出。这一结果引发了关于中英教育孰优孰劣的大讨论。杨军也因此被邀请成为英国教育(微博)改革小组唯一的华裔成员。
“但他们其实从内心并不承认中国教育的胜利”,杨军说。应试性成为中国教育最为诟病之处,但杨军认为,英国教育对分数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中国。“每次考试后,我们都被要求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凡是成绩下降的学生必须给予补习,并且要在工作日志上详细列出解决方案。”
杨军并不讳言中国教育仍有很多亟待改进之处,“但英国也有很多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这也是英国教育大臣要我加入改革小组的原因,我对我们国家的教育有信心,我是中国教育出来的大学生,中国教育没有让我失败。所以,我赞中国教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