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留服车伟民:基础教育留学须有质量保障

2013年05月10日18:29  新浪教育 微博   

  2013年5月10日,以“未来中国国际教育之路”为主题的2013国际学校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本次高峰论坛由新浪教育[微博]频道与教育部留学[微博]服务中心联合主办,邀请了教育部相关领导、教育行业专家、全国近百所知名国际学校、公立学校国际部负责人及几十名家长[微博]代表共同参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兼国际处处长车伟民在论坛环节进行了分享,以下为分享实录: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兼国际处处长车伟民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兼国际处处长车伟民

  今天非常高兴参加我们这次论坛,当然我们也算是一个主办单位,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和新浪教育频道组织的这场活动。

  留学服务中心刚刚白主任已经做了介绍,我想除了以往我们给留学生个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因为在我们6楼专门现在有一个服务大厅,去年一年就受理了大概15万人次的留学服务的案例,同时我们现在也在和很多的教育机构合作,我们认为留学服务不光是事务性的工作,要有更多的从项目设计、政策咨询各个方面,所以这个技术含量要求还是很高的。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关于基础教育留学方面的事,大家知道,现在每一年我们国家出国留学的人数非常多,教育部去年公布的数据是将近40万人,当然官方公布的数据没有太多的细化到每一个层面到底有多少人出国留学,但是大家可能现在都在说留学的人数在低龄化,现在高中生放弃国内的高考[微博]到国外去留学也是一个热点问题。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说这个是一个热点问题,但是从绝对的人数上来讲大概也就是5%到10%的规模,因为我们如果考虑到高中生出国留学要考虑到到底是到国外读高中还是高中毕业到国外去读大学,如果说要是高中毕业到国外去读大学,这个比例应该说要高一些,而且这个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当然现在至少我个人时常在考虑一个问题,现在如果说还叫留学,那么谁能告诉我一个关于留学的界定,什么叫留学?难道就是说像传统意义上说的到国外去读一个学位叫留学,现在越来越多的是属于跨境的人员流动,当然是去学习,但是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留学应该说不太完全一样。我们也都考虑到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人员的流动是规模越来越大,当然从学生的流动上来讲,现在不光包括学生的流动,还包括课程,还有教育机构的流动,所以国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了跨境教育这个概念。

  所以从留学的角度来讲,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大家知道我们去年40万人出国留学,大概公派人员两三万人,其余的大部分都是自费的。留学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事,所以有中学生、有大学生、还有研究生,现在还有更多更多的是校际之间的这种学生互换和交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家知道现在有学生自己到国外联系留学的,也有通过留学中介,也有通过像我们在座的学校的、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高中生出国留学肯定是一个快速增长的群体。像刚才上边几位嘉宾讲的,过去我们理解是一些落榜生多国外去学习,现在是一些放弃了高考可能是一些尖子学生到国外名校去学习,所以我们国内现在从政府部门到各个院校也都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一些压力,但是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为出国留学从很大的意义上来讲,如果是自费留学现在更多的是境外消费的一种行为。当然到国外去学习是追求知识、培养人才,我相信政府也是不可能从政策上有任何的限制的。

  可能需要我们大家做的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增强自己的实力,引进国外的教育资源,同时还要消化国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这种国际化的课程,这个恐怕是我们需要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国外课程理念的介入需有质量保障

  成功经验现在看来也不是说把国外所谓先进的一些东西引进来直接照搬就行,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也要本土化。实际在座的各位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国家大家可能有时候也会很自豪,因为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竞争力非常强,但是大家知道,现在我们的基础教育实际最大的特点是应试教育,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最后可能学生在这种竞争的过程中间出来以后考试成绩还是不错的,从留学的角度,这些学生到国外以后也都得到了国外一些高等院校的认可,这是一个好事,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一些教学课程设置或者一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这方法跟国际的接轨还有很大的距离。

