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面前吵架要注意的九大原则

2014年06月04日13:29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因为某些事情与另一半发生争吵,如果是发生在小孩面前,小孩很容易会理解成爸爸妈妈是因为彼此而情绪失控。实际上,这些争吵很可能会惊吓到孩子,并造成心理阴影,但同时,它也可能成为无价的教学工具。在吵架的时候,请记住以下的九大原则,也许你能让你的小孩从父母的争吵中得到学习的机会。

  1. 对事不对人

  你能做到对事不对人的讨论事情吗?特席娜博士说,“这代表不指名道姓、不大吼大叫、不威胁恐吓,仅针对事件本身。”在她的著作中也提到,无所顾忌的争吵会让孩子们承担不属于他们的责任,这会成为婚姻生活的坏榜样,甚至会影响将来孩子们维持正常婚姻关系的能力。临床心理学家迈克尔。厄斯特也提出:“让你的小孩看见父母控制愤怒很重要!应该要让小孩明白,父母会彼此吵架,但仍然是爱着对方的。”

  2. 避免成人话题

  在孩子面前多谈话对小孩是有益的,但是某些话题应该受到限制。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对丈夫跟他的酒伴们在夜晚喝得烂醉感到不开心,你应该私底下与他沟通。特席娜指出,“小孩不适合知道你有宿醉,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解读大人的事情,所以尽量别让孩子们接触到他们还没有准备好要了解的东西。”。而且尽量别太直接或夸大其他家庭成员的缺点,特席娜强调,“特别是关于人的讨论,小孩子可能会因此对他有额外的想法。”

  3.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有关孩子的决定

  其实父母之间常常会为了小孩的问题吵架,例如教育方面、如何管教小孩等等,父母双方都有自己认为应该怎么做才是比较好的意见,但应避免在小孩子面前讨论,这不仅会给孩子错误的行为示范,也会让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在父母关系中做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所以在讨论有关孩子的决定时,父母最好还是关起门来讨论。

  4. 在事情一发不可收拾之前解决

  如果发生意见不一的时候,有很多方法可以避免冲突,让事情能够和平、有建设性的解决,像是洗手台里有没洗的碗盘,到底谁要去洗呢?可能这时候大家就开始列举今天自己有作过哪些事、我很忙之类的,如果父母亲在孩子面前是这样的处理方式,难保他以后不会这样来推卸你叫他做的事,所以建议可以利用公平分配的方式来解决,像是这次我洗碗的话,那下次就轮到你洗,或是我煮晚餐而你帮忙洗碗等等,再不然也可以猜拳或丢硬币来决定,有效率的解决问题也可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

  5. 让他们看到你解决一场冲突

  在孩子面前应避免发生严重冲突,但是难免会有意见不一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够快速解决争吵的情况,孩子们就可以从中受益,因为孩子们会藉由观察大人们的行为来作为他们处理事情的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很多事情需要讨论,例如要看什么电视节目、晚餐要去哪里吃、假日要去哪里玩等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而如何在这些讨论的过程当中让孩子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求,进而在意见分歧的两端找一个平衡点,而不是争一个谁输谁赢的问题,让孩子知道如何透过协商来化解纷争,这样对孩子将来在学校与同侪的相处、职场上与同事的相处都很有帮助。

  6. 适时的安慰他们

  如果不小心在孩子面前发生了一个很大的争吵,记得要在事后安抚孩子们,以免让他们处于担心害怕的情绪,并向他们表达抱歉,不应该在他们面前发生这种事,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还是最爱他们的,不会因为争吵就就不理他们。如果父母亲事后做这样的修补,不仅能让孩子们的情绪得到舒缓,避免让他们把不安的情绪带给其他人,还能防止孩子产生太多的负面情绪而对心理方面造成影响。

  7. 不要让他们选边站

  除了前面所讲到的情况之外,还有一个情况是父母亲必须要注意的,就是应避免在争执的时候,让小孩来选择他要爸爸还是妈妈,这是一个很不理智的举动,这等于把孩子放在父母中间来做选择,不仅让孩子有一个虚假的权利,也会让他们觉得很没有安全感,并且会对另一方产生罪恶感,这种不理智的选择,问题比在孩子面前争吵还要严重。

  8. 帮助孩子宣泄情绪

  当你失去控制、不耐烦的时候,这种负面情绪是会影响给其他人的,这时感受到的一方就会觉得很有压力,特别是争吵过后,家里的气氛就会变得很紧张。这时,小朋友的情绪也处于紧绷状态,做父母的要能注意到这种情况并帮助他们把不好的情绪宣泄出来。

  9. 不用每件事都要做到完美

  如果在家里的环境里是没有任何纷争的,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失去一个学习处理冲突的机会,而将来可能应付不了在外面世界中的冲突。“孩子们在家庭中遇到一些争吵,这对于往后他们生活遇到矛盾会减轻压力,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矛盾并非世界末日。”因此,只要遵守原则,在孩子们面前吵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到面对冲突的方法。

本文选自莫沫的博客,点击查看全文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