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巅美丽小花绽放 大山深处“真爱”永恒

邓丽
原高原小学副校长 2012年最美乡村教师
8月24日,距离学校开学还有7天。已经64岁的退休返聘教师何洲然却起了个大早。“邓丽要回来了,得提前回学校打扫干净。”他一想到这事儿,手上便不自觉地加快了收拾行李的速度。不出半小时,他就要回到执教25年的高原小学了。

    编者按:2018年,新浪教育携手梦之蓝公益推出教师节特别内容策划——《敬我最尊敬的人》系列微电影。每个微电影围绕一位教师进行主题拍摄,通过讲述他们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向全国各地坚守在教育岗位上的每一位教师致敬。在拍摄微电影的同时,新浪教育走访每一位电影主人公,深度挖掘这些老师无悔献身教育事业背后的酸甜苦辣,此篇记录的是2012年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邓丽的故事。
    8月24日,距离学校开学还有7天。已经64岁的退休返聘教师何洲然却起了个大早。“邓丽要回来了,得提前回学校打扫干净。”他一想到这事儿,手上便不自觉地加快了收拾行李的速度。不出半小时,他就要回到执教25年的高原小学了。
    这是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海拔1694.4米的“屋脊小学”。50公里“厚”的绵延大山像一道天然屏障,将城市与这里隔绝开来。10年前,这所学校的全部7名男教师,平均年龄超过53岁。“物质方面谈不上十分艰难,那时最主要的是缺英语老师和女老师,城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年过七旬的老校长至今仍能清晰地记着当时学校的困境。
    大山深处,来了位倔强的女教师
    经过多次向教育局反映,2009年8月29日,高原小学终于来了一位25岁的年轻女教师,名叫邓丽。作为应届大学毕业生,青涩懵懂、不经世事、没有经验……事实上,当时的唐校长与其他6名男老师都清楚她指定待不长,甚至暗下结论:“不做指望”。
    简短的四个字,对于“刚上马”的邓老师而言是不可能想到的。那时,她的梦想就是当老师,支教是这个非师范生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在这看似“随性”的选择背后,其实是邓丽有意为之。老校长透露,“起初县里给她安排的学校在条件更好的地方,但她主动请缨要去最艰苦的学校,才来到了高原小学。”得知此事的父母极其反对,假期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从激烈“交锋”到了冷战的冰点,甚至在临行前父母都没有送她。
    直到看见高原小学的第一眼,邓丽还是后悔了。原来所谓的学校就是一栋连围墙都没有的破旧楼房。暑假过后,周围杂草丛生,只有两个用石头垒成的简易乒乓球台孤零零伫立在那儿。车窗外是淅淅沥沥地小雨,气温至少比平原地带冷10度。穿短袖的邓丽不禁打了个寒颤,连忙穿上外套。此情此景,她用“寂静、荒凉、萧条”一齐概括。
    “但我必须坚持住,半途而废让家人笑话我?就算跪着我都要走下来。”邓丽说。
    这一次,以校为家的孩子有了“妈妈”
    “我们学校来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消息很快从老教师那传遍校园。
    顷刻间,全校73名学生几乎全跑到了邓老师的寝室门口挤着,你推我让地不进来,问他们又半天不说话。但邓丽分明从他们的神情中读出了好奇和开心,她迫不及待地要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但8位老师带73个娃看似轻松,若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上,每位老师每周要至少有30节课。邓老师第一学期被分配到教3-6年级英语,全校的音乐、舞蹈、美术课,此外还要担任三年级班主任。这些工作对“零基础”的邓老师而言,无从下手。她试着通过网络模仿优质课的讲解方式,偷看老教师的教学过程。这些还不够?她就在每周五下午赶到县城里去找学,听别人上课。一周下来,几乎是又当老师又当学生,完全没有空余时间。
    这里的孩子同样辛苦,每周一早上5点就得起床,为了赶在早上8点前进入教室,有的孩子甚至要徒步行走4、5个小时的山路。家住学校旁的陈阿姨回忆,“常常看到邓老师周五下午送孩子们回家,天黑才见她一个人回来。”
    “以校为家”的孩子遇到“以校为家”的邓丽。他们每天形影不离,渐渐地就连内向的孩子也向邓妈妈敞开了心扉。这让邓妈妈兴奋不已,她突然意识到原来陪伴孩子成长,能产生如此大的成就感、幸福感。作为“妈妈”,她更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家”了。
