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情百态红楼梦中还能学到这样的写作“套路”

2018年07月13日17:47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看点: 语文学习中,一定绕不过读经典。阅读经典时,要从文本的原始含义出发,观察它与更大主题的共鸣,然后去重新解读原来的对象,使学生形成复杂的思维模式。此外,阅读经典还能再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提升写作能力,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就是不错的学习素材。下文中通过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一步一步教孩子体会如何写作。

  学诗,往宽泛里来说,其实就是学习写作,红楼梦里香菱学诗的方法,对于如今想要学习如何帮孩子提升阅读写作能力的老师、家长来说,极具借鉴意义。

  林黛玉是“体弱多病”的代名词。最妙的描写莫过于《红楼梦》里曹公写宝黛初次相遇的时候: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短短30字左右,一下子就交代了黛玉体弱多病的特点。当然,在曹公精彩的故事叙述中,这一特点不时的闪现,比如说,秋天天气较凉,阴雨连绵,黛玉就开始犯病,很少出门。

  可能是因为她体弱多病,从性格上来说,相比于宝钗的端庄大方、知书达理,王熙凤的大胆泼辣、男孩子气,黛玉就显得有点气量小、小家子气,所以,她还有另一个外号“颦儿”。

  作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黛玉跟众多人物一起,串起了大观园的众生百态。第48回香菱学诗这一片段只是全书的一个小节,主要描述了香菱来到大观园后,跟黛玉学诗做诗的过程。

  全书纵向来看,第一回就交代英莲元宵佳节被拐,后几经人贩子拐卖,卖给了呆霸王薛蟠为妾,改名为香菱,到第80十回中,薛璠娶了金桂以后,被夏金桂使计陷害,挨了不少薛蟠的棍棒,落下病根,红颜薄命,让人读后不禁唏嘘香菱的身世悲惨。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如果我们暂且抛开大观园中人物的身世命运不说,最近,外滩君在重读曹公的《红楼梦》时,发现了一个与教育有趣的观点:即黛玉是一位教写诗的好老师。

  学会写作的第一步,是需要好的引导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一种感觉,当你不知道某件事情的时候,这样东西出现在你面前很多次,你都不会注意到它;但是一旦你知道它,看到什么人也喜欢它,你是不是也会有意识地关注它。后来,在去读某一本书的时候,你常会猛然意识到,喔!这样东西我知道,原来作者在这本书里又介绍了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之前是不知道WEWORK这样一个地方,直到有一天我去参加一个活动,按着地图东拐西拐,到了一个叫做WEWORK的地方。

  后来,读到凯文·凯利《必然》中,“共享”一节的时,它里面谈到美国最大的共享办公空间,我恍然大悟原来那就是WEWORK。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其他共享的形式,正是因为我去过WEWORK,我对作者介绍的共享这一形式,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上举得例子只是一种物的引导形式,它引导我迷迷糊糊见识到了更多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内容。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开始接触某件事情就在于曾有某种东西触发了你的情感。当然,引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也可以是人,是某本书。

  在《红楼梦》第48回中,把香菱领进诗歌这扇门的是宝钗和黛玉。这个时候,还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区分。宝钗是领香菱进诗歌这扇门的第一引导人。因为香菱被买来,做薛璠随房丫头的身份,宝钗又是薛璠的妹妹。耳濡目染,经常看到宝钗跟大观园里的其他姐妹去谈论诗歌,所以,这时,香菱心里已经迷迷糊糊有了诗歌的概念。

红楼梦 剧照红楼梦 剧照

  但,刚到大观园的香菱向宝钗说想要讨教诗歌时,端庄大方的宝钗说到:“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且缓一缓,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

  真正把香菱领进写作这扇门的是黛玉。书中是这样写:

  且说香菱见了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了,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到:“既要学做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的起你。”

  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为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这样,有了黛玉的直接引导,香菱就算进入了诗歌的大门。此外,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引导人不一定是集大成者或专家之类的,这个引导人可能是同龄人,也有可能是你的亲人。很多家长总是后台留言,说:请推荐一些书吧,不知道该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

  其实,在外滩君看来,大可不必。或许有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吃饭的饭桌上,你跟孩子聊起当年影响你最深的一本书是什么?它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就可能激发孩子对阅读写作的兴趣。

  记得之前,在中文系的课堂上,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某一节课上老师的推荐,或者觉得这本书的故事太好玩了,就迫不及待地跑去图书馆借来看。

  词句终究是末事,立意要紧

  很多小朋友大都有过死记硬背好词好句的经验。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在很多家长或老师看来,词句优美了,文笔就好,文章自然就好,考试的时候自然就得高分。

  事实真的如此么?

