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集体出游感受大自然,曾是很多人的美好回忆。时下正值秋游的好时节,然而,记者最近在省城找了一圈,却难觅组织秋游的中小学校。是什么让集体旅游等户外活动远离中小学生?学校给出的答案是:安全第一,学生伤不起!
(江西)南昌市西湖区近日宣判一起校园伤害赔偿案,更是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忧虑。11月8日,省社科院的专家担心,家长正常维权无可厚非,但个别过度维权会让学校“因噎废食”,一切“安全第一”,让本该生龙活虎的校园死气沉沉。
“出了事”学校一般赔一半
小红(化名)是一名女生,去年9月进入南昌市西湖区朝阳小学读一年级。开学没几天的一个课间,她在教学楼一楼台阶处摔伤右手,后被鉴定为十级伤残。家长以学校对此事负有监管责任且处理此事的态度十分消极为由,索赔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7.5万元。
经过一番辩论,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近日对此案进行宣判,认定小红父母和学校都有教育和监管不到之处,各负50%责任。学校承担小红总损失6.6万元的一半,即3.3万元。
8日,朝阳小学校长万长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判决结果,他不便评价,毕竟学生在学校受到了伤害,但3万多元的赔偿金对学校不是个小数目。
“学校承担一半责任,现在成为一种惯例。”江西云龙律师事务所律师范先沫说,学校承担学生在校时的监护责任,这个判决没有问题。但令人担忧的时,校园损害赔偿案件逐年上升,不管学生是在什么情况下受到伤害,多数家长都希望学校承担全部责任。
梳理近年来该院受理的校园损害案,西湖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吴凡云总结出的规律是,多数家长不能理性维权,7成以上案件起诉前后会到学校纠缠,9成以上家长提出高额诉讼请求,即使是在正常体育竞赛中受到伤害,也未见家长主动承担损失。
“圈养”让孩子对体育没兴趣
采访中,朝阳小学校长万长明提起了一件让他心有余悸的事:去年一个中午放学时间,两名六年级学生在校外打乒乓球时发生打斗留下皮外伤,随后两个孩子自己握手言和,老师发现之后并未深究。
谁料,第二天,一名家长认为自家孩子吃了亏,三天两头到学校来,要学校承担赔偿责任。看到学校不予回应,家长还闹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无奈只得认栽,老师提着礼品上门看望孩子才算作罢。
“现在的家长维权意识这么‘强’,学校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跟着水涨船高了。”青云谱区育英学校校长涂序健说,在提醒学校做好安全管理之外,更多学校采取保守的做法。
“不要随便到运动器材上玩”、“不要追逐打闹”、“不做不安全的活动和危险游戏”、“在校园内不奔跑不冲撞”……在南昌的中小学校园内,类似的校纪班规随处可见。
更要命的是,为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南昌一些学校在事故多发的体育课上做起文章:跳箱有危险不搞了,掷铅球有危险也不搞了,连跳山羊都惨遭淘汰……对抗性的篮球和足球比赛,更是难得一见,“每天锻炼一小时”成为空话。
如此一来,被寄予厚望的体育课变成“象征性运动”,比如做做广播体操、集体跑跑圈、打打羽毛球。如今,随便走进南昌的哪所中小学,体育老师带队热身后,三五成群坐在操场边上聊天的场面随处可见。
“体育课根本不好玩,还不如上语文数学课。”在一所学校采访时,一名正在上体育课的五年级男生对记者说。
“圈养”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采访中,一名家住红谷滩、对校园体育不满的家长提出质疑,孩子本来就是活泼好动的,奔跑、锻炼和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学校为什么要剥夺这些呢?“圈养”的孩子会有用吗?
这名家长说,她的孩子午餐在学校托管,饭后孩子被统一安排到教室写作业,一直到下午上课前,才被允许“放风”半小时,有时老师忘记了,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承认,校园意外伤害一旦发生,舆论往往认为,只要是学生在校园内受伤,学校就应该负完全责任,这让学校对学生安全有些矫枉过正,“但这是最安全的做法”。
据了解,为解决学校的“难题”,从去年开始,南昌中小学除了在学生中鼓励参保每学年6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外,政府还专门出资为学校购买了“校方责任保险”,以应对在学校遭遇重大索赔的困境。
“‘圈养’学生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学校有了责任保险并不会立即让校长们甩开手脚办教育。”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邓虹说,很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稍微一运动,就感觉伤不起,一有点头痛脑热,就感觉天就要塌了,也让学校的“圈养”得到纵容和默许。
邓虹说,“圈养”会让孩子们身体孱弱,让勇敢、冒险和挑战精神与他们绝缘,如果社会没有改变这种现状的忧患意识,那我们的下一代才真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记者张绪鸿 实习生杨红)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