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工作者破解六道学校体育难题

2012年12月19日10:25  中国青年报    
张孝荣 记者 陈剑摄张孝荣 记者 陈剑摄

  今天上午,由教育部与本报联合主办的“少年强则国强——加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名中小学校校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参会。

  在我国青少年体质各项指标不断倒退的大背景下,“让体育回归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基础的“中国式教育”,终于意识到多年来冷落学校体育工作产生的恶劣后果——于是,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难题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问题一:如何解决学校体育场地无法满足学生锻炼的问题?

  题解:“借鸡下蛋”,因地制宜。

  “我们学校受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没有正规的标准操场,在北(老)校区,我们只有两个标准篮球场,篮球场外围一圈跑道只有140米,南(新)校区还不如老校区,只有一个半篮球场那么大的空地,外围跑道是130米,从条件来看非常简陋。”北京五中分校校长杨春林说,“但就是这样的环境,我们也找到了适合学生锻炼的方法,简单说来就是:小场地,大作为。”

  每到周五下午,五中分校初三年级即将面临中考[微博]的500名学生,都会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到临近学校的地坛体育场,上室外的“大体育课”,“雷打不动,周五下午不安排文化课,初三学生全都去地坛体育场锻炼。”杨春林说,“学校没地方,我们就找地方,甚至还包括在周五停一天文化课,安排学生去奥林匹克公园完成12公里的远足。无论如何,也要让学生完成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锻炼。”

  但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有如此“待遇”。北京东城区金台书院小学拥有300多年的历史,但这所小学的总建筑面积只有3000多平方米,学校根本没有操场,“对于城区来说,肯定不太可能让我们再建一个操场。尤其在北京,我们守着天坛、二环这么宝贵的地方,更不太可能。有一次,上级给了我们两个小足球门,我们因为没地方搁,只能退回去了。”张弦校长说。

  学校也曾想过,利用邻近的东单体育场作为学生运动的场所,但始终没有谈成。原因在于东单体育场是面向社会的营利性体育场地。“所以,我们呼吁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规定体育场地在合适的时间,免费向一些场地条件比较差的学校开放,这样也能体现出体育场地的社会公益性。”张弦说。

  问题二:如何解决体育教师编制不足和体育教师待遇低下的问题?

  题解:“混龄教学”,认定课时。

  “我们学校有1600多名学生,体育教师只有11个。从数量上看,体育教师还是有缺口的,学生‘吃不饱’。我觉得,起码要有十五六个体育教师,才能完成目前的体育教学任务。而且,如果一个体育老师一节课带的学生超过30人,锻炼的效果也不会很好,现在我们暂时还只能内部挖潜,这就使得我们的体育教师很辛苦。为此,我们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实施‘混龄教学’,就是高中3个年级混在一起上体育课,这个方法也可以暂时缓解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的状况。”上海川沙中学副校长邱永飞说,“我们要求体育老师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也会组织所有的体育老师进行教学理论学习,首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另外,还要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这一点尤其要落到实处。”

  上海川沙中学2000年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学校决定在体育锻炼方面加大时间投入,不少主课老师对此产生了异议,“因为有些学校体育活动只算半个课时,但在我们学校,是按照正课待遇来计算的。所以,一个中级职称的体育老师,每个月的收入和同等职称的数理化教师差不多,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比而言,北京十八里店中学的体育教师配置相对较好。据校长陈春红介绍,该校有5名体育老师,不仅年龄结构合理,而且各有所长。比如跆拳道老师,就是奥运冠军罗微的队友,“每年我都会去招聘体育老师的现场,亲自去选人。”但是,并不是每个学校的校长都有人事自主权,南昌市育新学校熊金辉校长就很羡慕陈春红校长能有这样的权力,“她看上的老师就能用,我们那不行,校长也没有这个权力。”

  陕西省西安小学程弘校长也有类似的苦衷,“我一直在招兵买马,通过优选,确保体育艺术类特别是体育类的师资队伍,我们学校有6名体育老师,在当地,其专业化和水平都是超前的,但有4个是我们学校自己聘用的,学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来维持。我们之前的5个班级配备一个体育老师的设想,和现实难以吻合。”

郭胤 记者 陈剑摄郭胤 记者 陈剑摄

  问题三:如何提高校园体育锻炼效果?

