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孩子性格不好或与基因有关

2013年12月17日11:35  现代教育报    

  “不少孩子一会儿乖巧可爱如天使,一会儿又哭闹不休、刁蛮任性如‘恶魔’,排除性格遗传的因素外,还因为孩子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青少年压力管理中心主任熊汉忠在做客本报最新一期现代教育大讲堂时直言,父母关注孩子的吃穿、学习,却很少真正地陪孩子,关心他们的心理、情绪及真正需要的东西。

  她为什么这么“坏”?

  近日,一电梯监拍视频曝出了发生在重庆的惨剧:一名10岁女童趁对方家长[微博]不注意,竟残忍摔打陌生1岁男童。

  面对女童残忍的行为公众哗然,不少部分网友猜测——“子不教父之过”。10岁的孩子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父母不适当的教育方式难辞其咎。对此,网络红人“留几手”也持有相同观点:“家庭暴力是个死循环,爱使用暴力的人往往小时候也是家暴的受害者。比如,一个小女孩总被她妈扇嘴巴子,那么她长大后有可能变得很暴戾,从而虐待更弱小的婴孩儿。”

  而作家连岳则认为,不能把原因归结为后天。他发微博称:“小女孩摔打男童,跟社会教育都无关,她就是天生的罪犯,小概率事件。认为小孩全是纯洁动物的,可能忘了童年生活。”这一论断将问题的讨论上升到人的天性的高度。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

  根据电梯的监控录像和女童父亲的描述,她至少在电梯内,客厅沙发上和阳台对男童连续实施踢打,而后还将后将男童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男童从25层阳台栏杆坠落。总结来看,施暴者在本应由成人庇护无忧无虑的年龄里却做出令人发指的暴行,如此纯粹的“恶”,使人很难相信她是习得的,更容易怀疑她施暴的行为是天性所然。

  那么,真的存在天生犯罪吗?2005年的权威期刊《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上刊登了一篇被多次引用的论文:《七岁儿童的重要基因风险的证据》。文章就明确了某些心理特点会遗传,而这些特点会在儿童阶段就产生影响。德国不莱梅大学神经病学教授杰哈德•罗斯也发现了大脑额叶的病变和犯罪相关,这部分出现病变的人66%会犯重罪。而这种病变,甚至可以在5岁左右儿童身上就可体现。

  通常情况下,认定某个人“像他父亲一样脾气暴躁”或者“像他母亲一样多愁善感”,说明了性格中的一些特征来自遗传。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从父母一方获得的遗传物质DNA可以确定子女的身体特征,那它也会影响他们性格的某些方面。因此,像激动、胆怯或者外向这些性格表现都是从母亲或父亲的基因中遗传下来的。母亲的基因对孩子智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父亲的基因则主要影响易感性和情绪。

  后天能教出好性格吗?

  相比于遗传,后天的教育谁更重要呢?国际知名神经学研究专家马斯德乌说:“我们可以将神经系统与手做比较。如果一个人的双手用来打铁,那么必定是手指粗壮却不灵活,相反,如果双手被用来弹钢琴,那手指必定修长而灵活。”由此不难看出,成长的环境、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比基因遗传更加重要。

  在不少家长群里,女孩摔童事件敲响了家长们心中的警钟。家长普遍认为,最该反思的是,女孩摔打男童”这样的“恶”,是由谁“训练”出来的。

  南宁的“秀妈”认为,摔童女孩的父亲说他们经常打骂孩子,“很显然,这个女孩心理有问题,跟家庭教育有关”。“俊俊”爸爸则认为,女孩的家长平常很爱打牌,对孩子缺乏关爱,更谈不上关注孩子心智的发展。“如果夫妻关爱小孩,孩子自然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怎么会暴打1岁的小孩呢?”

  在北京市青少年压力管理中心主任熊汉忠看来,极端事件通常是在极度的情绪下发生的,而家长和孩子不能正确识别情绪并将其以正确的方式疏导排解则会促使该行为产生。“家长只知道在孩子成绩不好或犯错时,打骂孩子,却不关心孩子的情绪;甚至经常要求孩子不许哭、不许害怕。家长这种不让孩子宣泄出自己情绪的行为极易使孩子心理受到伤害,从而引发更极端的情绪,这是对自我情绪管理极度缺乏的结果,而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这就是爸妈们要花费心思的事。”

  好家长要懂得“上医治未病”

  熊汉忠在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家长案例,发现很多在平时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略孩子的心理,一旦发生极端事件,才追悔莫及。熊汉忠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曾经有一位妈妈,平时总是对孩子的学习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一天,这个孩子因为各种压力堆积,选择了跳楼。面对躺在医院的孩子,这位妈妈悲痛欲绝,那一刻,她对孩子所有的想法和期待都不复存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孩子能活着”。

  “我想向广大的家长传输一个理念,那就是家长要懂得预防性地防止一些极端性的发生,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熊汉忠随即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名医扁鹊的故事——古代名医扁鹊为人所熟知,《史记》所载他以神奇医术为齐桓侯诊病的故事流传久远。殊不知,谈到自己医术时,他却说不如两个哥哥:大哥最好,医在病情发作之前,病人未觉其病已除去病根;二哥次之,医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刚显已药到病除;他最差,医在病情已很严重之时,不仅病人痛苦,且下大力才得病除。这则故事形象地说出了中医追求的最高境界‘治未病’。”这则故事给广大教育者和家长都带来一个良好的启示,要懂得提前“把脉”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预防并阻止极端事件的发生。

  □    文/本报记者 冉阳 综合整理(原载《现代教育报•家长周刊》12月13日)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