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教育到底哪个好?五位最具发言权专家告诉你

2015年11月27日14:42   教育专栏  作者:爱生活推荐  

  (作者:王茗辉)2015年暑假,英国BBC纪录片《中国式教学》火爆网络,开启了媒体和公众对于中西教育模式的思考与探讨。虽然纪录片已经结束,但关于中西文化教育的话题讨论却没有停止……

  中国家长[微博]对于国际教育的需求无论是低龄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呈鼎盛之势,而外国的教育同行也在细细剖析学习中式教育。中英教育的差别到底有哪些?哪些教育方式又可以相互借鉴与融合?家长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11月26日的2015新浪教育[微博]盛典的主题论坛上,五位最具发言权的专家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剖析,快来看看吧!

  周成刚:

  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

  西方的很多教育略胜过中国

  周成刚老师是在国外上的大学,而他的孩子当时也是在国外接受的基础教育。“随着移动互联和全球化的深入,中西两个教育制度正在不断的地响,你可以看到现在在美国和英国的课堂里有很多中国的孩子在那边,我们自己的一些东西在影响着他们,同时美国人也在鼓励美国孩子学习亚洲的同学和亚洲的学习行为。但如果一定要做出选择,我个人还是会选择国外的教育。”

  周老师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它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童年时代,更多的自由和成长,更多的健康和快乐,也有更多的自由发挥。到后来的结果是,国外的孩子可持续的发展和成长可能会略胜于中国的孩子。“最终,西方的学生在高等教育以后他们的发明创造、批判性的思维和创新可能会强于中国,原因就是从小到大的一脉相承延续的思想和理念,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周老师说,在中国,我们关注更多的比如学分,更多的是一个阶段式的东西,西方更多的关注成长性。中国更多的是关注一个目标的实现,而西方更多关注的可能是梦想的实现。“每一种教育最后的胜与负没有绝对,但是我个人会用两点来衡量。一个是对人类世界做出的贡献,第二是个人的幸福度。从这两点来说,我觉得最起码目前这个阶段,西方的很多教育胜国过内的一些教育,但是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中国人的数学虽然很好,但是有多少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一个哈佛大学就150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剑桥大学80几位,这起码是一个衡量的指标。”

  周成刚老师建议,中国的授课方式可以借鉴国外,这可以让中国教育不断壮大,彻底改掉一些不务实的教学内容,孩子的幸福度可能会提升,学习的方法也会更加高效,未来就会更持续的发展。

  史元春:

  清华[微博]大学[微博]全球创新学院(GIX)院长

  中西教育界限将渐模糊

  史元春说:“因为我不是做基础教育的,并且我个人的经历非常简单,我的三个学位,本科、硕士和博士都是在清华念的,我在清华做老师也已经二十多年。从清华的本科生开始,的确我们非常善于思考和解题,不太善于开放性的问题和交流。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国际化的进程,这个界限越来越模糊。”

  史老师说,她现在负责清华的全球创新学院GIX,是清华和华盛顿大学联合办的,它位于西雅图,这个学院奖更加强调国际化,更为开放和交流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更启发学生具有全球化的思维,迎接挑战的能力,这也是中国现在国际化教育的一个很显著的进程,这与以往把学生单纯的送出去或把国外的优质的资源引进到国内有很大的不同。

  秦春华:

  前北京大学[微博]招办主任、教育学者

  中国教育必须解决本土的教育需求

  秦春华说:关于中国和西方的教育当中一些差异,她有一点不同的看法。现在有很多的家庭会把孩子送出去,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它很大程度上没有满足或者没有很好四满足我们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一些追求。简单说,第一,家长希望孩子活得尽可能长,要求他的身体要比较好。第二,家长希望孩子一生不要吃太多的苦,或者他遇到很多的困难有办法怎么样去解决,这样需要他有一个很健康的心理。第三,希望小孩做一个好人,接受一个好的教育。就目前这些方面中国的现状,家长只能把孩子往出送了。

  秦春华认为,教育不单是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也不仅是健康的体魄和心态。更重要的还有一个文化在里面。中国的教育必须要满足我们本土的教育需求,否则,若干年后,现在一窝蜂把孩子送出去的人可能会后悔,因为等到这个孩子就业,他再找工作,他再生活的时候会发现会遇到很多很多困难。

