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劳动周坚持15年 轮流值勤做卫生(图)

2013年10月25日10:54  荆楚网    
图为:学生们在做清洁图为:学生们在做清洁

  昨日15时许,任家路中学下午第二节课的时间,不少教室传来琅琅书声。可在学校的操场上、走廊里、楼道间、厕所内,却活跃着一批穿着校服的“保洁员”。

  他们不是学校聘请的清洁工人,而是初三(3)班的学生;他们正在进行的也不是大扫除,而是在上一节叫做“劳动周”的课。每一周,任家路中学都会有一个班级承担劳动任务,利用下午一到两节正课的时间,对学校所有区域进行保洁和美化。班级“劳动周”,在任家路中学已坚持了15年。

  初三班级也要值劳动周

  铁打不动的班级“劳动周”在任家路中学已坚持了15年。以该校目前29个班级测算,一般每学年教学时间在42周左右,平均下来,每学年每个班级要值1.5个“劳动周”,每个“劳动周”会占8个课时左右,一学年每个班级约用12节正课的时间来做清洁。

  本周,由初三(3)班负责值劳动周,昨日下午4时,记者在学校看到,该班学生散布在校园各个角落做清洁。该班班长魏晨手上有一份详细的劳动任务安排单:教学楼1至5楼走廊,5人负责,拖地,抹墙壁瓷砖;大门口花坛,橱窗,2人负责,抹橱窗,清理花坛内外垃圾;教学楼1至5楼厕所,男女各5人负责,拖地,清洗尿池洗手池,抹内外门及门口墙壁瓷砖……该单子上的任务区域共有13处,涉及到校园各个角落。每个地方具体该清洁些什么内容,也标明得一清二楚。打扫的时间是两节课,“课程表上的这两节课本来是上语文和数学的。劳动课占用了也不会再补。”魏晨说。

  学生肖依伦对记者说,初三学习压力大,“劳动周”大家非常欢迎,“劳动也是一种放松减压。”

  孩子劳动能力逐年增强

  昨日下午,检查完学生的打扫情况,该校惟一的保洁员肖师傅说:“初三的学生,比初一的新生做得要好一些。需要自己特别返工的地方不多,毕竟他们在学校已经值过多次劳动周,做卫生的技巧已掌握了。”

  不仅肖师傅有这样的感受,该校政教主任马凌云说,现在的孩子刚进初一,能熟练扫地擦桌子的没几个。“初一新生第一次被安排值‘劳动周’时,许多是领了任务后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她说,一些积极的孩子上前拿起扫把,扫得灰尘满天,擦桌子的孩子衣裤被水打得透湿,有的学生洗完拖把不拧水,在空中甩来甩去,一不小心就断了。

  魏晨也告诉记者,回想初一值劳动周的情形,同学们打扫时姿势、动作都不对,有的地怎么都拖不干净,班主任老师和保洁阿姨,还经常手把手地教大家。

  “现在孩子们的劳动能力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分析初一新生劳动能力不强的原因,一位有着近30年教龄的小学老师说,上世纪80年代的小学生劳动能力很强,六七岁的孩子,大扫除时,捋起袖子上阵,扫地、抹窗、拖地毫不含糊。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出生的孩子,上小学时同样也是六七岁,但会劳动的少之又少,学生中不会用扫把、抹布的现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劳动周获得多方肯定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劳动教育方面,一般的中小学都是设置“卫生包干区”,每个班级负责一小块,班级学生轮流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来清扫。像任家路中学这样,要求值周班级每天下午用正课来做校园卫生的,在全省都比较少见。部分中小学甚至把毕业班的“包干区”劳动也取消了,老师们形容,“天天忙迎考,很少把劳动搞”是现状。

  武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夏春胤说,像任家路中学这么重视劳动课的,甚至连初三班级都参与值卫生周的,在武汉市绝无仅有。

  任家路中学副校长陶进阶坦承,“劳动周”的坚持过程中也曾遭遇阻力。有少数毕业班老师和家长[微博]认为劳动影响学习,但学校一再跟他们强调,“‘劳动光荣’永不过时;‘自食其力’的劳动能力比分数重要。学生们通过劳动更加爱护卫生,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多数家长对学校的这项传统非常支持。学生罗佳雨的父亲说,孩子上初中后,因为要值劳动周,做家务的能力也提高了,有时在家还主动帮忙刷厕所。

  “现在不少初中生在家连扫帚都没摸过,部分大学生入校不会洗衣服叠被子。有专家提出,孩子劳动能力、自理能力不佳,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省教育厅厅长刘传铁认为,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就谈不上孩子的全面发展,任家路中学的做法是有益的探索。通过劳动实践对孩子进行劳动技能培养,增强他们的劳动观念,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独立自主、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的品质。(楚天都市报 本报记者罗欣 实习生纪然然 通讯员黄修杰 吴正荣 摄影:记者叶茂林)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