  题解:形式创新,强调实效。

  “我希望加强对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实效性’检查。现在给孩子的一小时锻炼时间,应该说已经很充足,但关键要看锻炼的效果。举个简单例子,我发现很多孩子做广播操用力不够,这样,运动的强度就不够。我自己15分钟做两遍操,身体都是热的,而很多孩子不知道广播操锻炼对他的重要性。”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东江说,“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操才能有效果。另外,还要在广播操的动作上进行创新,让孩子喜欢。”

  事实上,除了在课间操和体育课等学生活动时间加强监管和督促外,对于“体育”概念的理解,也是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生锻炼效果的重要前提。

  “我认为,仅仅带着孩子们玩,或许只是一种娱乐,那还不是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一定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强度,有了锻炼强度,学生的体质才能得到提高。”杨春林说。

  但是,有一个现实问题仍然摆在那里,“现在学生们对规范的体育运动,兴趣不是太大,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上网、听音乐和看电视。”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校长王念强说。所以,如何让广播体操这类“规定动作”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关键。“去除成人化,进行儿童化的改造,把快乐的方式、游戏的方式和探险的方式都引进我们的体育课堂,才能取得好效果。”王念强说。

  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小学的李颖校长也认为,更加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将是学校体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每个孩子感兴趣和喜欢的体育项目不同,那我们怎样知晓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一是通过体育老师调查,二是开学生座谈会讨论,或者我们提供‘菜单’,由孩子选择,并且在体育课中进行改革,尽量加进当今时尚的元素。”

  问题四:如何让体育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题解:培训校长,转变观念。

  “我们学校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上周开会,西城区规定中小学每班每星期要上五节体育课,这也是主管部门开始重视学生体质的最直接体现。”北京市育才学校副校长刘树棣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增加体育课课时是一种强制措施,但是从长期效果来讲,只有改变‘体育应试’的想法,把体育真正当作教育的一部分,学生的体质才能在根本上得到增强。”

  对“体育即为教育基石”这一观念的深入理解,是中小学校领导组织和开展新时期学生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要想明白,第二要说清楚,第三要做出来。”江苏省江阴九中校长顾吉祥说,“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学生的身心健康无论放在多么重要的地位都不过分。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所以,校长的培训要走在第一步,先让校长们懂得,学校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

  云南省教育厅体卫处李华海也认为,如果校长的转变了观念,学校体育就一定能搞好。“我们学校体育的出路主要靠校长,如果校长重视了这个问题,解决并不困难。经费也好,体育老师培训也好,学校活动也好,都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下一步评估,必须纳入对校长这方面的考核,不能只是在开会时重视一下,平时不搞。”

  此外,家长[微博]的观念也必须改变。“学校体育要搞好,让孩子们喜欢体育,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者都不可或缺。”李颖说:“我们的家长有义务,也有责任带着孩子一起锻炼,以增强孩子的体能。现在很多时候,是我们学校能落实这一小时锻炼时间,学校留的作业也不多,但孩子回到家里就没时间锻炼了,因为家长给孩子留了好多作业,而且带他去参加各种辅导班的学习,各种补习班孩子都应付不过来,更没有时间去锻炼了。”

  问题五:如何营造积极的学校体育活动氛围?

