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评论员 线教平
近日,一则自称美国华盛顿“中国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大陆500所小学的最佳排名榜单”走红网络,在成为舆论焦点的同时,也遭来是“升学指南”还是“忽悠”的质疑。
被质疑的其实不仅仅只是“洋榜单”,还有民间版的“土排名”。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微博]考试与评价研究院院长陈玉琨教授就说,现在大行其道的各种民间版中小学“排名”都是极不科学的,对家长[微博]和学生都是误导。
只按照升学率来对学校进行一二三的大排位,的确是一种误导。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它的历史积淀、软硬件基础,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而且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在未来才得以显现,只看眼前的升学率无疑是一种急近功利的考量。更何况,教育部门一再强调,不得对中小学进行升学排名。但是,既然排名是一种能引起各方重视的评价,那么“一棍子打死”也不可取,在此,笔者期待官方来一次有别于升学率的权威榜单——
现在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各校的硬件条件、师资质量的差距,教育部为此还拟定了时间表,与地方政府签订责任书。那么,从2010年到现在,各地究竟落实得如何?哪个地方完成得最好?又有哪些地方完成得最差?倘若官方也能来个“十佳”或“百佳”排名榜,相信会迎来一片叫好声,提振教育公平改革的信心。
面对202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目标,各地都在加大对农村校和薄弱校的合并、投入力度。应该说,在硬件建设上,各级各类政府投入力度空前,也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也带来新的问题,如有的地方为了短时间内改善办学条件,不是从方便学生求学出发,而是采取了简单“出村进城”、撤并学校的做法。表面上看是缩小了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实际上是带来了学生的求学不方便,加剧了学生的流失。
另外,在师资水平上,由于城市和农村,重点校和非重点校工资待遇水平、养老福利等不见缩小反而越拉越大的差距,也导致了农村教师单向城市流动、普通校教师单向重点校流动的趋势不仅不见遏制,反而愈演愈烈。这显然与均衡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
当然,要彻底解决这些难题,既需要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来自基层一线的实践推动,更需要借助网络和民间的力量加以督促。而有针对性地定期不定期公布排行榜单就是一种政务公开的新形式。其实,要做到这些并不难,如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则“上海幼儿园排行榜”就可引为参照——根据分列出的“综合排行榜单”,园所场地与设施设备、教学环境与周边安全、同类园所收费、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等子目录等都在其中,甚至“是否有校车”也作为评价标准之一。
当然,列出榜单的目的并不是要比较孰优孰劣,而是要借助权威的考评和舆论的力量,督促相关部门拿出整改措施,推动决策部门尽职尽责。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的作用不只是培育人才,还应该担负起引领社会发展、促进公民社会建设的社会义务。面对走红网络但屡遭质疑的排行榜单,教育和学术部门与其疲于应对,不如主动出击,拿出既有公信力又有益于社会的正能量榜单来。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