  在红楼梦第48回里,就单拿写古体诗来说,在黛玉看来,无非就是起承转合这几个步骤而已。当中的承转是两幅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而已。

  写作的套路就在这里了,很多人也都知道写作的套路是什么。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写的好,有的人写的不好呢?这就要说到写作中最重要的一层:立意。

  且看香菱与黛玉的对话: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就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终究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无论是古代的写作还是现代的写作,写作从格式来讲,终究是有套路的,但是仍有人写的好,有的人写的不好,这就要看文章的立意了。

  可是立意该如何把握?

  立意从阅读得来,且阅读什么样的作品非常重要

  提到阅读写作,很多老师基本上都有一个观点,即让孩子有足够的阅读量,让孩子先喜欢上阅读。再问道孩子该读什么样的书目的时候,这些老师基本上会有两种观点:一是读什么都行;二是要读经典。

  在《红楼梦》第48回中,谈到写作的高下全看立意的时候,香菱回答道:“我只爱陆放翁诗:’重帘布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得真切有趣。”

  黛玉回答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在这里,黛玉向香菱讲解如何有好的立意时,其实传达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教育观点:即应该重视经典,一旦开始读的书不够好,直接影响一个人后期的阅读写作水平。当然,至于为什么她这样评价陆游的作品,这就需要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具体细究了,暂不多说。

  那该读什么样的书呢?黛玉也做了推荐,即“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把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黛玉不但追求阅读经典,还支持阅读一定量的经典。所以,她给香菱开了一系列的书单,让她边读边悟,慢慢摸清写作的问道。

  此外,不知道是因为现在学校的竞争太激烈,还是为什么。家长们总是希望孩子马上阅读马上见效。其实学习阅读写作并不是一件速成的事情,它需要家长的耐心,也需要孩子慢慢地悟性积累。

  有个阅读领路人,长进更需要切磋讨论

  有了阅读的积累,不一定每一篇都能够读的懂,所以,这个时候,阅读的领路人非常重要,它不一定是你的老师,也可能是你的家长或你的朋友。

  譬如在《红楼梦》第48回里面,黛玉跟香菱说:“你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宝钗),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

  很多家长常常会让孩子阅读,但是并没有以一种共同阅读的态度。孩子遇到问题,往往让他自己去查询,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你可以与孩子共同阅读,或者跟他一起去查找资料填补他知识的盲区,而不是仅仅地让他去看书。

  香菱在读完《王摩诘全集》之后,又来找黛玉讨杜律来看。黛玉这时候问她,“共记得多少首?”“可领略了没有?”

  作为学生的香菱非常害羞,不敢与黛玉老师讲她读到了什么,谦虚地说道,“我倒领略了些,只不知是不是;说来你听听。”

  黛玉马上回复说:“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听。”

  接着,她们开始讨论了其他,也就是非常有名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二字使用的妙处。

  此外,学习最忌讳死学。香菱是一位非常有灵气的学生,她能够结合自己阅读到的文章,去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而学习写作的过程,更需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讨论,切磋。

  大观园一直都有写诗做诗的传统,大家经常在一些写诗、对对子。宝玉和探春来园子里看黛玉,马上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大家在一起开始讨论起来,更加激起了香菱学诗写诗的热情。

 

  最难落笔写,在反馈中不断精进

  在他们的讨论中,宝玉、探春都夸赞香菱入了诗的门道,已经明白了诗的“三昧”。香菱听到他们讲他们做诗的成就,心里也跃跃欲试起来,便央求黛玉、探春两人给自己出个题目,让她也尝试写一写。得了题目的香菱非常开心,但是到写的时候,马上痛苦起来。

  现在的家长常常说,孩子怕写作,不会写作,每到写作的时候总是愁眉苦脸起来。其实,这不是你家孩子一个人的事情。这是写作必经的常态。

  如书中黛玉给香菱起的题目,“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未诌成;你就来做一首来。”

  写作容易么?

  作为老师的黛玉写起来也不是一下子就写好的。更何况是初学者的香菱。所以,孩子们出现写作时很慢的情况时,不要担心,并不是因为孩子不会写,而是需要思考。

  经过冥思苦想的香菱写出了一份七言诗,先拿给宝钗看,接着拿给黛玉看,黛玉评价说:“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诗丢开,再做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得到老师反馈的香菱,接着茶不思饭不香,接着思考如何去做一首好诗。经过了不断地摸索,香菱又做了一首诗,拿给黛玉看。

  从黛玉这里得到的反馈是“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做。”

  书中描述香菱思考做诗时的描述时,五更方才朦胧睡去的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可见写作是一件苦差事,即便有了写作的格式套路,但是真正写作者去写的时候,一是受阅读广度、深度的影响,二是写作需要将心中所想所感落成笔墨。落笔的确是一件难差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