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进名牌大学长面子是培养目标吗

2017年03月02日10:15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中国教育的一个现象,是名牌中学和名牌大学的学生,始终在某种狭隘的眼界内,在和别人的比较和竞争中长大。中国名牌中学唯一的事情,就是让学生上中国最好的大学,能够进北大清华,就是巨大的成功,至于为什么要进北大清华,进了北大清华后要干什么,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老师不问、家长不问、学生也不问。大家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上大学,就是应该去名牌大学。

  在不断强化竞争的学习中,孩子们心里已经不再有别的想法,学习学习再学习,是学生心里唯一的人生目标。要比别人成绩好,要排名上往前靠,要把所有人踩在脚下。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波助澜,成绩好的学生不断受到表扬,成绩差的不断受到批评。至于这些学生心理是否正常、身体是否健康、生活是否快乐、情感是否完整、思想是否丰富,几乎完全不在老师和家长的思考之内。家长需要让孩子进入好大学,让自己有面子;老师希望学生进入好大学,让自己拿奖金。至于孩子的人格建设、真实爱好、理想情怀,那都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久而久之,学生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失去了创造自己的天地并悠游其中的能力,失去了把自己当作独特的人正视自身价值的能力。他们变成了某种人生生产线上一台被组装起来的机器,唯一需要自己努力的就是比别人好,不是人品比别人好、性格比别人好、身体比别人好、思想比别人好,而是学科成绩比别人好。成绩的标准答案是现成的,不需要任何独立思考的能力,反复做题、反复背诵、直到拿到高分。任何不同答案的思考,都是一种罪过。

  本来进入大学,就是进入了一片自由天地,可以海阔天空施展自己的才华,可以热情专注研究自己的爱好,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可以好好阅读、争论、探究,让自己“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开花结果。但非常可惜的是,从全国所谓名牌中学出来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变成了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他们走进大学,无意识地继承了从中学培养出来的竞争心态,在各门成绩上努力去争第一。他们别无所长,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回自己的自信和荣耀,才觉得自己的人生过得有价值。

  但问题出现了,北大清华这样的地方,全国各地的考试天才聚集到了一起(注意是考试天才,不是思想天才,不是学术人才),你想要在成绩上拿到全优还不容易。大学老师们也推波助澜,懒得再做什么独立思考,考试题目还像高考一样,越出越难。学生们为了得到好成绩,你追我赶,如过江之鲫,恨不得一个个把对方掐死。三好学生的评选和奖金挂钩,不仅让学生们红着脖子争名夺利,而且学会了在背后舞刀弄枪。如果成绩再也上不去,就从此一蹶不振、精神抑郁。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上大学不是为了锻炼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不是为了让自己的拥有更广阔的情怀和更丰富的心灵,不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成熟、独立、更专注于自己从灵魂深处喜欢的事情。他们心里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未来得到一份被人艳羡的工作,得到那种天子骄子的感觉。他们心中无大事大非,一切有利于己的都是对的,一切不利于己的都是糟粕,最终成为了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这些学子中,家国情怀已经离开他们很远。对于国家、民族、未来的思考被认为是脑子有病,阅读宗教哲学历史书籍被认为是精神失常,而个人超凡脱俗的理想主义情怀总是被人嘲笑。在校园中,受尊重的学生不再是能够讨论叔本华和弗洛伊德的学生,不再是潜心研究想要解决基础科学难题的学生,不再是在孤独中阅读马尔克斯或者曹雪芹的学生。

  现在大学里被尊重的学生,是那些有钱能够经常请同学吃饭的学生,是身上名牌套名牌的学生,是开着汽车带女同学兜风的学生,是成绩不及格却在外面创业的学生,是善于逢迎拍马搞好上下关系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中国大学生群体,已经世俗化为一群只顾眼前利益,没有思想高度,也没有理想高度的功利主义群体。

  北大中文系毕业的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在对学生演讲的时候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是的,我们的大学生依然需要信仰、激情和理想。但非常可惜的是,从孩子们小时候开始,我们就没有给他们建立信仰、激情和理想的环境,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的是听话的人,是标准化的人,是善于把别人踩在脚下的人。我们甚至故意安排这样的土壤,让孩子们变得目光短浅、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斤斤计较。我们从来没有告诉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做自己的事情,让自己快乐有多么重要。最终我们看到了我们想要的培养结果:一批批迷茫的、无助的、可怜的,但却圆滑的、精明的、充满了浅薄竞争心的、对利益反应超级敏捷的高智商人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俞敏洪高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