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热点是给大脑服“春药”?

2017年04月20日10:37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早上醒来指点美朝关系,晚上睡前谴责ISIS恐怖行径,中午搬砖空隙还要帮白百何想公关文案;可以说,每个热点背后,都有无数爱操心的吃瓜群众。

  本来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想把时间精力耗在哪方面都是个人自由。但最近偏偏有外国科学家泼冷水:

  人类的身体还没进化到可以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贡献给无尽的追热点事业;不仅大脑受不了,甚至你的免疫系统都要跟着捣乱。

  事实真有这么严重吗?壹读君查了下资料,发现追热点新闻相当于给大脑服用“伟哥”,吃多了确实有损身心。

  拼死再追一个热点的壹读君 | 安安

  过多的热点会让大脑持续“高潮”

  咪蒙曾说:所谓热点就是金钱、性、暴力。很多时候我们将大众对此类新闻的热衷简单地归结于猎奇心理,可所有的心理,都有生理基础。

  1952年,美国脑神经学家保罗·麦克林曾经提出“三脑理论”,即人类的大脑是由“爬虫类脑”(脑干)、“哺乳类脑”(边缘系统)和“人类大脑”(新皮质)三部分组成。仅看名字就知道,这三部分形成时期不同,也是各有分工;其中边缘系统是唯一负责我们生存的大脑部位,控制着情绪、繁殖、饮食、攻击等动物基本行为。

  边缘系统对我们周围世界的反应是条件式的,被称为“边缘生存反应”。例如史前人类遇到一头猛兽和你遇见自己魔鬼上司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几千年来类似的边缘反应像移动电脑硬件一样插入我们的神经系统,指导我们的行为。而边缘系统的反应程度和力度,很大程度上由我们感觉到的刺激大小有关;要知道,碰见二哈和碰见藏獒一个反应的人在达尔文的书里是活不下来的。

  若某件事对我们的刺激足够大时,我们的身体就会被“唤醒”,进入一种待命状态,也就是常说的“生理唤醒”。现代心理学家研究人类情绪时,在已有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划分基础上加入了生理唤醒维度:

  发现没有,我们追的大多数热点都可以对应到“高唤醒”这一栏。宾夕法尼亚大学市场学助理教授伯杰曾在书中提到“在之前的论文中,人们发现在《纽约时报》上刊登的情绪类文章被转发率最高”。伯杰认为恐慌、愤怒或者是逗乐能够促使大家分享信息,因为“你的机体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被激发了。”

  令人担忧的是,边缘系统对信息刺激的反应没有多大的变化,时代却变了。这个世界没有一天是消停的,客机坠落和机场炸弹轮番上场,虽然不能直接影响我们,但却能持续激发着大脑边缘系统,让身体本能的体现出遇到危险时的特征,久了会让我们不堪重负。

  我们是如何被信息“杀死”的?

  想必很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工作上、生活中碰到种种不快,或是生气、愤怒、激动、焦急之后总会感到全身不适,头也会隐隐作痛。这种由情绪改变带来的身体不适就是边缘系统参与的结果。

  边缘系统由海马回、杏仁核、隔区、皮质联合区及部分丘脑等组成,与大脑皮质各区、丘脑和网状结构都有密切关系。研究证明,边缘系统中含有大量神经递质,它们在致痛和镇痛过程中发挥作用。

  当人们受到不良情绪影响时,这种感受通过相应的感受器官和传导通路,向上传到大脑皮质和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很快将情绪变化的信号通知位于下丘脑的植物神经高级中枢,同时促使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和有关化学物质释放,会使血压增高,血中致痛物质浓度增加,血流加快及部分脑血管扩张。

  想想看,每天那么多热点,总有一条能让你血压升高吧?此外,新闻灌输给我们的焦虑信息还会降低“自我效能”,妨碍我们登上人生巅峰。

  所谓“自我效能”,最早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一种是期待。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等情绪所困扰时,会表现得更渴望成功;而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同时,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情绪唤醒水平。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研究表明,焦虑水平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烦恼、疲劳则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当人处于过度焦虑或恐惧状态下,会产生恶性循环,无能感会不断得到加强,也就是影响到了自我效能感。越是在现实中不得志的人越爱做键盘侠可能就有这方面原因。

  抛开一切高大上的理论不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天花在热点上的时间多了,放在自己身上的自然就少了。壹读君知道,很多人追热点是强迫性的,怕自己和时代脱节。但其实我们对这个世界没那么重要;这个世界也不是每一件事情对我们都很重要。

  参考文献:

  1。《疯传》,乔纳·伯杰(美),电子工业出版社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大脑热点边缘发现免疫系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