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评
“减负”的真正意义不是取消作业,而是不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
张枫逸
近日,教育部公开征求意见的“减负”十条规定引起社会很大关注:招生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零起点”教学、不得加快教学进度……一系列措施让社会各界充满期待。但在家长[微博]、老师和学校各方看来,减负已经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8月25日《新京报》)
对于此次“史上最严减负新规”,舆论的普遍评价是善意无可厚非,操作实有困难,效果难免“一阵风”。毕竟,在整个应试教育的体制根基尚未改变的语境下,单靠减负令单兵突进,难免陷入积重难返的尴尬,治标不治本。真正实现学生减负,必须有配套改革的支撑。一方面是教育评估机制创新。正所谓“分分学生命根,考考老师法宝”,在传统的考试手段之外,必须找到更好的替代形式,检验孩子的学习以及老师的教育教学。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中小学生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择校。家长为了让孩子读好学校,不得不拼命给孩子加压,增添自己的竞争筹码。只有加大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才能落实好就近入学政策,为择校热退烧减压。
与教育事关学校、社会、家庭各个方面同理,减轻学生负担,也不能只是教育部一家的“独角戏”。对于社会而言,人才评价机制和社会就业导向必须改变。目前,用人单位过于注重学历尤其是第一学历,导致高考[微博]“一考定终身”的地位难以撼动。而素质教育提了这么多年,新的评价机制迟迟未能树立,家长们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想着法给孩子增加琴棋书画等课外作业,减负变成增负。此外,本应多元的人才培养通道,显得过于逼仄。在国外,许多学生不考大学,而是去考消防师、美容师等各种职业资格证,同样发展良好,受人尊敬。反观我国,中职、高职教育始终叫座不叫好,多数人只能挤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竞争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合理范畴,由此带来的“踮脚效应”,让每个局中人叫苦不迭,却又欲罢不能。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长期为作业和考试所累固然不可取,但新规中一刀切的“不留作业不考试”,既过于绝对,也有悖学习规律。“减负”的真正意义不是取消作业,而是不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这里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比如半个小时;二是高兴而不是厌烦地完成。当然,同样的作业量,对于不同的孩子会有完全不同的“负担”感觉。对此,教师应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设计不同层次、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作业,体现现代教育“差异教育”的理念。
如果真的取消学生作业和考试,或许是校长和老师求之不得的好事,但家长未必愿干。“史上最严减负令”能否发挥作用,还取决于家长的心态是否调整。一是变单纯对孩子的知识苛求为心智发展的综合考量,注重对孩子走向社会的适应性培养;二是变高考“一条路”为就业“多渠道”,破除对孩子“成才”理念的狭隘性认知;三是坚决摒弃“起跑线”误区,不以自己的好恶规划孩子的未来,而是重引导,轻干预,多当“参谋”少当“司令”,把“我的未来我选择”的“自主权”还给孩子。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