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机”引因性施教 男校是否卷土重来

2013年09月25日07:57  北京日报    

  经过考试选拔,120名男孩如愿以偿进入了上海市第八中学男生班。

  一年前,上海市第八中学获准开办两个“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其宗旨为解决中国教育“男孩危机”所进行的试点项目,办学目标锁定为培养“浩然正气、乐学善思”的男生。

  今年,该校男生班招生计划倍增,从两个班60人扩展到四个班120人。上海市第八中学校长卢起升表示,该校的办学目标是建立一所“男子中学”。

  其实,男校在中国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了。

  拿北京三中来说,其前身是1724年(清雍正二年)建立的八旗子弟右翼宗学堂,新中国成立后曾是一所纯男校。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北京三十一中等学校,其前身也都是男校。

  那么,男校会卷土重来吗?

  “男孩危机”现实引发因性施教试点

  社会大众对男校和男生班的关注,源于所谓的“男孩危机”。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教育工作者发现:女生在学业上的优势正不断扩展和延伸。在基础教育阶段,男孩子的身心成熟普遍比女孩子晚,一个8岁男孩子的专注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相当于7岁女孩子的水平。

  因此,在中小学阶段,男生在学业成绩方面总体处于劣势。上海科学院去年5月发布的一个数据显示,上海七个中心城区与郊区的1496名在读小学生和初中生中,女生几乎每门课的平均成绩都要高于男生。

  实际上,男生学业劣势已经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教育部公布的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名单,2006-2007年度获奖者男女生比例为1:2.01,2007-2008年度则为1:1.95。

  北大教授吴必虎曾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个帖子,建议女童在六至七岁入学,男童七至八岁入学,一时间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吴必虎称,“鉴于男女儿童智力发育速度不同,男童普遍晚于女童两年左右,同性学童之间也有智力发育差异。因此,全国统一规定男女儿童入学年龄违反教育规律。”吴教授的观点在微博上引起争论,很多人反对的原因是在操作上很难实行。

  “女生因获得更多锻炼和表现机会,变得更强,而一开始就‘落后’的男生一直得不到‘冒头’机会,很可能对其整体产生消极影响”,上海八中校长卢起升说,提议办“男子中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采取“扬长补短”的措施,基于男生长于运动、空间感强、思维活跃等优势,注意力、规划性、语言表达能力等相对差的劣势,从基础课程、到社团活动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补上“学业劣势”的同时,在性格养成方面引导其成长为更加独立、更富创造性和阳刚气的优秀男生。

  去年,上海八中将成立首批两个男生班的消息发出,立即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男生的家长[微博]表示欢迎。男生班招生首日咨询会异常火爆,200多名家长带着孩子前往参加。家长们希望让孩子参加男生班能够增加男孩的男子气概,同时还能避免早恋。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