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状元”的沉浮:高考后二十年的精神负债

2017年03月02日10:02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体制内的“好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也逐渐显露出“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功利教育对人内在气质和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恐怕要付出比学生时代更长的时间“拨乱反正”。

  媒体正在摩拳擦掌,聚焦“高考100天倒计时”。对我来说,从二十多年前的高考亲历者,到一个局外的看客,沧海桑田的过往,仍然历历在目,涛声依旧。

  1993年的北京市高考第一次实行3+2,语文、数学、外语必考,作为文科生,其它两门我考的是政治和历史,当时我的优势项目地理被生生地取消了,不在高考范围之内!

  赶上了“不可抗力”,高考改革动静挺大,但对我而言也还好。我当时在北京的一个重点中学,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最听老师的话,每天就是“抠斥”课本上的这些事儿,反反复复,字斟句酌。我对老师的服从是超过了100%,关闭了官方教育之外的一切旁门左道。

  学校附近的书摊,抬眼望去,一排挂着的都是《我是你爸爸》、《射雕英雄传》,对我而言却没什么吸引力,老师在家长会上早就定性了:王朔、金庸的小说,不算非法出版物,但肯定与学习、高考没什么关系。

  我在高考复习期间的“性情辟谷”可能达到了科举时代儒生追求的“境界”——处变不惊。记得一位高三同学在模拟考试的现场昏倒在地、全身抽搐、口吐白沫,那时还是班长的我,第一个冲过去扶起她,和几个同学把她抬到医务室,并送上救护车。回到教室,我继续做卷子,尽管身边的同学已经乱作一团、惶惶不可终日了。

  文科班为数不多的几个男生,中午总爱聚在一起吃家里带的饭,相互夹着别人家的美食,互相调侃着味如嚼蜡的生活。这些同学忽然又了一个新发现,“老赵,怎么就没见到你累呀!呦,你丫眼睛怎么这么亮啊?”

  难道我的高考修行真要“成仙”了?那时候不可能不累,但对我而言,规律的生活始终没有被打破,一切按部就班,按时作息,天天跑步锻炼,从未熬夜。听老师的,没错!

  据班主任说,最理想的结果是,高考成绩是“一模”(第一次模拟考试)与“二模”(第二次模拟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我可能是年级里少数几个达到这个标准的人,最终的成绩出奇地好:全年级排名第二,进入北京市文科前30名,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我还记得爷爷听到这个消息后,嘴角隐隐露出得意的笑容。为什么,他没有说,会不会因为我是这个家族第一个大学生?多少年后,我才体会到“光宗耀祖”之外的深意。

  爷爷“万事不求人”,脸皮薄,胆子小,自私,本分,最鄙视特权的横行。高考之于这个普通家族而言,就是改变命运、突破社会等级的钥匙。我从祖辈的沉默和隐忍中,读出了埋藏在笑容里的自尊。为了尊严,为了对抗“官本位”社会的奴役,高考必须拿下,从而打破世俗的封锁,自立于社会。

  站在当下,回首那段“辉煌历史”,其实就是靠死读书、读死书而“金榜题名”。

  从技术角度分析,高考前用一年的时间“集训”(有些省市时间更长),确实有些浪费,青年人的黄金时间几乎全部花费在为取得高分而配备的“奇技淫巧”上了。

  而由此养成的“恶习”,就仿佛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露事故,造成的污染经久不衰。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我这个所谓“高材生”,在高考之后的二十年间,始终在为摆脱原有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而挣扎。

  咱们的文化中,本来就有一种被动选择的倾向。谦卑、礼让的传统思维,又加上统一答案、统一思想的教育理念,让我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下降。

  习惯于在有限的选项中做出选择,看似只是做了单选题、多选题,而潜移默化中,把我的思维固定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

  若干年后,我作为英国大学的员工,出任中国区首席代表时,耳边总有这样的声音:“老师,您看我学哪个专业好?”我会冠冕地说,你应该服从自己心底的声音,不要受世俗的干扰……其实我只是没好意思说,二十年前的我同样是心里白茫茫一片。

  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现成的答案可选呢?独立思考、自己的选择、选择的勇气真的很重要。

  看到网上报道的高考后中国学生肆无忌惮地把书撕得粉碎、借此发泄的场景,我越发觉得,功利的教育与文化彻底脱钩了,没有文化感的教育,简直变成了酷刑!

  说来说去,高考只是完成了从高中到大学的位移,受应试教育传统洗礼的我,到头来却只知道该读什么书,而不知道喜欢读什么书。

  精神上的荒芜让我的人生资产负债表上仍是负数,仿佛经济学家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描述——“无发展增长”。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我的读书元年应该是大学毕业的1997年。

  网球比赛中有一个术语叫“非受迫性失误”,而我的读书却是“受迫性”的。学生时代的读书受迫于老师,而现在,则是受迫于自己。“受迫性读书”与其叫读书,还不如说是唤醒自我的“行为艺术”。

  虽然开始时,也还是不知道看什么好,但毕竟没有考试的压力,心态很放松,“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渐渐地喜欢上了历史、哲学、社会学的书。

  我的读书习惯的养成,形式上还是很像生吞活剥的老路子,到现在坚持了20年,已经发生了质变,我的思想恢复了活力,终于真正体会到“举一反三”(我在学校时始终就没弄懂)的乐趣。

  我的业余学习强化了对历史的兴趣,曾经最怕古文的我,如今竟然可以通篇阅读《三国志》,而且“玩”得挺深,对我感兴趣的人物还能有意识地追加阅读,找正史之外的材料学习。

  后来我在网上发表的《刘备的弱势生存》、《诸葛亮的帝师绝唱》等文章都是基于实践与学习的结合,竟然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和意见,这在我的学生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高考很重要,但比高考重要的东西太多了,还是希望未来的考生能游刃有余,兼顾能力与分数,不满足于考试的分数。

  我曾是中国教育体制生产出来的“好学生”,对我的内在气质和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让我几乎付出了比学生时代更长的时间“拨乱反正”。

  如今的中国教育是多元化的、国际化的,尽管问题多多,但比我当年还是要好很多。个人能动性的提升、完善,可能改变中国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和民族气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高考状元精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