  我们国家现在在高等教育方面跟全世界大概40几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的协议,但是在中学阶段现在还没有,刚刚任总所介绍的,他实际上是中国和加拿大发的是双文凭,这种双文凭实际是互任的。从国际上现在发展的情况来看,因为除了人员的流动以外,下来就是课程的流动,很显然,国外的课程要进入中国,无论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去独立设置,因为现在我们很多学校都在自己设计一些国际化的课程。不管怎么样,国外课程理念的介入是肯定的,这里边可能最重要的问题也不光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实际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质量保证的问题,这个质量保证就是说,我们现在再看我们的高等教育或者包括我们的初等教育、基础教育,这个质量保证恐怕是一个需要特别改进的,因为从国外来讲是在一个叫第三方的质量保障体系,我们中心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说我们引进了一个英国苏格兰的一个高等教育文凭项目,实际它在英国就是一个专科层次的文凭,但是通过我们10年的消化、吸收,我们领悟到它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关键的,就是它有一套独特的内审和外审的标准体系。这个首先要接受这个理念就不容易,因为你的内审不是说你老是很随意的,有很多具体的要求,而且你如果内审没有按照他的程序去做的话,外审的时候如果自相矛盾,就说明你内审是有问题的,一推论就能推论出问题。如果说学生的作业都是一模一样的,可能就有问题了,如果说老师打分都很高,肯定也有问题。所以这个理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套质量保障体系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第二个就是教学方法,这个可能对于我们的基础教育来讲现在可能更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就是说你的教学方法如果说只是填鸭式的肯定不行,但是这肯定跟我们高考的指挥棒有一定的关系。即便如此实际我们的基础教育在高考的模式里边现在我自己也感觉到还是变化很大,比如说我女儿现在高考看到他的题和我们八几年参加高考的时候也不太一样了,说明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也是在进步、也是在吸收了一些国际化的元素。

  国际上现在不管怎么样,课程的流动实际最关键的就是两大问题,第一大问题,就是质量保证。这个质量保证不是虚的,因为有内审、有外审,有一套制度在里边,标准体系。第二个问题,就是你发的这个证书能不能得到承认。这个证书要得到承认,不光说你有质量保证,恐怕也要有符合所在国家当地的情况。所以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恐怕也是一样,因为很多国家比如从贸易上来讲都有一个准入制度,我们国家在跨境教育方面也是应该有准入制度的,只不过说我们过去长期一个理念是要通过审批制来解决这个准入,但是其他国家对于跨境教育都是有一种行业或者是一种认证的体系来做这个工作。所以我们认为今后中国的发展趋势肯定也是要按照国际上这个潮流做的,对于政府主管部门来讲是不是也要换一种思维,比如说要把审批逐渐的淡化,也要有过程管理,过程管理就是质量保证。同时可能还要有一个培育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因为现在很多情况是我们的学生、家长根本不了解如何去保护自己,如何去辨别优质的教育资源。

  总的来讲,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国际化各个方面研究大家都有积极性,都有动力,也有这个需求,所以我认为还是充满信心的,我想中国的市场巨大,国外进入中国的某种程度上也要注重中国的规则和中国的习惯,否则完全照搬他的这套东西也不见得就非常有效。

  国际学校要有体制和模式上的创新

  大家先得有一个理念上的感觉,不要把我们过去规定的这种传统教育的模式想像到未来的国际化教育,所以这个理念非常重要。第二个,要勇于探索,要借鉴国外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因为任何一种模式再好,到了中国的这块土壤上肯定是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实际,这样就要有一种体制和模式上的创新,这个恐怕也是体现在能力上,如果说没有一种能力去进行借鉴、去设计、去创新,恐怕也不行。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指望政府安排好了就去做,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也都是通过改革开放基层有动力,有一些好的实践,这种好的实践是来自于我们基层。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个学校,实际你们每一天都在做着一些尝试,做着这个实践,只不过大家一定要关注国际上是怎么样的情况,不是说国外的学校来他要怎么样就一定怎么样,同时也不能完全政府说这个行、这个不行我就怎么样,所以一定要去思考、要去创新。同时还有一个,要考虑到学生和家长到底是怎么想的,因为市场经济国际化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体现,最后大家是要有选择的,就有优胜劣汰的机制,归根结底就是质量问题,质量和能力联系在一起,能力又和体制、机制联系在一起。政府也非常重要,政府重要的作用不一定要坚持审批制,但是可能要有一种市场化的监管和引导。

  政府每一年都会发布指导性的意见,这个指导性的意见在国外也是一样,指导性的意见并不见得说这个就是法律,但是这个是在法律的基础之上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建议,大家要很好的去理解、吸收,然后去很好的沿着这个方向去设置,这样才能使我们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能够快速的和国际化接轨,能够有更多的创新,这一点我们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实际在其他领域都是这个路子走出来的。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