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遇到什么事情不合自己的心意,或者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进行,就各种不高兴,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很多抱怨。这样的时候别人能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明显的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就是 “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1. 别人的行事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或者没有得到预期的回应,就是别人的错,自己就是受害者。这时候 TA 会说 “你怎么这样……”、“我以为……”、“你应该……”
2. 为自己感受到的 “损害” 而诉苦。自己觉得因为别人的某种行为而受到了 “损害”,但实际上关键在于这些 “损害” 从他人角度来看未必是有意,很可能根本无心;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是通过自己的主动行动可以改变的,并非只能逆来顺受。例如为夜里的灯光而抱怨:“每次夜里你打开卫生间的灯,光就会反射到我脸上,把我弄醒了……” 而实际情况完全可以通过挪动床的位置,甚至只是简单地将睡姿换一个方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 不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心里有想法以后,不直接就解决问题与对方沟通,明确表达自己的实际需求,而是要么抱怨或者指责对方,要么不直接和对方沟通,而以 “脸色” 表示。阴沉着脸,谁也不理,或者说话明显带着情绪,迁怒于人,仿佛别人都欠了自己似的。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表现以后能够关注自己的感受,或者感到内疚和自责。
▲ ▲ ▲
我们分析上述表现,发现这些行为对解决问题都没有什么帮助,只能继续 “忍受”,那为什么还会产生这种 “受害者心态”呢?恐怕是因为这种心态还是会让当事人感受到一些 “好处” 的:
1. 自我感觉良好。当你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相信是别人做了错事,而你是对的,这种看法会带给你一种优越感和自我价值感。作为 “被损害者”,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道德制高点上 —— “你看看你把我害的……(都这样了我也没有怪你……)”。
2. 选择被动的地位,就不必采取行动,也没有责任和压力。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是一个非常繁重的工作,必须面临很多压力,作出困难的决定。从短期的观点来看,选择不承担个人责任是比较容易的。而没有认识到或者有意忽略自己能够采取行动,选择一个被动的地位,就不必承担责任,减轻了思想压力。例如文章开头的例子中,“我的床就在这里,开灯就会照到……我也没有办法……”。
3. 不必承担风险。有行动就有风险,采取了措施也可能无法解决问题。而 “扮演” 一个 “受害者”,就可以不去采取行动改变现状,因而也就不必承担被拒绝或失败的风险。例如文章开头的例子中,挪动床的摆放可能需要协调其它的安排,有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4. 回避冲突可能。直接沟通提出要求,对方有可能不认可自己,可能会引起冲突,所以回避沟通;但内心又愤愤不平、无法化解,所以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作为一种没有明显指向的发泄 —— “我和你说了也没有用,但我也不能忍着,我得表现出来,让你看到我并不满意,实际上我很生气!”
5. 引起他人的关注和关心。获得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许多人会尽力帮助一个受害者。让他人发现自己受到了损害,处于弱势的地位,引起他人的同情和关心,进而采取对自己有利的行动;或者希望对方感到内疚自责,然后有所妥协 —— “你看我都受到伤害了,你得对我好一点,我需要安慰!”
▲ ▲ ▲
了解了受害者心态所带来的好处,或许可以更为客观地看待这个心态,不再觉得那么令人费解。但这些 “好处” 都是短暂的,由此而带来的帮助与关心,一定不会持久。受害者所需要的关怀是一个无底洞,人们最终会感到厌倦。而如果这样的心态养成了习惯,害处是长远的:
1. 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心理上把自己放在被动地位,被动忍受问题,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对方的态度上 —— 别人怎么会一定明白呢?明白了也可能不做什么改变啊!很可能只能继续自怨自艾,承受损害。
2. 无助、消极的心态,降低自我价值感。长期的 “无能为力”、“被侮辱与被损害” 会使自己产生一种无力感,即使面对自己完全能够胜任的任务,都会自我怀疑和退缩,更不敢承担有所挑战的任务 —— “做多错多,遇到问题怎么办?不顺利怎么办?”。
3. 影响人际关系。无法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问题,陷入要么忍受要么爆发的模式,长期如此会对周边的人际关系造成伤害,使得新发生的问题更加难以处理,造成恶性循环。“受害者” 会想:“我都忍了好久了,再有一次我绝不原谅TA……” 而对方可能觉得:“这个人好奇怪!怎么情绪变化这么大,一会儿好一会儿坏,究竟是怎么了?”
