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幼儿园在6月份会针对大班的孩子有专门的幼小衔接训练。比如会要求背着小书包来上幼儿园,体验小学生的感觉;还会组织孩子和家长一起参观小学,亲身体验小学的氛围。”该园大班年级组俞老师补充道:“其实幼小衔接的教育是渗透在孩子生活中的点滴的,更重要的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我们会教孩子认识时间,在课堂上会有意识地给他们10分钟的自由时间,感受课间10分钟的概念;我们会让孩子自己动手拆装圆珠笔,并画图演示,让他们体验学习过程;我们还会让孩子回家传达任务,这样以后就能掌握上学后的作业内容;大班的孩子如果发生矛盾,老师会引导他们自己解决,让他们能在人际交往中锻炼处理事情的能力。”
老师说了 没必要上!
一年级可能出色,三年级就“打回原形” 学习上没有后劲怎么行?
乱教拼音,孩子发音错了很难改
为什么幼儿园已经设置了幼小衔接课程,很多家长还把孩子往培训班里送呢?省一幼王燕兰园长分析道:首先,这与社会大环境分不开,现在小学生在外上奥数、奥语的现象很普遍,让很多家长产生一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但是小学的学科培训目前专管部门监控得比较严,因此一些培训班就把目标转向了幼儿;其次,现在的家长出现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就是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忽略习惯培养,更多地关注知识技能方面。
相比之下,社会上的幼小培训班大多都会教孩子一些识字、算数等课程,正好迎合了家长的心理。“现在根据家长反馈的情况,我们幼儿园也请了小学语文老师来教孩子学拼音,但这种学习是一种兴趣式的,并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这里有个提醒,一些培训班的老师自己的普通话就不标准,而学拼音是孩子发音的一个启蒙阶段,如果一开始读音不标准,就很难纠正过来。”
只教加减,会数数却不懂数字含义
“我们现在的大班20周课时中有15周都是为‘幼小衔接’做准备的,所以孩子在幼儿园内基本上都‘吃得饱’。”南京鼓楼幼儿园园长崔丽玲告诉记者,在与不少大班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关于幼儿园课程里有没有拼音、算数教学;要不要在园外给孩子报“幼小衔接班”都是最热话题。
“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方法。幼儿园给孩子开展的是一种‘游戏课程’,不是呆板的坐在凳子和课桌前学拼音、学加减,而是‘活动式’的教学。比如在语文训练上,幼儿园不是单纯的教认字,而是让孩子在米字格中画小花,按范例画画,从而培养孩子的结构意识和空间知觉,为入学后的写字规范打好底子;还有一些观察能力和握笔姿势的训练都是在边玩边学中灌输给孩子。而家长最喜欢炫耀‘我的孩子会多少以内加减法’,事实上这种机械的计算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孩子并不理解加减的数学意义。幼儿园在数学的训练上,并不会像‘幼小衔接班’一样单纯教孩子加减,那种‘从1数到20’、‘2+3=5’的算术其实是一种‘畅数’的记忆学习,对训练思维没有意义。而幼儿园在做的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认知和兴趣,比如数字是从哪里来的、数字游戏中有哪些奥秘,或是让孩子发小筷子来计算,让他们在生活中学数学。”
提前学,一年级“回锅饭”不好吃
“上了‘幼小衔接班’的孩子是一种提前学习的状态,到了小学入学后的重复学习就像是‘回锅饭’,虽然学的更轻松,但没有学过的孩子其实体验的才是真实的学习过程。”崔园长告诉记者,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其实与幼儿园大班一年的学习内容是重复的。上了“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入学后可能投入学习的状态只有60%-70%,而其他孩子100%的投入度如果一直保持到中高年级,就会呈现出很大的后劲。
所以给家长的建议是,要允许孩子暂时的落后,在真实踏实的学习习惯养成后,孩子到了中高年级自然会出现“上行”,所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从众心理没有必要。
上不上“衔接班”,最多3年级就拉平
“幼小衔接班”炒的如此火热,那么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报班与不报班的孩子是否真的存在差异性?在入学面试时上过衔接班的孩子真的更吃香?到底什么才是小学“买账”的学前衔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南京力学小学李琳副校长。
“上不上衔接班的差异有没有?在小学低年级确实是有的!但这样的差距最多到孩子3年级就已经‘化在水里’,完全看不出来了。”李副校长说,现在盲目跟风的“幼小衔接班”已经成了家长趋之若鹜的一种学前“必修课”,但从小学阶段的反馈来看,对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并没有多大意义。“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可能在小学一年级进校后门门都是100分、99分,而且比没上衔接班的孩子学得更轻松,但很容易养成一种学习不上心的习惯。等到小学三年级差距持平后,没有上衔接班的孩子可能反而后劲更大。”
找错误找图形脑筋急转弯——小学面试爱考这些
