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年会投入5个亿,引入社会力量把学生课外的时间利用起来,继续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郑萼对本报记者说。
政府为学生课外活动埋单,这样的举措在全国并不多见,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萼,对这项名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政策进行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整个社会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都有极高的关注,北京市的这个计划是对这种社会关切的回应。”郑萼副主任说。
据了解,去年秋季开学前,北京市颁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八条减负令,对学生在校时间、学生作业量、每学期考试次数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让减负变得更加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
在减负令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个现实的难题,大多数家长[微博]无法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接孩子,因此一些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这不仅不符合政策制定的初衷,而且可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政府对这个时间段埋单,可以更好地促进减负措施的实施,正像郑萼所说的那样,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体现。
按照该项计划,北京市各区县与学校可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3点半至5点的课外时间安排体育、艺术、科技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低于1小时。市财政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实际在校生人数,城区生均每年400元,远郊区县生均每年500元标准将经费拨至各区县,由区县统筹安排使用。课外活动辅导教师需要符合学校开展活动需求的高等学校、具有资质的民办教育机构的教师;体育俱乐部、少年宫、科技馆等校外机构的教练员及教师;具有专业特长的各类人才,例如运动员、教练员、艺术家、科学家等各领域的专业人才;符合条件的志愿者等都可以担任课外活动辅导教师。
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体育、艺术、科技课外活动,师资是一个主要问题,“师资队伍的配备确实要加强力度,不过,也要建立师资队伍多样化的理念。”郑萼说,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多条腿走路,让师资的配备实现多种渠道、多种方式。
在这个购买服务的过程中,社会服务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跟城区比,远郊区县的相关资源就可能相对欠缺,“这也是远郊区县的生均投入要比城区高100元的原因。我们起到的作用是‘扶弱’。”郑萼说。
郑萼介绍,现在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市科协联合开展“科学家进校园”的活动,每个区都有两所小学参与。另外,北京市还计划邀请一些有参与意愿同时又有相对固定时间的艺术家和文体明星到中小学设立工作室,同时对周边学校也起到辐射作用。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各区县已经上交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正在完善和补充,预计3月15日后各区县和学校将陆续实施。
一些条件成熟的区县已经开始实施计划。有媒体报道,北京市丰台区已经召开了中小学课外活动实施布置会。该区要求各学校活动时间从下午3点半至5点半,比市里的统一要求延长半小时。目前该区已决定与国家大剧院和中国戏曲学院合作,推出两个区级活动项目,计划在50所中小学开展,这些学校每周至少要举办一次相关活动。
“今后政府还会加大对这个计划的支持,也有可能加大投资,但是计划在落地的时候一定要力求扎实,不能急功近利。”郑萼说。(记者樊未晨)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