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林颖颖
安远路上的一家咖啡馆里,一个个戴着各色面具的孩子,正大幅度伸展身体,摆出各种夸张的姿势。
这不是游戏,而是“教育戏剧”课课堂:通过戏剧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授课老师薛敏是上戏教育戏剧工作坊的志愿者,一名上戏艺术教育(戏剧)专业的大三学生。他说,现在太多孩子不会交流,戏剧表演能让他们慢慢打开心灵。
即将到来的这个寒假,薛敏和同事们还将在南码头社区等地继续他们的“教育戏剧”实践。
“剪刀、石头、布”先热身
日前,记者旁听了一堂教育戏剧课。听课的是静安区“灰姑娘俱乐部”里5-12岁的女生,大多来自困难、离异家庭或是农民工子女。
刚走进咖啡馆,女生大多彼此不认识,十分拘谨。薛敏决定先做热身游戏。20个女生被拉到馆外的大场地尝试“剪刀、石头、布”游戏的新玩法。大幅度的身体动作代替了简单的手势,“你们如果要出‘布’,就把双手双脚尽力张开,如果要出‘石头’,就蹲下来紧紧抱住自己。”薛敏笑着对大家喊道。
规则也新鲜:孩子们被分为两组对垒,赢的一方去抓输的一方。追逐中,笑声、尖叫声渐渐迸发出来。游戏结束时,孩子们抱作一团,亲密无间。
这看似只是一场简单的游戏,但薛敏解释说,这很重要。“输赢无所谓,关键是打开身体,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也在互相观察、了解对方、准备沟通。”
整堂课的重头环节是“面具”。每个孩子都拿到一个面具,又白又呆。薛敏让大家用五彩笔在上面描画,并为面具命名,再逐个“自我介绍”。“我的面具叫阿狸,她总是很开心。”一个女孩大声宣告——她为面具画了只可爱的红色小狐狸。
一个个站起,一个个坐下,孩子们越讲越欢,面具的名字几乎没有重复。接下来,大家戴上面具,又变得更加活泼了,她们迈开大步、摆出各种夸张的姿势,不亦乐乎。
12岁的小雨(化名)是“灰姑娘俱乐部”里年龄最大的孩子。课堂上,她活泼爱笑、谈吐自如。该俱乐部首席运营官陆维杰悄悄告诉记者,小雨从小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不爱开口,学习也不好。在俱乐部的邀请下,小雨开始参加“教育戏剧”课,并渐渐地有了变化,“你看她现在能很好地表达自己了。”陆维杰说,以前,小雨的三门功课加起来只有91分,现在其中两门已经过及格线了。
很多孩子面临“失语”
陆维杰接触过很多小朋友,“有很多孩子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就算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不回答”。陆维杰认为,这是当前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其中既包括普遍存在的隔代教养,也有家长[微博]只关心孩子成绩的普遍心态,很多父母忽略了孩子的内心建设,孩子变得习惯于包住自己,打不开自己。
薛敏认同陆维杰的看法,他说,“失语”的状况不仅出现在“灰姑娘”身上,“小公主”,“小王子”也同样有。“家长成了孩子的发言器,他们的生活都被家长安排好了,除了考试和做作业,他们很少思考,而交流、表达、思考,恰恰是孩子最应该得到的权利。”
[有何作用]
用教育戏剧治疗孩子“通病”
“教育戏剧”这个概念,对于很多家长是全新的术语,但在上海戏剧学院已是一个专业。在孩子“不知如何表达”的这个“通病”上,教育戏剧如何起到作用?
儿童戏剧专家、退休后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的李婴宁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将该学科引入中国大陆,被称为“中国教育戏剧第一人”。李婴宁认为,教育戏剧就是运用戏剧元素和剧场进行教育的方法,关键是遵循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
薛敏是李婴宁的学生。“戏剧很好玩,它和普通游戏的区别就是有扮演成分,就像孩子喜欢玩网游,戏剧给出一个虚拟空间,让他们在安全的情景里自由表达。”拿起一个彩色面具,薛敏继续解释,“给孩子们面具,有一种仪式感,能让他们认真思考自己所要表达的。”“人需要和自己、和他人、和社会实现交流,戏剧可以帮助达成以上这种种交流。”薛敏说,“教育戏剧”看似很学术,其实是一种最贴近人心、人性的教育。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