  题解:组建社团,榜样带动。

  “经常有老师欣慰地说,我们学校最漂亮的校园环境,是在上午八点半到九点这半个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时展现出来的。在这半个小时里,我们整个十九中充满了活力,因为同学们都在参加体育锻炼。”合肥市十九中校长汪晓军说,“我们学校重点强调普及性,要求全员参与,全面发展,全程跟进,给每一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尽量保证让每个孩子有两种以上的体育技能学习机会。我们以组建体育社团的形式,来营造学校体育气氛,要求学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

  十九中这所农村学校,学生的体质本来就优于城市学生,因此,学校的体育氛围非常浓厚。而内蒙古包头一中,则是用优秀运动队的号召力来带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发展。

  “早操20分钟,课间操30分钟,这都是别的课程不能占用的固定时间。女排、田径、篮球和足球这些运动队,更是以身作则的榜样。”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张孝荣说,“很多学校的运动队都是半专业性的,搞体育就意味着文化课半途而废了,但我们学校正好相反,近几年,有200多名体育生考进全国的名校,体育生文化课成绩仍然很好的现象,也对其余同学是一种积极的促进。”

  增加竞争性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第八小学跳绳开展得不错,冯如刚校长说,“2009年以前,我们也开展跳绳,但是跳着跳着,孩子们就不爱跳了,他们要玩自己的游戏。后来,我们通过加入动感音乐的形式,充分发挥明星效应,把孩子们的漂亮动作拍下来,从400多张照片中选出花样跳绳的榜样,我们以此激励孩子们向小偶像学习,效果很好。为了鼓励创新,我们还经常举行自创花样表演,并把视频发到网上。3年来,我们已经创新了4种花样,而后,我们又用孩子或老师的名字去命名这些动作。”

  问题六:如何解除学生参与校园体育锻炼的后顾之忧?

  题解:求助社会,健全预案。

  “我们学校的冬季越野赛跑已经坚持19年了,这是我们学校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的一大特色项目,在整个合肥市都很有名,就在合肥公路上跑,700多个学生参加5公里的比赛,只有十几个人跑不下来,对于中学生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汪晓军说,“因为是在公路上跑,所以安全问题是我们第一重视的。我们校领导同所属地的公安、交警、卫生、社区和政府主管部门事先做好沟通工作,请专门的保障人员来帮助我们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和合肥市十九中“靠社会力量保障学生越野跑安全”相比,沈阳市满族中学校长姚江宁的做法也有异曲同工之效,“其实,学生体育锻炼的安全问题,是很多学校不愿意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原因。以前,我们学校也是安装了单杠和双杠但不让学生玩,就是怕他们摔坏了。后来,除了体育老师专门讲解单杠和双杠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在学校必须为学生购买意外险之外,我还联系了一家保险公司,再为学生多购买一些保险,以解除后顾之忧。另外,我们还有处理紧急情况的预案,一旦出现问题,校领导不能推卸责任,他们会积极和学生家长沟通,力求妥善处理意外情况。”

  但是,即使学校如此小心谨慎,孩子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时受伤、家长找学校讨说法的情况,还是时常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这使得学校不敢彻底放手开展体育运动。

  “体育安全事故最让我们校长和老师担心。大家都知道,因为前一阵出了一些事,有的学校就把长跑取消了。对此,我个人是非常不认可的。一出了事故就取消运动项目,那孩子们的体能以后就会越来越差。”李颖说,“现在我们上体育课,像过去那种‘跳山羊课’都不敢上,就是因为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家长就认为在学校出现的事故要由学校解决。无形中给校长和体育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如果能出台一些政策性的规定,就能激励学校开展更多的体育项目。”

  程弘告诉记者,他也希望看到颁布新的文件,帮助学校分担风险,“出台学校体育工作中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很有必要,因为以前的安全事故处理办法,对体育课的界定非常模糊。像在我们学校,单杠和双杠平时是不敢用的,要锁起来,但是检查的时候这个设备必须有,没有是要扣分的,但是用的时候没人敢用。我们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照看着学生。所以,要有政策把责任界定清楚,一旦出了问题,各方面应该正面引导,不要一味都推到学校身上。”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 郭剑 杨屾)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