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学者薛涌谈教育:教孩子怎么“不听话”

2013年05月31日08:48  长江商报 微博   

  “他不仅仅是教你培育孩子之术,更是要你懂得培养孩子之道。”继出版《一岁就上常青藤》之后,时隔四年,旅美学者薛涌的又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诚意之作《参与孩子的成长》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书是薛涌身为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教育中两个面向的心得和体会。他在书中参照一些教育研究,加上分析自己的教女亲身经历,试图与家长[微博]分享怎样在帮助孩子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塑造他(她)的品格,滋养他(她)的价值。

  人生教育

  女儿在美国,是个“不用管”的孩子,可以决定自己要做什么

  薛涌1995年赴美,旅居美国18年,时刻体会着中美教育的异同。在他看来,教育,特别是早教,有两个基本内容。一个叫作“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另一个则叫作“给内心的火焰加柴”。

  美式教育强调“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培养孩子的信心、对世界的好奇,进而刺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在一生的奋斗中有更大的主动性,这就是所谓“以孩子为中心”的启发式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要让孩子们互相比来比去。这种教育的成就有目共睹,值得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学习。

  不过,孩子注意力时段很短,不愿意经受漫长、枯燥的训练,面对挫折容易灰心甚至放弃。内心的火焰即使点燃了,烧一会儿往往也会灭掉。只有不断地加柴,火焰才能持续地燃烧。所以,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也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重要责任。中国式的教育则注重这第二个面向——“给内心的火焰加柴”。它强调纪律、苦干、训练量,遵循的是“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的中国古老“民间智慧”。而对孩子加强“管教”的一个后果,就是孩子最终很难超过管教者。

  要在教育中保持这两个内容的平衡并不容易。薛涌以自己13岁的女儿为例,讲述了家庭在教育上的故事。女儿在美国土生土长,是个“不用管”的孩子,可以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薛涌对她的教育重点,不是怎么听话,而是怎么不听话。“她一生成就的事业恐怕比父母要大得多。所以父母没有能力对她指手画脚。大事情要逐渐学会自己拿主意,需要帮助时再找父母商量。”

  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薛涌所看到的是:这两方面的发展是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的。他相信,孩子一生的幸福和成功,关键在于她能点燃自己内心的火焰。“火种是孩子自己的,从别人那里偷不来,别人也无法强加。当然,内心的火焰有时点燃得早些,有时晚些;有时旺些,有时弱些。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把这火焰早些点燃,也可以把刚烧起来的火焰浇灭;可以加足干柴,使本来微弱的火苗越烧越旺,并教孩子自己给这火焰添柴;也可以釜底抽薪,使本来茁壮的火苗迅速变成灰烬。”

  金钱教育

  女儿只要几块钱的礼物,

  非常体贴父母的承受能力

  薛涌有一次听国内一位富人朋友说,他给自己的侄女买了很贵的礼物,竟被对方说“抠门儿”,因为那不是一流的牌子。他起初觉得这样的年轻人日后又怎么能有出息,但静心想想,一味地抱怨后辈也不公道。

  他回忆起,在中国还处于赤贫的时代,自己这代人就是在这种向长辈伸手的价值观念中长大的。这种价值观念自然也潜移默化地传给了下一代。“其实他们不过是重复我们当年对自己父母的行为。毕竟,我们年轻时经济条件很差,即使现在有了钱,过去穷困中养成的节俭习惯也不会轻易去掉。结果自己觉得已经很大方的礼物,则为90后这‘名牌的一代’所不齿。”

  不过,说到自己的女儿,薛涌说,她很少向父母要东西,真要时,最多委婉地表示一下自己的向往。有时她表现非常好,我们主动给她奖励,问她要什么。她能提出的多是几块钱的礼物,从来没有非分要求,非常体贴父母的承受能力。

  “我之所以没有把自己的毛病传给她,多少受益于我们当父母的环境,能不时地从美国社会教育孩子的良好习惯中汲取营养。”他冷静下来用理性分析一下,她从周围朋友身上学到的东西,比如自己靠劳动挣钱支付钢琴学费等,只能强化父母对她传授的价值观念。

  但是,如果放在中国,她周围的朋友也许都是拿红包的孩子,而且可能聚在一起比谁的红包最大。这样,父母再想让她辛辛苦苦地靠卖橡皮挣学费,她就未必那么容易接受了。所以,“富二代”不仅是个家教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

  不过,薛涌认为,这是能够被改正的。这就需要我们这代做父母的人在教育的价值观念上达成一种共识,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为下一代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为人父母的履行这种责任,就是履行对自己孩子的责任。

  本报记者 卢欢

  ■书摘

  “严父”的本钱是孩子对父爱的信心

  研究者发现,父亲和孩子的关系,主要不是体现在温饱等方面的基本物质照顾上,父亲更关注的不是这些,而是直接和孩子玩起来。母亲虽然也和孩子玩,但即使玩起来也处处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的考虑。母亲总是用儿童玩具和孩子玩,玩的是地道的孩子游戏。父亲则更加“非功利”,经常不通过玩具和孩子随意地玩,而且特别喜欢让孩子参与自己的游戏,比如打球,而不是玩孩子的游戏。总之,父亲和孩子的互动,往往超越了生存的基本物质需求,进而引领孩子冒险、探究。因此,父亲经常是孩子和外部世界的重要桥梁。

  孩子对父母的感情需要是不同的。父爱和父教,在塑造孩子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方面,恐怕比母爱、母教还重要。父亲扮演着更多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社会角色,父亲把一定的“社会期待”带给了孩子。“爸爸期待我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观念在学前孩子的心灵中就根深蒂固。

  我和女儿的关系就是这样。我其实是个很能“硬”得起来的父亲,可以非常严厉,我经常告诫女儿工作时要有工作的样子,不许跟我耍在妈妈那里常耍的小孩子脾气。但是,正是因为我不时地对她严厉,不管白天发生了什么,睡觉时我总要守候在她身边,保证她带着无可置疑的父爱进入梦乡。

  我不一味地反对“严父”,但“严父”的本钱是孩子对父爱的信心。我虽然从来不具体要求女儿成为什么人,但她知道爸爸期待她有精彩的生活,能对社会作出卓越的贡献。因此,她根本不用督促,每天课后能够用功三四个小时甚至更多。

  薛涌

  毕业于北京大学[微博],后赴美就读于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在美国任教。

  已出版作品有《一岁就上常青藤》《天才是训练出来的》《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等。

  长期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

  他对美国社会和教育有着长期、细致的观察,一直是“通识教育”的倡导者。

  把“培养完整的人”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2013年,创立薛涌留美预科。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