    看到学校的食堂没有凳子,孩子们只能站着吃饭,她心疼地发了第一条微博,募集到课桌、椅子;学生的午餐营养不够,她就找公益组织免费开餐;学校需要更多资金翻新建设,邓丽就组织材料写邮件发给大学老师,老师看到材料中满是学校的新变化似乎没什么困难,便回复她:“我只做雪中送炭,不做锦上添花。”倔强的邓丽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连夜重新整理材料,自费跑去武汉找大学的老师沟通募集善款……
    终于,邓妈妈的“疯狂行动”引起了洋河集团的注意。2012年的一天,高原小学和邓丽收到一笔总额高达20万元的“巨额善款”,其中的10万给学校用于校园建设,另外十万留给邓丽本人,而她却用属于自己的十万元成立了“阳光助学志愿协会”,以帮助更多的孩子们。
    在幸福中享受教育 在教育中追求幸福
    谁也没想到,邓丽会一年、两年、三年……在高原小学待这么久。何洲然老师预言:“最多三年”吧!可她却一坚守就是五年半。邓丽说,“这是一个来了就舍不得离开的地方。”如果没有新的老师来,说什么她都会坚守,没有期限约定。
    三年过后,催促邓丽调离高原小学的通知一个接一个。她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悲伤不已,她变得不像是最初那个无所畏惧的邓妈妈了,常常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泣。离开这里,她想都不敢想。白天,她还会像往常一样,与孩子们一同上课、一同游戏、一同分享小秘密。她还是那位孩子们眼中美丽、温柔、亲切的邓妈妈。
一个名叫孟婷婷的小女孩至今仍记得,每天课间邓老师的寝室门口总是挤满了学生,他们有心理话就写成小纸条、绘成彩色的小卡片交给邓老师,邓丽则会将每个人的卡片都贴到墙上。直到整面墙都变得被占满,孩子们的“纸条热情”都没有过气。
    回忆起那段支教岁月,她反复说:“这是我人生中最幸福、最美好的时光。”这群可爱、单纯、朴实的人们,让她学会了用自己的力量去做有价值的事儿,可以不计个人得失。
    传承,是留给高原小学最美的礼物
    此后,越来越多的年轻老师不远万里,冒着风雪、穿过团雾来到这里。现任校长伍家涛介绍,“仅2014-2016年,高原小学就连续三年招入了七位年轻老师。” 如今,学校共有九位老师,他们依然延续“传统”跨年级教2-3门科目,并将邓老师曾经的教学感悟与经验也一齐传承了下来。
    “邓丽不是我的偶像,是我的榜样。”在伍校长看来,要说“新鲜血液”输送到高原小学,会给这里带来怎样的改变?伍校长希望是“传承”。他将邓丽写给学生和老师的话,用最醒目的大红色印在教学楼上。“在幸福中享受教育,在教育中追求幸福。”要是所有的老师、学生能在其中竭尽全力地享受幸福、追求幸福,那便成功了。
    无意中,邓丽老师听到了这句话。她沉默了许久,眼眶分明是湿润了。她离开这几年,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这里。当听到伍校长一凡话后,她说:“我的感受只有两个字‘欣慰’。”
    “年轻教师就是学校的新鲜血液,如果没有流动和自然更替,这里将会是一片死寂。”在邓丽心中,她深深地担心如果没有年轻教师加入,高原小学最终会像隔壁岩屋村小学那样,在没有老师,也没有学生的厄运中濒临消逝。
    她突然觉得,比起号召年轻教师扎根农村,坚守乡村教育,更迫切的是影响他们学会“传承”。不断地汲取“营养”,并且身体力行传递给后来者。“好像只有这种更替循环,才能让乡村教育走的更久远。对,而且教育的新鲜度会更好!”邓丽仿佛找到了高原小学永生的秘密,那样激动。
    关于高原小学的传承还在继续着,6年后,梦之蓝公益携手新浪教育又来到了高原小学。这一次,它们希望用“传承”的方式,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带来更多“爱”的滋养。看着孩子们在校园中露出的一张张灿烂笑脸,才发现只有将小爱汇聚、传承,才能成就世界的大爱。
    即将“二次退休”的何洲然老师也传承着,这个让他的家人曾经怨恨了一辈子的“教师”职业,他又传承给了自己的大儿子……
    原来,所有这一切才是绽放在“高原”上的美丽之花 !
    邓丽,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所有人尊敬的平凡支教老师,她的可敬之处在于把大山深处教书育人这件单调的事儿做得熠熠生辉。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老师来到了高原小学,还有千千万万的教师去到了更偏远的乡村学校,是他们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才有了“美丽之花”满山遍野的芬芳。教师节即将来临,新浪教育携手梦之蓝公益以“敬我最尊敬的人”为主题做出特别策划,希望通过深度报道、微电影等形式呈现我国教师风采,传递社会正能量,引起更多人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敬奉献,敬师恩,敬我最尊敬的人。(潘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