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视忽视儿童是对孩子最深的伤害,每个孩子都渴望存在感,因为被他人需要,被他人关怀而重视自己,珍爱自己。父母或家庭成员忽视孩子,无论是忽视孩子的需求还是心理,都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被不被重视的感觉让他们时刻处于焦虑、急躁、孤独中,长期以往性格很容易走极端,更容易造成性格缺陷。
很多被忽视的孩子的家庭处于“混乱”状态,要么父母工作极为繁忙,无暇细致入微地照顾孩子生活起居;要么父母感情破裂,各自专注于自己挫败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要么家庭破裂,父母离异,孩子成了名义上的“孤儿”,无人看管,任其自生自灭……无论什么原因,既然当初选择将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作为父母就必须肩负起养育的责任,养活一个孩子很容易,一口饭就能长大,但要教育好孩子不可能是一次投入,万事无忧的事情。
给孩子应有的父爱母爱,关注他们显在和隐性需求,多腾出一点时间和孩子谈谈心,聊聊天,交流看法,在交谈过程中就能从孩子的言语中察觉他们的心理状态。孩子虽然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但他们也绝不无关紧要,长期被亲人忽视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没人喜欢,没人关爱,有深深的被遗弃感,这将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拥有自卑心理,怕与同学交往,心事多不能专注学习,缺乏存在感容易轻生等等,因此,家长[微博]无论再忙,再有客观原因也不能忽视孩子,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失,让孩子在情商上缺位,使他们有个不完美的人生。
另一种极端心理就是对孩子期望过高,期望似乎是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的。对子女抱有美好畅想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个畅想过于美好,抛弃了子女个人自身条件的无限遐想,并且要求孩子达到,这就是期望过高。比如,有的家长期望孩子有某方面天赋、智商情商高于同龄孩子、年年考试第一,这些都是几乎不切实际的,对孩子来说具有极大的心理负担。
另外还有家长的期望与自身相关,当年阴差阳错没有考上名牌大学,便要求自己的子女替自己实现夙愿;自己没有运动细胞,却要求孩子成为长跑健将;自己琴棋书画样样不通,偏偏苛求孩子成为诗词歌赋如数家珍的大家闺秀。也就是说,父母总想让孩子来弥补自己人生的遗憾,可是却没有想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即使孩子弥补了父母的遗憾,那么他们的遗憾也要用下一代的人生弥补吗?为什么总在追悔中度过人生呢?为何不告诉孩子,享受现在,利用此时此刻才是最实际的!
期望过高的压力不是给予压力的家长能想象的,过早遭受心理压力,即使孩子成绩得到提升,那也是被动的成绩体现,这种暗涌在孩子心里的负面情绪必然要通过某种途径发泄,如果家长疏导不恰当,很可能到了青春期一发不可收拾。受成人指挥支配过多的孩子,也会缺乏自主独立意识,相应的想象力、创造力、探索力也会降低,影响社交能力和其它连带性的各种能力。要培养出真正优秀被认可的孩子,需要家长的尊重理解,而不是将过高的期望作为促动他们前进的唯一动力。
轻视、忽视是任孩子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过高容易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家长需要掌握合理正确的教导方式,这才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我们必须沿着这条路线前行,才能使儿童健康幸福地成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