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教育“新常态”呼唤公平“新内涵”

2015年03月04日11:51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本社评论员 线教平

  昨天,全国两会正式吹响号角。在下午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常委会就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推进西部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环境等问题进行全面部署、实施,以教育改革之力为促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添翼”。细数几项重点举措不难发现,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永恒理想追求的教育公平仍然是牵动民心的重头戏。

  追溯历史长河,教育公平的理念最早由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而我国的孔子也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由此,可以说,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而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教育公平也应顺应时代潮流,丰富“新内涵”:逐步摆脱教育公平即起点公平的单一导向,树立起教育公平的综合质量观,实现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全过程公平。

  “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每一个学生都不应该出生环境的不同而受到歧视。”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叩问教育公平》的一档节目中直言到。同时,他还引用了北京大学[微博]刘云杉教授研究的一组数据: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比例在1978—1998年的20年间占到30%,而在2000—2011年则降到10%。面对全国62%的农村考生的巨大比例,其凸显出的公平差距令人痛心。由此可见,教育公平不仅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同时也是一个主观的价值判断和评价。它已逐渐演化为一种社会范畴,成为整个社会公平正义体系内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而社会的转型变革正在为教育公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了新的社会土壤。

  近年来,为了保障全体公民,特别是农村和城市困难家庭子女获得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的举措:从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学杂费、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到教育部等多部委此前出台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再到李克强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

  但是,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高考[微博]如何建立起更公平的选拔机制?如何兼顾城乡学生不同特点?如何真正保证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竞争?如何让他们微笑着站立并能坚持前行?诸如此类的问题还需要教育政策制定者、决策者、执行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倾其果敢之力、勇敢之心、创新之志,继续发力并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拥有有梦、追梦、实现梦想的机会。

  对此,有专家曾建议,在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还要改善教育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改善教育公平的政策不仅应该放在改善薄弱地区义务教育中的不公平问题,还应该重视教育资源配置;同时,应该进一步促进教育的科学健康地发展,即把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分配体制机制的改革结合起来。伴着徐徐春风开启的两会,人们必定充满美好期待:期待代表委员能切实履职,充分挖掘教育公平的新内涵,为公共利益真正代言!

文章关键词: 义务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