  中西教育的精华都藏在《论语》里

  秦春华指出,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考试阶段也发展出很多新的模式。比方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支持建设的大学选修课程,这个课程的授课和考试过程中就有很多讨论、合作、研究的,甚至读文献的环节,不完全是一个模板化的中式教育的死板形象。秦春华认为,中西教育之间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美国和英国的教育观点很多在中国最传统的教育里都有体现,其实它体现的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教育思想,所有的奥秘全部都藏在一部《论语》里,我建议大家找答案的话去《论语》里找,天天读《论语》,绝对有收获。

  苏文骏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创始人

  中国教育很成功 但个性化教育稍欠缺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创始人苏文骏先生,小时候在香港、英国读书,八岁出去做小留学[微博]生,在英国的教育体系成长,有幸考到伊顿中学读中学,拿奖学金考进去,后来去牛津大学读本科。本科毕业之后选择到美国读研[微博]究生。所以,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读硕士,后来在美国也工作一段时间,12年前回国,投入教育。对于中英教育差异的问题,苏先生显得很有发言权,他在英国的体制长大,现在在中国在办一所独特的学校。

  苏先生认为,BBC这个片子不能完全代表两国的教育,不能代表英国的教育,也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的教育,毕竟讲到一个学校、一批学生、一些老师、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体制。有面和点的关系。但是这个片子让我们思考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

  苏先生说:“我在中国看到很多报道在批评我们国内的教育哪里不足、学生压力太大、作业太多、太传统,到国外去,到英国、到美国就批评数学差到这个地步的。两边都觉得自己国家的教育有问题。总体中国的教育体制非常成功,如果不成功就不会有这样快速的经济发展,我们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还是在好的教育基础上,但是也有些地方是比较缺乏的,可能更多的在个性化的教育是我们缺乏的。这一方面的教育英国、美国做得比较好,特别在英美的一些私立学校做的比较好。大家看到很多学生出去,一般的都是到私立学校读。在中国反过来,我们最好的学校大部分都是公立学校。”

  苏先生建议家长,一定要选自己的一条路,不要跟大部队走。

  杨军:

  BBC中英教师纪录片主角之一、中学教师

  英国课堂没有标准答案更加民主多样

  杨军老师说,在英国上课的时候有一种感觉,很多问题都是开放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在改卷子的时候也是说有这么多点,答对其中一个两个就可以得分。不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所以,我们讲课的时候经常会跟学生讨论这个东西,比如燃烧汽油好处和坏处,学生可以列出来很多,这个很多的东西都可以是正确的。所以,不用死记硬背。还有一个感受挺奇怪,英国的考试,给元素周期表,有很多东西都给了。学生什么都要用计算器,我眼睛一看都知道答案了学生们还是得用计算器,没有计算器,英国学生半天也按不出来答案。”

  杨老师说,在中学的教学大[微博]纲方面,中国有很多科目根本不存在,比如服装设计、厨师、DNT、木匠活、铁匠活、音乐、舞蹈。这些都是英国中学的课程,中学、初中、高中都要上,还有宗教,在国内可能这些课程不太容易见到。在考试方面,英国的考试是开放的,中国考[微博]试总是死记硬背标准答案。

  在教学方法上,英国主要是以学生娱乐为主的搞科研,中国则是教师在教,但英国的改革就是要借鉴中国,要向中国学习。

  英国教育[微博]对分数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中国

  在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杨军与英国的教师展开了教学PK,并最终胜出。这一结果引发了关于中英教育孰优孰劣的大讨论。杨军也因此被邀请成为英国教育改革小组唯一的华裔成员。

  “但他们其实从内心并不承认中国教育的胜利”,杨军说。应试性成为中国教育最为诟病之处,但杨军认为,英国教育对分数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中国。“每次考试后,我们都被要求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凡是成绩下降的学生必须给予补习,并且要在工作日志上详细列出解决方案。”

  杨军并不讳言中国教育仍有很多亟待改进之处,“但英国也有很多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这也是英国教育大臣要我加入改革小组的原因,我对我们国家的教育有信心,我是中国教育出来的大学生,中国教育没有让我失败。所以,我赞中国教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新浪教育盛典 在线教育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BBC纪录片杨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