4. 影响身体健康。当我们怨恨他人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受尽自己的情绪折磨。我们的健康,也会因为我们长期存在的消极心态与情绪而受损。
▲ ▲ ▲
了解了 “受害者心态” 有这么多的害处,可是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态呢?
1. 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愿望出发,并且认为别人应该跟自己的想法一致,事事都沿着自己的期望发展。结果当然不可能,所以心里就觉得失望、不平衡,要么郁闷,要么生气,要么就恼羞成怒。却始终无法跳出 “自我” 的怪圈,不会调用 “元认知能力” 检视自己的思维方式,换个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
2. 原生家庭和成长背景。例如家庭中父母有此类思维方式,耳濡目染,也形成了类似的思维方式和面对问题的态度。或者源于我们在儿童时期的被管束,我们学习到 “一定要听话”,而听话的好处就是不必负责任。“负责任” 的害处在于如果出现纰漏就会被惩罚,或其它不舒服的后果。这对我们成长后的经验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除非等到我们自己理解了其中非理性的因果关系,愿意为自己的生命承担责任,否则这种被动和无力感是不会停止的。
3. 逃避责任和冲突。出现问题,自己不愿意面对解决问题的压力以及沟通可能引发的冲突,但又需要给自己一个说法,所以以自己是 “受害者” 来作为合理化的借口。
▲ ▲ ▲
现在我们全面地了解了 “受害者心态” 的特点和成因,我们也就有了采取不同对策的动力和选择。离开 “受害者心态” 需要练习,但只要慢慢远离它,就会发现豁然开朗,眼前一片新天地。
1. 理解“受害者心态”模式。能够调用 “元认知能力” 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看到其中的非理性成分。要摆脱这种心态,必须放弃我们上面分析的,这种心态带来的 “好处”。承认虽然自己受到了损害,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己可以拥有主动权。并非 “受制于人”,而是 “操之在我”。在开始放下受害者心态的时候,可能觉得有点委屈,因为思考习惯还聚焦于受害者的角度;会觉得不舒服,因为它不是我们原来熟悉的思路与生化反应。 但是心态的转变非常重要。刚开始比较难,但是会越来越简单。
2. 觉察是改变的开始。当自己陷入 “受害者心态” 模式,能够通过元认知能力识别自己的情绪。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时,就如同当头棒喝,告诉自己说:“停!不要再继续啦!”
3. 聚焦解决问题。人非圣贤,遇到问题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都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不必去否认情绪,更不必对抗情绪。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情绪放在一遍,将精力聚焦于解决问题:包括全面地分析问题,找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决策解决方案,并将注意力聚焦于可以采取的行动上。
4. 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我们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很多 “大是大非” 问题,即使是利益冲突,也并不会伤筋动骨,并不难于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为了找到解决方案就要了解双方的利益诉求,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特别是有效、积极地倾听。所以在意愿上有了主动解决问题的愿望后,技能方面就需要锻炼通过有效沟通来解决问题了。这方面的文章有很多,我们可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先机械套用,然后融为己有,最后习惯成自然。
以上就是我对 “受害者心态” 的认知和理解。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也有这样的认知模式,相信通过对这一模式的理解和反思,再经过聚焦解决问题的练习,一定可以摆脱 “受害者心态” 的恶性循环,为自己的成长带来清新氧气。
▲ ▲ ▲
作者简介:
耿亮,新生大学读者。茫然并努力着,蹉跎了很多岁月。年过不惑才终于渐渐摸索到靠谱的成长路径,却发现这些偶有的所得,早被“新生大学”说得清清楚楚。每天进步一点点,是我的信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