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不要只纠结于青春期孩子的对抗

2014年11月04日14:28  金羊网-新快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老师提醒家长[微博]留意“初二现象”——逆反心理严重,变得非常自我

  陈女士最近很焦虑,原本很听话的儿子涛涛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陈女士跟儿子说任何话,都被他顶回去了,有时甚至干脆不搭理。老师也向陈女士反映,涛涛最近在学校也比以前更孤僻了。这让原本焦虑的陈女士更加束手无策。怎么办?

  新快报记者 何宁

  孩子经常把“我们要平等”挂在嘴边

  不止是陈女士有这样的困惑,很多初中生家长也面临着如此严峻的挑战,很多家长都说这个时期的孩子很难管。孩子经常采用的方式是沉默,家长根本没办法跟孩子沟通。不少初中老师也发现,原本初一时很乖巧的学生,到了初二就一反常态,逆反心理严重,变得非常自我,集体观念不是特别强。

  广州市铁一中学心理老师吴小琴对学生们从初一到初二的变化深有感触:“孩子们最大的变化是特别逆反。比如老师在说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会跟老师对着干,不听老师的话,而且孩子们经常讲的两句话是 我们要自由!我们要平等! 他们的情绪也经常不稳定,表现在语言上的批判性比较强,很不愿意接受老师和家长的观点。在行为上,尤其是男生,约束性比较差。”

  吴小琴老师说,在心理学上,孩子们这样的表现就是青春期的表现,“我们一般把青春期称为第二次断乳期,这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是成人了,好奇心和自我意识都比较强,所以家长和老师再也不能用教育小孩子的方式去对待他们。”

  吴小琴老师提醒到,如果这个时期老师和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很可能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的影响,严重的甚至走上犯法道路;有的孩子会陷入早恋不能自拔;有的会跟家里对抗,严重的可能会离家出走;有的由于长期压抑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还有的孩子不太愿意跟外界交流,慢慢地就会导致性格孤僻,得不到同学的接纳,越来越自卑。

  家长请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的诉求

  那么,家长和老师到底该如何正确面对和引导孩子呢?吴小琴说,孩子们表现出来的逆反其实是心理逐渐成熟的一个表现,是从幼稚到成熟的一个过渡,“如果孩子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或行为,我们一定要加以干预,不能让孩子误入歧途,该强硬时要强硬。但最关键的,我认为家长一定要去看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孩子行为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多了解一些科学方法和技巧,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表现。此外,孩子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但孩子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家长应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拿自己的经验去说教,总是害怕孩子走弯路,害怕孩子吃亏, 我告诉你这么做是对的,你必须要这么做 。但孩子不一定会接受,所以家长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学会尊重孩子,因为这时候孩子自尊心非常强,也非常敏感,家长要去理解孩子,要学会真正从孩子内心出发跟他沟通。家长一定要先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孩子对抗行为的背后表达的心理诉求是什么。”

  1

  晶晶上课时被老师点名批评没交作业。其实她作业做完了,只是忘在家里。她觉得很委屈,大课间时哭着跑到心理咨询室,跟心理老师说:“我没脸回教室了!我害怕同学笑话我。”

  案例分享

  诊断 特别在意同龄伙伴的评价

  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特别在意同伴的评价和看法,这种同伴压力使得他们不停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对的?我在别人心目当中到底是怎么样的?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自自我的困惑比较多,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往往来源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评价好就会很自信,如果评价不好就会自我怀疑和自卑。

  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他做错了,要给更多的鼓励,如果做对了,要给足够的表扬,尤其在同伴面前,老师和家长说话要注意场合,不要在同龄人面前说孩子的不是,这是孩子非常反感的。

  处方 不要在同伴面前批评孩子

  吴小琴老师了解了情况后,就让晶晶换位思考,“如果别的同学发生这种事情后,你会怎么想?你会对这个同学有看法吗?”晶晶说:不会。

  通过这种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她去体验自己怎么看,那么同样地,别人也是这么去看的。

  吴老师后来带着晶晶去跟班主任沟通了,她跟班主任说:“老师你可以批评我,可以把我单独叫到办公室去批评。”孩子非常在乎在同学面前的形象,老师可以批评全班,但不能单独点名。所以不管家长还是老师,不要在孩子同伴面前比较孩子、批评孩子,一定要给孩子留足面子。这是自尊,如果把孩子的自尊摧毁了,也就等于摧毁了他的自我,这样就把他整个人给摧毁了。

  案例分享

  婷婷最近很自卑,她很在意自己的身高,觉得自己太矮了,所以来心理咨询室问老师,怎么才能长高?

  2

  诊断 对自己的外表特别在意

  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身体印象特别在意,会比较注重外表和打扮。比如,有的孩子会躲在卫生间不停地照镜子整理头发,如果家长弄乱了孩子的发型,孩子会非常反感,甚至发怒,情绪爆发非常大。其实婷婷对她的身高是有期盼的,女生要比男生早熟一点,在外貌体征上会更关注一些。

  处方 先打开心结再一步步引导

  吴小琴老师和婷婷展开了一段对话:

  “你有多高?”

  “1米67。”

  “你期望的身高是多少?”

  “1米71。”

  吴老师告诉婷婷,要长高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父母遗传;二是营养;三是在这个年龄阶段要多加强锻炼。“后两个因素是我们可以去努力的,如果这些你都努力了,你还对自己的身高不满意的话,那你觉得是不是我们本身的认识有问题呢?你自己看重同学哪一方面呢?也是身高吗?”

  婷婷:“我会看学习成绩、性格和品德。”

  吴小琴:“那我们去评价一个人,关键是看他的身高还是其他方面呢?”

  吴小琴一步步引导婷婷多关注别人的内在美而非只是身高。“因为内在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一个人的内在美会让他在同伴面前更有吸引力。”

  接着,吴小琴又问婷婷:“你觉得我们初二年级或者我们学校哪个女生最美?你觉得美的标准是什么?”

  婷婷说:“**同学身材好,**同学性格好,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吴小琴:“她给你很舒服的感觉是什么呢?”

  婷婷:“她的语言谈吐很得体,优雅大方。”

  吴小琴:“其实对于女孩子来说,外表、身高有时候我们没办法去改变,但如果我们的行为上非常优雅和得体,是不是也是非常美?一个人性格非常好,非常有才华,你喜欢吗?”

  婷婷:“喜欢!”

  吴小琴:“有一句诗叫 腹有诗书气自华 ,所以女孩子的魅力更多是靠气质和才华体现出来的,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去获得。”

  我们要注意,不要一开始就否定孩子对身高的片面追求,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167cm已经很高了,这个同学要求太高了。如果一下子就给她下结论的话,她肯定很反感,后面的沟通也就进行不下去了。所以不管家长还是老师,都要试着从孩子的内心出发,一步步引导,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先把孩子心里的结给解开。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青春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