记者了解到,现在的小学入学不允许考试,但并不是说一点“考试”也没有。小学入学报名登记后,很多小学都会安排老师跟孩子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不少家长称之为“面试”。
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所谓的面试其实就是老师和学生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并没有多少“考”的成分。学校之所以安排这样的交流,一是为了掌握学生整体水平,二是为科学分班做准备。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使这样,目前的小学面试已经让不少家长提前打起“准备仗”。
南外仙林分校:没有任何老师参与
南外仙林分校的小学自开办以来就很热,记者探访中发现不少衔接班都推出针对该校的培训。
“我们学校绝不允许有老师参与这样的培训,而且目前来说学校并没有发现有这种情况,更多的其实是培训机构的一种宣传策略。”该校一位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学招生5月底报名,6月份会安排和孩子的互动。学校老师和孩子的交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生活常识类、表达能力类、语言模仿类。“我们绝不考超过幼儿园孩子认识水平的内容,比如加减乘除、认字,这些都不会在交流中出现。”
这位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表示,短期的强化培训对学校的面试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种交流并不是要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孩子的基本习惯和现场学习能力。“比如,我们老师用英语说一个单词,让孩子模仿发音,看孩子的语言基本素养;比如我们会看孩子的观察能力强不强以及注意力是不是能集中。而这些都不是到培训班突击能够学到的。”
“小读书郎”面试,其实并不讨巧
“请找出错误的地方: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苹果长在地上?西瓜长在树上?”“请你从20数到18。”“用爸爸、妈妈、我和外婆4个词说一句话。”“你能不能找出长方形、圆柱体、正方形?”外加一些脑筋急转弯……这是2010年南京部分重点小学的面试题,一些家长感到教不教还是不一样。
“从往年的入学面试来看,其实上没上过衔接班不一定看得出来。因为现在的衔接班都是拼音、算数的灌输,而小学入学基本还是‘常态面试’。”南京力学小学李琳副校长告诉记者,孩子是否阳光、开朗、勇敢其实更重要,而一些光会加减、拼音的“读书郎”并不讨巧。什么样的学前衔接是小学更看重的呢?李副校长说:“学科性的知识,在小朋友入学后我们都会教,所以这恰恰不是我们最看重的。我认为学前教育关键在家庭,家长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前氛围,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向往和期待最重要。”
玩收银员游戏教孩子讲故事——幼小衔接更应该“衔接”这些
“家长要多关注孩子习惯的培养,拥有好的习惯才能帮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走在前列。”采访中,不少教育界人士都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那么,“幼小衔接”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习惯呢?记者也进行了梳理:
注意调整作息时间
幼小衔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作息时间的变化。一般而言,幼儿园的孩子午睡时间很长,会在2-3个小时,9月份入学后,有些学校只会安排1个小时左右的午休时间,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安排午睡时间,所以从暑假开始,家长要循序渐进地减少孩子睡眠的时间。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家长要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亲子阅读。和孩子一起看书、朗读,并进行互动交流,一方面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也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创设安静学习环境
孩子快上小学了,家长应尽量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房间或学习的角落,要求简洁、安静,因为过于花哨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不要过多指导或唠叨,以免干扰孩子。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可以激发孩子对数学世界的好奇,比如外出排队时可以问问孩子前面有多少人,后面有多少人,让孩子了解数字的概念,也可以跟孩子玩收银员的游戏,让孩子学习数字的运用;语文方面,可以让孩子讲故事、学习演讲,也可以教孩子在生活中识字。比如4岁半左右孩子就进入到文字的敏感期,在生活中看到一些标牌告诉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实习生 王宛璐 徐飏 记者 王璟)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