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牛娃群后才知道为什么学龄前家长更焦虑?

2018年06月14日11:05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见识了别人家的孩子

  最近我开始焦虑了,起源于我加入了一个幼升小的京城牛娃群,至少在我看来都是很牛的孩子。

  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新名词和新事物,鸡娃、早早培、创预班、七大能力……

  在这里,也听闻了学龄前圈子内知名的几位牛娃,默默地加了人家妈妈的微信,心想着能从朋友圈的信息里偷学个一招半式的。

  第一次见识了牛娃的简历,

  默默的记录着大家对于京城各种培训机构的评价,不懂的就去咨询,成了我这两个月常干的一件事情。

  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学龄前的牛娃们努力的目标是什么。

  更牛的是,活跃在群里的还有一位怀孕39周的准妈妈!

  不得不说,3岁前只关注聊吃喝拉撒的妈妈们,请珍惜前三年最美好的自然生长时光。学龄前如果你还很淡定,那么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盲目)自信地认为快乐教育行得通;第二种是根本不了解周围娃们的情况,还停留在我小时候怎么怎么样的阶段;第三种是我的娃不需要走应试教育的独木桥。

  没见识过周围真实拼娃实战的妈妈们,千万别轻易说自己可以佛系,就像我这种不放弃的中产妈妈一样,再冷静也有看到别人家的娃手心冒汗的时候……

  望子成龙的错觉

  最近发生了两件事,让我这个当妈短暂地体会了一下孩子出息的自豪感,那种感受真是不亚于又买了一套房的快感!(因为体验少)

  之前我发过一篇关于数学思维启蒙的文章,里面放了一段图图四岁半的的时候玩数字华容道最快21秒的视频。

  没想到前段时间江苏卫视的编导找来了,说是想邀请图图去参加《了不起的孩子》第三季的录制。

  说实话,当下我还是很兴奋的,兴奋的不是去参加节目,而是我第一次有了一种难道我家也有牛娃的惊喜感。仔细地端详着正痴迷于汪汪队、超级飞侠的图图,我的嘴角微微上扬,难以掩饰我美梦的错觉,难道我生了个天才?

  哪怕一丝希望就会让老母亲无限畅想,心里盘算着不会我耽误了孩子吧,说不定我家明年也有希望考上那个海淀鸡血妈妈们心中最牛的早早培班呢;说不定图图儿戏的那句去MIT学数学真的会实现呢……

  让老母亲浮想联翩的早就不是什么浪漫的心动了,而是我家的孩子有可能是个牛娃,尤其这种错觉发生在晚上!

  解决焦虑的一个办法就是去行动,在研究了各种数学培训班和申请“名校”的必要条件以后,我迅速带图哥去参加了某思的入学考试,看着一群晚饭都没来得及好好吃的孩子们和充满期待的妈妈们的眼神,我的心中一半是鸡血,一半是心疼。

  入学测试的成绩会影响孩子的分班,而分班是孩子下一步跨级的前提,一边听着老师们介绍课程,一边期待着图哥的第一次考试成绩。一小时后,老师抱着将近100份考卷成绩发给大家,拿到成绩单的时候真是又让我感觉买了一套房!

  这次考试只有不到5%的孩子拿到了A+,其实我也明白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尤其是这么小的时候,毕竟图图系统学习了一年多的数学思维,拿到这个成绩情理之中,但是那些所有的美好幻想还是在我脑海中又上演了一遍。

  前几天,微信群里有个好友发了一幅她家6岁女儿画的作品,大家纷纷表示简直是天才啊,不培养可惜了,万一以后是位大家呢,推荐了各种学习画画的地方和名师。

  孩子早期表现出来的各种优势和天赋,要重视,要创造条件给孩子发挥的空间,但是过多的遐想也许更多是我们心中那个望子成龙的心态作俑。

  越长大,你对孩子的判断也会越客观

  正当我们一群学龄前妈妈们各种焦虑、各种畅想的时候,一位孩子已经五年级的妈妈实在忍不住出来“教训”了我们这群新手妈妈。

  这位妈妈说得很对,越是早期,越是不知道孩子擅长什么,只好广撒网,但是随着孩子在更长久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质和优势,家长和孩子都会更理智更有针对性地计划未来的方向,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学龄前,我们对于孩子这个神奇的物种充满了未知和期待,对于什么是适合孩子和家庭的也有着不稳定甚至不符合实际的期望,对于望子成龙的热情还在高涨,期望着一张白纸很大概率可以画出一幅名画,这也许是低龄孩子父母焦虑的一些原因。

  正如我们在刚踏入社会时,对于事业对于周遭对于自己的方向有着不确定的期望和迷惘,而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毕竟是在多年的生活经历后才会做到。

  我不主张消除焦虑,焦虑意味着思考,思考意味着行动,行动意味着进化,一切都是过程中的产物,正如孩子的成长一样,每个阶段都有困难,而每个阶段也终将过去。直面这一切,和孩子一起成长,和生活一起进化,最终在和世界和解的过程中我们和孩子都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牛娃焦虑家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