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寓意“压住邪祟”。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北京90名10到13岁孩子发现,孩子们今年平均收到4867元压岁钱,比去年上涨了5%。其中,收得最多的孩子,压岁钱有2万元。
调查中压岁钱收入情况虽然各个不同,个别甚至是天壤之别,但我们发现报道中孩子对此大多比较淡然:多亦不喜,少亦不悲……究其原因,因为大部分孩子都不过是“过路财神”,对压岁钱实际上并没有支配权。现代人的面子观、价值观以及攀比风,让压岁钱失却了原始的纯朴。孩子少了份简单的快乐,大人多了笔沉重的支出。
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以压岁钱为主题给孩子上上课。
第一堂课让孩子明确压岁钱的传统意义。压岁钱不是简单地包个红包图个好看,也不是击鼓传花地别人给你,你给父母。压岁钱蕴含了长辈对孩子的深切关爱,包含了对孩子的美好祝福——压住邪祟,平安长大。它的意义不在多少,在于民族传统,在于人间温情。让幼小的心灵感受美好的历史传承。
第二堂课让孩子认清压岁钱现实与传统的距离。现实生活中,压岁钱已悄然蜕变,它赋予了人们世俗的攀比乃至功利,也有“礼尚往来”的一些无奈。人情水涨船高,压岁钱也没能幸免,让人不胜负荷。让孩子明白上千上万的压岁钱其实并不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它们与拜年礼相辅相成,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支出后的一些“资金回笼”。故而,上缴“家库”不该有多少的别扭与不服气。
第三堂课,请浇灌孩子内心善良、温暖的爱的种子。给孩子压岁钱的长辈中,应该不乏家境困难者,他们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同时他们也是压岁钱“行情”的受累者。笔者以为,应该事先教育孩子礼貌地向他们道谢,然后收取其中一小部分,既接纳对方心意,又不给对方造成负担。
对于家庭经济尚可,不“觊觎”用压岁钱来添补家用的家庭,不妨给孩子上上第四堂课——理财课。家长[微博]可以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指导孩子买红利或保险,让他们知道不能乱花钱的基础上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积累财富,让孩子明白积累的重要,投资的快乐。
压岁钱是温暖的传统,是美好的祝福。我们本不该为之所苦,为之所累。可是,每每春节前后,种种关于压岁钱的苦水层出不穷。笔者以为,减少负荷,让压岁回归传统,最后,我们不妨给孩子上一堂向世俗说“不”的挑战课——利用“童言无忌”挑开那层薄薄的人情雾霾,让孩子不接受或者少接受压岁钱,拜年礼自然也逐渐卸下一些臃肿的包袱,从而让人情回到“情”的属地!(冯海燕)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