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的《新闻联播》报道称,央视动画责任有限公司等十家动画制作机构,央视少儿频道等十大动画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关于倡议,号召全行业承诺不制作、播出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的动画片。《喜羊羊》、《熊出没》两部动画片被点名。
(据10月14日《郑州晚报》)
不可否认,国内动画片质量的确良莠不齐,不少动画片存在严重的成人化倾向,暴力内容、语言粗俗现象也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观看动画片的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动画片制作单位和人员有必要从社会人角色出发,履行社会责任,肩负起社会责任,减少动画片中的不良内容给孩子的不良影响。但是,我们不应就此给动画片强加过多的社会功能,把社会问题的发生归咎于动画片身上,这无疑打错了板子,错把孩子在家里观看的动画片当成了课堂上的思想品德教科书。
动画片,虽然观众群体以未成年孩子为主。但是,动画片毕竟不是教育片,而是带有很强娱乐性质的影视作品,是以娱乐孩子生活为主要功能,教育孩子功能是其次的。过度要求动画片提高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弱化娱乐功能,其实是与动画片的发展规律背道而驰,不利于动漫业的发展的。说白了,我们不应该把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价值观引导等社会功能过度强加给娱乐孩子的动画片身上。
其实不只是国内动画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即使是动漫业非常发达繁荣的美国、日本的动画片也存在这些现象。但美日公众非常清楚地知道,动画片并不是给孩子独自观看的节目,而是带有亲子互动性质的节目,应该是大人陪伴孩子一起观看。对于动画片中存在的语言粗俗、暴力失度等方面问题,作为具有教育职责的家长[微博]应当在观看时及时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纠正孩子脑海中的错误认知,而不是让认知能力还不健全的孩子独自按照动画片的内容片面理解。国内动画片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尤其是导致一些孩子模仿动画片中的情节而引发的悲剧事件,很多时候不是动画片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家长的引导责任没有尽到,没能让孩子正确认识动画片中的一些情节。
总之,动画片应当减少暴力内容、语言粗俗等问题,但是也不能过度要求动画片内容的全面道德化,对于社会存在的一些负面现象和阴暗面,该曝光的还必须曝光,该揭露的还要揭露,关键是陪同孩子观看动画片的家长要发挥好引导和教育作用,指导孩子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在动漫市场被美日动画片垄断的今天,与其过度要求国产动画片提高社会功能,还不如先思考提高国产动画片质量,抢占国内动画片市场更靠谱。(何勇)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